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烨 《新闻知识》2012,(10):103-104
近年来,高校网络新闻和校报新闻的同质化现象日益突出。雷同的报道,令本就不广泛的受众腻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校园新闻传播的实效。本文分析高校校内传播媒介新闻同质化成因的同时,提出易于推广的避免校内媒体新闻同质化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主持人语随着新闻资源竞争的日益激烈,媒体新闻同质化现象更加凸显。千篇一律的报道,令受众腻味,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闻传播的实效。如何正确认识新闻同质化的现象,深刻剖析其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同质化"原是一个商业概念,是指同行业中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内容效用、外观设计乃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相同相似的现象。现在"同质化"一词被借用到广播电视媒体上,已经成为一个带批评性的词语。一方面,媒体批评者提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新和多元化发展,凸现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另一方面,广播电视又需要保持节目的稳定性,遵循一定的视听习惯,从而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广播电视"同质化"有多种表现形式:播出形态、管理模式、节目类型、内容选材、播  相似文献   

4.
地市级党报置身媒体竞争中,经常会面对报道中新闻源相同、新闻选题相似的情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新闻的同质化现象。  相似文献   

5.
从整个新闻事业发展的现状看,各地媒体在定位、报道内容,加上采编人员的素质和对新闻价值判断上的趋同化,不少媒体出现新闻同质化倾向.在编排手法、版面风格、新闻报道重叠和趋同等众多新闻同质化现象中,对同一题材的相同报道,是新闻同质化最突出的表现之一,也是最令读者厌烦的一种做法.  相似文献   

6.
同质化原是一个商业领域的概念,主要是指同一行业中不同品牌的产品在内容效用、外观设计乃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在产品同质化基础上形成的竞争称为同质化竞争。同质化的产品没有特色、缺乏差异,不利于消费有效识别。在同质化竞争的环境中,如果是知名品牌,尚有竞争力;如果是一般品牌,则免不了要进行残酷的价格战,市场前景不容乐观。[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同城媒体同题新闻竞争,很容易出现同质化现象,即你的报道与我的报道相同。这种同质化竞争实际上形成彼此排斥。互不相容的局面。从读者的角度来看。他们实在没有必要去买两份内容基本相同的报纸。因此,如何做到同城同题不同质,已经构成了新闻竞争中的新课题。种种竞争招数中,最具竞争力的是从同题资源中找出独家新闻。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都市报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陷入了相互模仿、彼此雷同的同质化困局。新闻策划作为一种策略性的媒体营销方法,已成为都市报同质化突围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檀勇 《新闻世界》2008,(8):66-66
在全国纸质媒体蓬勃发展的今天,新闻同质化已经成为困扰整个行业发展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特别是对地方都市报而言,由于新闻来源单一等原因,日趋严峻的新闻同质化不仅暴露出报纸自身特色的缺乏,更降低了报纸的影响力,甚至为其发展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相似文献   

10.
浅论报纸新闻同质化及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思辉 《新闻记者》2008,(11):87-88
同质化指的是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这本是一个商业领域的概念,但纸媒体本身具有的产业属性,使报纸也同样具有同质化问题.报纸的同质化是指在共同的报业市场和竞争关系中,一些报纸为了改变自身的落后地位或寻求一条便捷的发展途径而模仿和沿袭已成功报纸的运作模式,导致报纸之间的风格定位、版面设置、目标受众、报道内容、发行手段等都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刘保全 《新闻传播》2007,(4):22-24,26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新闻同质化、表象化、浅层化的情况比较严重。新闻表象化、浅层化可以通过采写深度报道、巧妙运用背景材料等手段来加以解决。而同质化,实践证明可以通过选取新闻角度来加以克服,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巧。  相似文献   

12.
琚宏 《新闻采编》2010,(2):13-14
当前,在媒体激烈竞争的新形势下,一家媒体独享新闻资源已经变得越来越难,报道同质化现象已成为困扰新闻工作者的一道难题。面对这一窘境,新闻策划就成为各媒体参与市场竞争、打破报道同质化并进行自救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新闻的同题化竞争,近几年出现了逐步升级的趋势。同一新闻同时出现在多家媒体上,容易产生新闻的轰动效应,但也容易出现同质化,失去自身个性。为此,探索新出路,寻找突破点成为新闻理论与实践领域一个新热点。  相似文献   

14.
“现在的报纸内容差不多,看一份就够了”。不少读觉得在众多不同报纸中读到似曾相识的报道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读的感受反映出一个日益表面化的问题——新闻同质化。显而易见,新闻同质化导致媒体没有特色或特色不明显,降低新闻传播质量,最后受害的是媒体自身。作为地方主流媒体的市地报,破解新闻同质化难题,是自身提高办报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孟岚 《今传媒》2016,(7):70-71
随着新媒体如火如荼的发展,客户端成为了许多网民获取新闻信息的首选.然而,网络新闻的发展却使得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同质化是网络新闻发展的必经之路,存在其合理性,但想要杀出重围,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尽量减少该种现象.本文以烟台日报“大小新闻”客户端为例,讨论非商业媒体克服新闻同质化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一个新闻网站的影响力,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新闻推送的程度(包括推送的速度、广度、深度和密度),即在第一时间广覆盖地把网民最关注的新闻组合持续、高效地以各种形式推送给受众。当前,复制、粘贴仍是新闻网站实现日常新闻更新的主要手段,新闻同质化较为普遍,导致其间的竞争,更多地表现为对新闻的强力推送。  相似文献   

17.
李罡 《军事记者》2011,(7):12-13
在媒体竞争日趋白热化的今天,新闻的同质化倾向让无数的媒体人感到无奈和头疼。从宏观上说,每一位媒体的老总都希望自己的报纸或刊物办出特色,能够吸引读者;从微观上说,每一个有新闻追求、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电视台新闻同质化现象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改变这种令人头疼的局面,笔者认为最切实际的操作手法是拾起"新闻策划"之利器,用饱含智慧结晶、深度与广度并重的新闻策划,实现内容与众不同、独领风骚的目标。本文阐述了新闻同质化的产生原因,分析了新闻产品同质化对新闻传播的影响,对新闻产品同质化的解决与新闻策划的异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最后,就科学合理地运用新闻策划解决新闻产品同质化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19.
张娜 《青年记者》2007,(3):90-91
新闻竞争日趋激烈,使新闻策划成为媒体的杀手锏,然而在报纸新闻策划中出现了一系列策划异化、同质化、商业化等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媒体的健康发展和生态平衡。[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以人为本的民生新闻逐渐在各个电视台普及开来。民生新闻报道的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琐事,追踪的是民众最关注的话题,常常站在群众的角度传达民主观念和人文关怀。民主新闻能够取得成功靠得就是他的亲民特点,然而各地的民生新闻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越来越趋于同质化,各个电视台报道的民生新闻形式内容等基本雷同。要想解决民生新闻的同质化现象,必须要突出本土化特色,要用正确的方法报道负面新闻,要突显主持人的个性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