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经过长途跋涉,艰苦转战,先后进入甘孜藏区。1936年,红二、六军团为北上抗日,也从云南进入甘孜藏区,与红四方面军在甘孜胜利会师。从1935年5月至1936年7月的15个月时间里,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在甘孜藏区的泸定、康定、丹巴、道孚、乾宁(已撤消)、炉霍、甘孜、瞻化(今新龙)、雅江、理化(今理塘)、稻城、定乡(今乡城)、得荣、巴安(今巴塘)、白玉、色达等16个县经过和停驻。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的活动时间之长,地域之广,在整个红军长征途中都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2.
举世闻名的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伟大壮举。70年前,红一、二、四方面军,经过万里长征,在甘肃会宁地区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是革命团结的象征,是长征胜利的标志。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是我党、我军、我国革命史上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正如徐向前元帅所说的那样:“三个方面军会宁大会师,胜利结束了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会宁是以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标志的长征胜利纪念地。为纪念万里长征的丰功伟绩,怀念被红军烈士鲜血染成的这块会师圣地,再现红军在会宁会师的历史画卷,会宁县委、县人民政府…  相似文献   

3.
会宁会师     
红军长征中先后举行过多次会师,而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的会师,是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次会师。甘肃会宁作为红军三大主力会师、胜利结束长征的纪念地,是载入历史史册的一个耀眼闪光点。一、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甘肃会师的决策红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宁会师决策的提出,是有一个较长的时间过程的。1935年6月中旬,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会师后,中共中央提出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的战略方针,将两个方面军混合编为左、右两路军过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随右路军跨过草地,抵达班佑、巴…  相似文献   

4.
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在四川境内行程一万五千里,历时一年零八个月,途经近70个县。四川是长征所经过的14个省中自然环境最险恶、敌我战斗最惨烈、党内斗争最激烈的省份,四川各族人民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缅怀先烈业绩,弘扬长征精神,四川省档案(局)馆特别制作了“红军长征在四川”档案网上展览。  相似文献   

5.
西路军记     
1936年10月,历经万水千山,分头长征的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历时两年终于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至此,震撼全球的长征,以辉煌的胜利载入了历史的长河之中。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规定的战略总任务是:团结内部,联合友军,粉碎蒋介石的灭共计划,首先造成西北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70年前的中国工农红军一、四方面军在历尽坎坷,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数次围追阻截。艰难辗转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后。终于到达陕北与红二方面军胜利会师。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示伟大的长征精神。市档案馆于近期在全市开展了征集老红军战士长征档案资料活动。  相似文献   

7.
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在上一个世纪创下的伟大业绩之一。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强渡金沙江进入四川境内,红四方面军从川陕苏区经阿坝直接北上,四川成为三个方面军都经过的唯一省份。在四川境内的长征路是万里长征路上道路最长、困难最多的一段路,中央政治局在四川境内召开多次重要会议,决定了党和红军的命运。三路红军沿途宣传抗日、团结民众、建立苏维埃政权、打富济贫,深得人民群众的拥护。 现在,四川境内仍保留着大量红军宣传品,保存最为完好的是石刻标语。此外 全省备市。州.县档案馆还珍藏了许多红军布告.标语、文件等档案原件。这些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档案向我们诉说着长征──闻所末闻的故事。  相似文献   

8.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经过长征于甘肃会宁实现三大主力会师后,四方面军总部及五军、九军、三十军立即奉命在甘肃靖远西渡黄河,组成西路军,开始了出征甘肃河西的异常艰苦的战斗历程。西路军在给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万众一心,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与敌人苦战四个多月,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以及各种主观原因,西路军惨遭失败。许多被俘的红军西路军指战员,面对马步芳反动统治的残酷迫害,表现出了英勇顽强的革命气节。西路军及其失败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件大事。红军西路军与马家军的英勇作战是非常悲壮的一幕,其精神是非常宝贵…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今年10月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70周年,为了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甘肃省档案局党组结合省直机关开展的“学党章创先进、知荣辱做表率”主题实践活动,于9月15日带领全局职工前往会宁,缅怀先烈伟绩,重温长征历史,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会宁位于甘肃中部,是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的会合点,与瑞金、遵义、延安并称为红军长征中的“四个点”。坐落在会宁县城中心的长征胜利纪念馆,是当年三大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结束长征的历史见证。上午11时,省局职工在局长刘玉生、副局长张前林、拓志平、…  相似文献   

10.
今年十月十日,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一、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五十周年。在迎接这个在中国革命史上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我国最早实地报道红军长征的新闻记者范长江。大家知道,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曾报道过红军长征;除此之外,近年来又新发现了长江报道红军长征的七篇通讯:《岷山南北剿匪军事之现势》、《徐海东果为肖克第二乎?》、《红军之分裂》、《毛  相似文献   

11.
红西路军是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后,奉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命令,由红四方面军第五军、第九军、笫三十军及总部直属部队2万余人组成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  相似文献   

12.
长征精神赞     
梁波 《天津档案》2006,(12):50-50
10月,一个对中国革命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和福建的长汀、宁化等地出发。开始了举世闻名的长征。1936年10月.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在甘肃会宁大会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相似文献   

13.
根据胡耀邦同志1984年3月关于加强史料整理工作的批示精神,陕西省档案馆组织和加强了编辑出版《陕甘宁边区政府档案史料选编》工作。 陕甘宁边区是我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35年10月,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到达陕甘与一方面军、陕甘红军会师,陕北根据地遂成为主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北上抗日的落脚点。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后,陕甘宁边区又成为人民军队开赴前线和敌后进行抗日战斗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追寻长征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我们从环县县城出发,向北沿国道211线驱车50多公里到达山城堡战役遗址所在地山城乡。这里沟壑纵横,草木葱葱,流水潺潺,麦浪滚滚,一片丰收景象。红军长征最后一战就发生在这片热土上。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静宁地区胜利会师,宣告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围追堵截红军的彻底破产,给全国人民展示出了新的希望,极大地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抗日信心。但是,蒋介石集团对于红军主力的大会师却惊恐不安,他们不甘心失败,不顾民族危机,坚持其反共政策。于是,蒋介…  相似文献   

15.
甘肃会宁,在辽阔的中国版图上所占的位置极小、极小。然而,会宁以红军会师而闻名中外。1996年为筹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暨长征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白银币、会宁县先后六次派员赴京,征求中央领导和老同志、老将军的意见,为“红军长征胜利景园”的建设筹措资金,为会师圣地搜集史料。中央和部队首长刘华清、张震、迟浩田、张万年、秦基伟、洪学智、傅全有、于永波、王克等亲切接见了赴京人员。赴京人员还拜访了宋平、张劲夫、汪锋等老同志和宋任穷、张爱萍、李德生、陈锡联、肖克、王平、杨成武、叶飞、廖汉生、孙毅…  相似文献   

16.
1936年7月1日,红二、六军团与红四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的力量空前强大了,无论是对付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是克服恶劣自然环境带来的困难,都信心倍增.然而会合后,不和谐的因素尚在.张国焘仍坚持其与中央分裂的立场,并且想把二、六军团拉到他那边去.因此,两军会师后二、六军团领导入与张国焘进行了分裂与反分裂的较量.一、张国焘坚持分裂立场,反对党中央北上方针红二、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是唯一正确的行动方向,这是环境、敌情和革命斗争发展需要所决定的,已为一、四方面军的斗争实践所证明,同时也是广大指战员的共同心愿,是党中央的期望.  相似文献   

17.
走当年红军路写今日长征文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五十周年的前夕,我们受报社派遣,由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会宁开始,沿着红军长征路线(包括西征),进行了历时八十二天的长征采访。期间辗转陕甘宁三省区的三十五个地、县、镇,行程一万一千多里,采访三百多人次,采写通讯三十六篇,消息四篇,约四万多字,收集、采访有关资料四十多万字,拍摄照片一百八十多张。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报  相似文献   

18.
1936年7月初,红二、红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后,朱德主持召开红二、红四方面军领导人会议,宣布了红军总部作出的北上行动部署:“四方面军分左、中、右三路纵队北上”,“二方面军在甘孜稍事休整后,随左路跟进,分成两个梯队北上”。与会同志一致赞同这一部署。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五十周年的前夕,我和杨捷同志受延安报社派遣,进行了一次长征采访。沿途经历,对我这个新闻战线上的“新兵”来说,感受确实是很多的。这里,我想着重谈谈这次活动中的一些教训。(一) 沿当年红军长征路采访,我们是从甘肃省会宁县开始的。到达会宁时,正是红花绿叶、流火七月的时节。很少出远门的我,在当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的这块光荣的土地上采访,既感到新鲜,又感到荣幸。最初几天,我们参观了会师  相似文献   

20.
1932年6月,蒋介石向鄂豫皖根据地发动了第四次围剿。在反围剿中,由于张国焘积极推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致使红军在军事上严重失利,战斗在鄂豫皖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被迫撤离。同年12月,红四方面军在徐向前的率领下,经陕南、越巴山、翻秦岭,进入川北的通江县,点燃了巴蜀山区的革命烈火。1933年5月,红四方面军在反田颂尧"三路围攻"中,在通江空山坝取得了重大胜利。红军的先遣部队11师一部(后来的红三十军88师264团)在军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