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意识到利用微博发布新闻可能产生的社会效果。在网络时代,人们可以轻易地根据新闻事件当事人提供的信息进行人肉搜索。新闻工作者特别是知名的记者主持人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把微博当成自己的私人日记,  相似文献   

2.
张芹 《新闻世界》2014,(4):26-27
微博是一种兴起于网络的交互工具,它可以根据发布者的心情随意发布,没有任何局限性,提高了事件传播的时效性。它的这些特点给传统的新闻采写带来了许多变化,因此,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在条件不利或是突发事件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启用了微博这一新的采访工具,并快速写作,让大众能及时的获知新闻事件。  相似文献   

3.
作为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有自己的新闻理念和坚守自己的新闻职业操守。应该树立良好的新闻职业道德观。  相似文献   

4.
杨黎 《大观周刊》2012,(18):127-128
随着微博这种新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都开通了自己的微博,微博的影响力也日益加大,新闻事件借助微博传播也越发迅速。本文研究了在微博实名制背景下的新闻传播,希望能对新闻的传播方式有更新的认识和了解。  相似文献   

5.
新闻敏感,即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记者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如电光火石那样准确无误地完成发现、判定、采写、传播新闻的全过程,这首先取决于记者的新闻敏感,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鼻,某种程度上说,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的生命。 新闻记者应该如何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新闻敏感呢?本人认为,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6.
卢文炤 《青年记者》2017,(29):43-44
《青年记者》是面向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期刊,以“先进传媒文化倡导者”为办刊宗旨,紧紧围绕我国新闻传媒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闻工作的新变化,积极推动新闻人职业精神、职业能力的提升.新闻专业期刊的编辑是“站”在新闻工作者后面的人,虽有特殊性,也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部分.作为《青年记者》的编辑,我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先进传媒文化的内涵是什么,杂志究竟应该向新闻工作者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自己应该做怎样的新闻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正>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练就新闻慧眼既是本人所需,也是行业所求。因为新闻慧眼意味着新闻报道的独特性和可接受性,有利于新闻工作者在激烈的竞争者取得胜利。那么,如何练就新闻慧眼,则是我们应该讨论的话题。一、新闻工作者练就新闻慧眼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平常事总是多于新鲜事,而新闻工作者的任务不仅是要挖掘这些新鲜事,还要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从平常事中发现新闻,进而报道新闻。(一)练就新闻慧眼是新闻工作者的必备条件。作为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社消息中国记协今天正式成立了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将进一步支持和保护广大新闻工作者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自己的议事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日渐繁荣和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日益增多。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被殴打、被砸抢摄影摄像设备、被恐吓威胁.甚至被非法拘押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新闻官司更是屡见不鲜。根据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和形势发展的需要。中国记协决定成立“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以专门负责开展对新闻单位和…  相似文献   

9.
视野     
《视听界》1998,(6)
中国记协成立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新华社北京8月18日电,中国记协今天正式成立了维护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委员会,将进一步支持和保护广大新闻工作者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了自已的议事日程。近年来,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日渐繁荣和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日益增多。新闻工作者在采访中被殴打、被砸抢摄影摄像设备、被恐吓威胁,甚至被非法拘押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新闻官司  相似文献   

10.
兰小棵 《青年记者》2012,(16):40-41
近期,有关部门重拳出击整治网络谣言,对新闻工作者也不无启迪:借助网络,一些谣言和虚假新闻得以迅速传播;另一方面,网络特别是微博的发展,也为查证新闻的真实性和及时辟谣提供了便利条件.媒体在近期一些虚假新闻事件中的得失很有研究价值.本文所称虚假新闻,既包括失实新闻(没有全面、正确、恰当报道新闻事实),也包括假新闻(以虚构事实为本源).  相似文献   

11.
2010年,被称为中国微博元年,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传播。由于信息源丰富、传播速度快、扩张力度强、影响力大.微博正在带来一种新的媒体格局。短短百余字.就将身边的一件事.用微博体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成为一种“新新闻文体”。毋庸置疑.作为“全民记者”所创造出来的“微新闻”.肯定不如专业记者所采写的新闻那样“规矩”。但作为一种新兴传播载体.微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目前微博的注册用户是1.4亿.访问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2亿。这足以说明“微新闻”存在的价值和作用。那么.今天我们军队新闻工作者应该向“微新闻”学点什么呢7  相似文献   

12.
电视新闻主要是运用现代先进的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传递新闻的一种手段,而电视新闻深度报道主要是对新闻事件进行严格的观察和记录,并且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因此,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准确地做深度报道,以此来揭示新闻事件的本质以及趋势。为了挖掘电视新闻专题的深度,应该加强全局意识和对受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刘恒新 《新闻世界》2011,(8):253-254
"微博自首"事件,又一次让人们对现代互联网尤其是微博的力量刮目相看。但是在媒体报道中,对于事实、法律和新闻伦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面对微博的挑战,传统媒体要保持自己的话语权地位,必须保持新闻事件的“新鲜度”.但在新闻“保鲜”的同时,又会面临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和传播伦理的考验.传统媒体要在话语权的确立和传播伦理的冲突中走出困境,就要重构自己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新闻事件报道与新闻的传播效益具有紧密的联系。新闻报道的优秀与否决定着受众的接受效果。为了提高新闻事件的报道质量,本文展开了分析,首先分析了新闻工作者的编辑意识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报道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对新闻工作者的编辑意识的提升提出相关的策略建议,希望能够对新闻工作者的工作开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6.
董昉 《新闻世界》2010,(9):47-48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在社会事务中的作用不断增强,但阻挠记者采访的事件,也时有发生,这主要是由于舆论监督作用的增强,新闻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和新闻工作者自身的因素造成的。应对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所遭到的暴力阻挠,作为新闻工作者应该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作为社会应该及时立法,对记者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范长江是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始人之一。他在近20年的新闻实践中,写出了大量有重大社会影响和历史意义的新闻报道,逐步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新闻思想,不仅在当时指导了人们的新闻实践,同时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工作者在新闻道德、新闻工作态度以及在做新闻时应该有怎样的原则和方法等方面,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新闻学生是传媒业未来的生力军。这些即将进入媒体工作的传媒新兵,应该如何迈好步入职场的第一步?又该如何在新闻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间把握好职业方向?传媒专家、资深媒体人范以锦先生十分关注对传媒新生代人才的培养,他在新浪和腾讯微博(@范以锦)同步开辟“新闻学生茶座”,以新闻学生的就业问题为切口,与自己指导的硕士研究生世笑瑾(@世笑瑾)展开对话,并延伸探讨了如何看待传媒业及相关机构对人才的需求,修炼媒介素养对坚守自己的志向有何作用等问题。他们的观点和看法,对新闻学生和青年新闻工作者或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9.
“新闻眼”通常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纷繁复杂、浩如烟海的事件中,及时观察捕捉到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有人说它是新闻工作者判别新闻的“特异功能”。是否具有敏锐的感知力,是判断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否优秀的关键所在,也是新闻工作者能不能给受众提供有价值、有阅读性、受欢迎的新闻信息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不少基层新闻工作者认为,自己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比较微小、琐碎,平常而又简单,甚至有时觉得没有多少"新闻点"可寻,所以新闻采访不易出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