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学考试中“合作学习”的模式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为共同的学习目标,组成小组和团队而开展学习活动的一种学习方法。由于“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以及增进人际互动机会、培养人际合作能力等诸多优点,因此,近些年来,“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为我国有关专家学者探讨的主题和焦点。  相似文献   

2.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出现了表面化和走过场的现象。有效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互动”,井然“序动”,思想“灵动”,情感“触动”,而这一切的实现又是建立在学生对问题的“静听”、“静思”和在合作过程中的“静悟”基础上。只有“动”“静”结合,有机统一,才能提高合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一、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合作模式”的产生 一些学校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牵牛式”,表现为教师做,学生看,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一种是“放羊式”,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严重影响研究的进程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两种方式都违背了研究性学习的宗旨,活动效益低。针对以上现象,我们提出了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有三种基本的方式,即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称为“教学式”,学生个体的隐性内化和显性外化活动称为“独立式”,学生与学生互动称为“合作式”,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学习是学生与教师以及学生与学生的共同活动,学习活动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与技能,而且也是形成合作的交往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以团体成绩为基本评价依据,因而,合作与交往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推动因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有时还是共同学习的合作。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能改变以往课堂上的“教师讲-学生听”和“教师问-学生答”这种单一和单向的刻板教学方式为学生间互动、师生间互动的多元和多向的信息交流方式。  相似文献   

6.
“自主、合作与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新课标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习协作与分享。”一言以蔽之,新课标提倡课堂应焕发活力,应该让学生“动”起来。不仅是学生耳、口和眼的活动,而且还是学生思维的活动。“动”不仅是一个学生思维的活动,而且更应该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分享和融合。  相似文献   

7.
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因此,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语课程标准(实验)》大力倡导合作学习,认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要指导学生“注意合作学习,养成相互切磋的习惯”。我校语组于2003年9月组成了“高中语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课题组,试图通过两年的实验和研究,初步发现在语学科教学中成功开展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是教育改革创导的学习方式,也是《生物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理念。因此,在生物实验教学中,我们全体教师要充分体现“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从而拓展学生学习的渠道,拓展学生能力发展的空间,以下是我在这方面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9.
一、构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模型”的缘由自从20世纪70年代合作学习运用于课堂的研究开展以来,合作学习就一直是学校教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在众多研究者关注下.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全员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学习小组成绩分工法”、“小组——游戏——竞赛法”、“切块拼接法”、“共学法”、“小组调查法”、“合作阅读小组法”、“合作掌握学习法”、“综合教学法”等合作学习方法层出不穷,三因素、四因素、五因素理论关于合作学习模式的理论也相继建立。  相似文献   

10.
杨万柱 《山东教育》2004,(25):37-38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间的交往互动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分工协作、交流讨论、互帮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即合作式学习。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把合作学习置于非常突出的位置。并把“学会与他人合作。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合作学习越来越被广大小学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语文新课标在第三部分“教学建议”中提出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2.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有力地挑战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目的是培养学生团体的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这也是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非常需要的一种学习方式。通过学生的对话、交流、倾听、讨论、体验、分享、评价、激励等合作互动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把读的时间留给学生,把议的机会让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像蜜蜂一样自由、主动地采集花粉,酿造花蜜让每个学生畅所欲言,大胆交流,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局面,这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结构改革的方向,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措施.在课程教学中,教师的“导”和学生的“学”和谐艺术地统一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形式中.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4.
“交流——互动”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交际能力,增强学习主动性等方面效果显著,被人们誉为是“近十几年来最重要的、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交流——互动”学习是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主体交流互动及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师互动。在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呼唤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它要求学生能主动向老师提出问题,对于复杂的问题要善于与同学合作或与老师合作加以解决,采取“主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也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促进、合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应在合作与互动中进行,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它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的教学活动,它系统地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合作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小组合作学习是众多合作学习方式中被广泛采用的一种,它重点强调教学各动态因素之间的主体互动合作,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然而随着实践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笔者发现英语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出现“变调”、“走味”,这些现象值得深思。  相似文献   

17.
课程改革全新的理念转化了教师和学生的思想,合作学习成为现代课堂中主要的学习方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及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在新课程实践中,中学语文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与能力.实现合作互动式学习。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模式。它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互动.可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得到培养和发展.通过对什么是“合作学习”和实践运用的阐述,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合理运用“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特别是新一轮课改以来。合作学习成为中小学课堂上的一大“亮点”,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并运用这一教学策略。课堂上往往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讨论甚为激烈,气氛相当活跃,教师教的高兴,学生学的有趣,课堂上出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可喜局面,整个课堂“活”了起来。然而,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都达到预定的效果,原因是合作学习的目标不都很明确。  相似文献   

20.
左焰 《南昌教育》2007,(10):26-28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都积极地运用“小组合作”这一学习模式(大致有三种形式:即同桌合作、前后四人小组合作、自主选择伙伴合作)这样的形式可以发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可以实现信息的多向交流,创造多维互动的思维平台。所以“合作学习”成为实现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