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宗教思想通论》是中国宗教思想研究领域的最新力作,是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詹石窗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宗教思想的历史发展研究"的最终研究成果,该著共63万字,2010年入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文库",2011年3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2.
《西游记》一书,一般认为是在唐玄奘西游的基础上改编加工而成的。作通过审慎的考证,认为《西游记》暗示的是道教全真教领袖丘处机的西游,而与玄奘无关。主要证据有:(一)《西游记》思想与全真教完全一致;(二)《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及细节与丘处机西游相一致,而与玄奘西游相左。  相似文献   

3.
去年,中国著名导?菟镌-鎏锼纳愕募吐计蹲嫖荨坊竦?4届美国国际影视节“银屏奖”等奖。这是一部讲述中国福建一个有着200多年历史,世代耕读传家、勤俭崇文的黄氏大宅院故事的纪录片。至今,这个大宅院依然保持着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和家族礼仪。《祖屋》的获奖,国内引起广泛争论。人们对《祖屋》看法不一:有人认为《祖屋》回避生活矛盾,投外国人所好,缺乏纪录片应有的真实性;有人说《祖屋》体现了“跨国文化”,面对“怎样用纪录片向世界介绍中国”时,《祖屋》给予人们很好的启示;有人说《祖屋》是一部真正通过市场运作的片子,从一开始目标就是要进入市场,要有资本投入,要面对特定的受众。如片中对神秘性的解释,显然其理想的受众对象便是西方观众。也有人肯定《祖屋》叙事方式巧妙,很简单的叙事镜头就把要说的问题都说清楚了。可谓众说纷纭。一部《祖屋》分为几个故事性主题:《祖宗风水》、《族里人物》、《仁者爱人》、《红白喜事》等。《仁者爱人》被认为是对于西方观众的最大卖点。这一节讲述的是主人公对待捡来的孩子比亲生孩子还要好的故事;另外,《红白喜事》中对死者的叩拜,以及兄弟两人与一个女人和平相处的故事……都引起了美国观众的好奇。这些充满传奇、神秘的叙述...  相似文献   

4.
<正>《论语·公冶长》"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这一章历来注家多有所看法。对于这个问题,张靖人在《〈论语〉"我不欲人之加诸我"章阐释史述评》中,有所辨析,但作者认为程朱是强分仁恕,并且将朱熹的观点认作是为专制服务的,忽略了程朱解释《论语》的积极意义(见《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另外,杨逢彬先生认为,"加"字中没有"陵"的含义。(杨逢彬:《论语新注新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第86页)程蒂认为,"‘加’解释为‘施加、强加’为宜"(《〈论语·公冶长〉篇疑难词语札记》,《湖北师  相似文献   

5.
小引 1969年,著名學者錢穆應台灣善導寺之邀,作了題為《六祖壇經大義——惠能真修真悟的故事》演講,後發表於《中央日報》副刊上。僑居日本的楊鴻飛讀了著文批評,說《壇經》非惠能所作,錢穆即著文反批評,數次往返,居然引起了一場關於  相似文献   

6.
1922年,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出版发行,几乎在一夜之间,它就成为一部经典之作。这部情节蔓延、结构繁复的小说能够得以出版,费尽周折。曾有人认为它是淫秽的。它最后在巴黎的一家小书店里问世,“权威的评论家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文学事件之一”。《纽约时报》曾这样报道。  相似文献   

7.
"黄庭"所指,概分两类。一类认为黄庭在人体内有具体的脏器或位置对应;一类认为黄庭在人体内没有实际的脏器和位置对应,为人体中虚拟的存在。鉴于前人之述,并以《黄庭经》为据,笔者认为黄庭不是实指人体某一器官,也非某一具体位置,而是几近于道的,功能和精神完善的,居正处中,处于真人状态的超越人体,是身体众神所居的超越性空间,或说是"修真空间"。  相似文献   

8.
李小文 《寻根》2014,(4):123-127
<正>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黑龙江、吉林及内蒙古等地区,现人口约十三万。达斡尔族历史悠久,但保留下来的民族文献相对较少,家族史方面的文献就更是稀见。然而,民国时期却有人编纂出一部丛书形式的达斡尔族家谱——《黑水郭氏家乘》,其谱体例奇特,内容丰富,堪称达斡尔族家谱之珍品。  相似文献   

9.
论《吟窗杂录》张伯伟《吟窗杂录》是一部汇编唐宋诗格、句图及诗论的总集。从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来看,这并非是唯一的。但由於早期的同类著作大多已经亡佚,所以这部本来并不高明的“俗书”,也就具备了难得的文献价值。兹就环绕该书的若干问题,稍作阐述如次。一《吟窗杂...  相似文献   

10.
相传在许多许多世纪以前,在小亚西亚有一个游吟诗人。他是个出色的歌手,却是个年迈穷困的瞎老汉,他的名字就叫荷马。有人说这个名字来自希腊字“人质”,因为他年轻时曾充当敌人的人质;另有人认为“荷马”意即“盲人”。不管怎么说,他手弹七弦琴,随着音乐唱起了有关古代英雄的故事。在他死后,却闻名遐迩,以致有七个不同的城市都竞相声称为荷马的出生地。因为荷马是有史以来歌唱英雄事迹的最伟大的诗人,故而直至今日,在他去世后三千年,我们仍然诵读、欣赏他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事实上,我们对于这两部巨著的作者一无所知,有关这位伟大的游吟盲诗人仅仅有一些传闻,无从考证其真实性。可能在公元前一千二百年左右,从希腊来的入侵者洗劫并征服了小亚西亚的特洛伊城。当战时想必进行了一场极为激烈的斗,因为随后便流传了各种有关特洛伊之战中的可歌可泣的故事,由一些游吟诗人在野外的篝火旁,或在大宅邸的筵席间歌唱。在特洛伊城陷落的几个世纪以后,出现了一个名叫荷马或是其他的什么人(这都无关紧要),将这些流传的零散的歌曲编纂为两部叙事诗,主要的是有人将它们记载成文,使我们令天能读到这两部伟大的史诗。——编者  相似文献   

11.
正一、茶艺:博大精深的唐代茶文化王升华《茶圣陆羽》是一部以唐朝茶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历史小说。小说以唐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为历史背景,以茶圣陆羽跌宕起伏的一生为主线,全方位地再现了盛唐时期绚烂多姿的茶文化。唐代是中国茶文化形成的关键时期,杨晔《膳夫经手录》记载:"闾阎村落皆吃之。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也。"《封氏闻见记》卷六载"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代第一部茶学经典《茶经》的问世,则标志着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  相似文献   

12.
<正>在《山海经》中,"青"出现的频率非常高,笔者统计了《山海经》中颜色词在各部分中的使用频率,见表1。根据统计,在《五藏山经》中"青"的使用就已经很普遍了,笔者认为这是由《山海经》的性质决定的,历来人们对《山海经》的性质有很多的猜测以及很大的争议,在这里姑且只把《山海经》作为一部早期地理志性质的书籍,既然是一部地理方面的书籍,那么记述的大多是自然景物,如植物、动物、矿石以及水系等,如"有草  相似文献   

13.
<正>为了介绍、引进清新、刚健、质朴的文艺,鲁迅先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1929年至1930年间,鲁迅在柔石的协助下,编印了《艺苑朝华》第一辑共5册;随后,鲁迅又在1931年2月编印了《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士敏土》是苏联作家革拉特珂夫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士敏土"是水泥的译音。这部小说以一个遭到严重破坏的水泥工厂重新恢复生产的故事为中心,多方  相似文献   

14.
《金刚经》新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刚经》新解艾畦自唐代以来,《金刚经》可以说是对我国思想界影响最大的一部佛经了。以往对《金刚经》的讲解和注释,都是将《金刚经》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佛典,以"句句是真理"的态度对其顶礼膜拜。近来有人还将《金刚经》比喻为儒家的《论语》和道家的《老子》。实际...  相似文献   

15.
<正>《吕氏春秋》是先秦一部重要的子部典籍,作为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在先秦及以后的秦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是《淮南子》产生的先声,在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演变中具有重要地位。《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期,成书的具体时间在《序意》中说为"维秦八年,…岁在涒滩"。但是对于"维秦八年"的具体时间争议较多,高诱认为是秦王政即位后的第八年,应该较为妥帖。其他各家的说法与此相差亦不大。此时东周已为秦所灭,秦统一天下的步伐开始加速,而原有  相似文献   

16.
魅力《2017》     
康舒 《世界文化》2013,(10):28-28,29-30
奥莉加.斯拉夫尼科娃(ОльгаСлавникова)是当代俄罗斯文坛著名作家之一,同时也是一名记者和评论家,1957年10月出生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在的叶卡捷琳堡),1981年毕业于乌拉尔国立大学新闻系,1988年开始发表作品,迄今已有六部长篇小说问世。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被放大到狗那么大的蜻蜓》入围1997年度俄罗斯布克奖;1998年,该作品获得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州州长颁发的杰出文学艺术贡献奖;2000年,第二部长篇小说《镜中的一个人》获得"巴诺夫文学奖";另一部长篇小说《轻飘飘的头颅》成为2012年俄罗斯布克奖入围作品;而最具阅读魅力的长篇小说当属《2017》,该著作在获得2006年俄罗斯布克奖的同时,还入围了2006年俄罗斯"巨著奖"。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23日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伟大的作家米盖尔·台·塞万提斯·萨阿维德拉逝世378周年。他的著作《堂吉河德》已被译成各种文字,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部巨著。在西班牙以至全欧洲,堂吉河德就如同中国《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一样是人人皆知的人物。数年前我在欧洲留学时,曾有幸访问了这位伟大作家的故乡——西班牙。记得在抵达马德里的当天,便在马德里国际机场租赁了一辆专供游客使用的自驾出租车,前往这位伟大作家的诞生地阿尔卡拉镇。汽车沿着碗蜒的公路驰骋,原野上不时闪过一幢幢白墙红瓦的农舍。更有趣的是,在塞万提斯笔…  相似文献   

18.
只要美国的游人一到萨尔茨堡,一准儿会兴致勃勃地到那部好莱坞经典影片《音乐之声》的拍摄景地,亲眼看看那些美丽得近乎仙境的风景。其实,不止美国人,无论哪国游客,只要看过《音乐之声》,都会对影片中这些神奇而迷人的景观充满好奇。然而,我的一位萨尔茨堡的朋友却说,真正的萨尔茨堡人很少有人看过这部影片。你问他们那首已然传唱全球的电影歌曲《雪绒花》,是不是这里的山歌或乡间小调?他们会撇嘴一笑:不,那是美国人的歌!但是,不要以为萨尔茨堡人心胸狭窄——不愿承认他们这座诞生过莫扎特和卡拉扬的音乐圣城受惠于一部大众化的好莱坞电影。…  相似文献   

19.
揚之水 《中国文化》2010,(1):175-182
<正>《一切经音义》三种,原是诠解佛经字义的书,但时至今日它的意义已远不止此,所谓"小学之渊薮,艺林之鸿宝",近人评述慧琳《音义》之辞也适可用于三种之总评。徐时仪《一切经音义三种校本合刊·绪论》称此三部《一切经音义》"不仅是披读校  相似文献   

20.
王薇 《世界文化》2006,(11):41-42
一、《论语》与《圣经》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之核心——仁爱《论语》和《圣经》分别是东西方文化中的两个经典文本,它们对人类文明和思想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中国,有“半部《论语》可治天下”之说,这高度概括了《论语》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在西方,《圣经》是基督教的圣书,自中世纪以来,《圣经》有“惟一的书”和“书中之书”的称号,从世界文化史上看,一千多年来没有第二部书能够像它那样对西方文化产生过那么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占据中西文化中心位置的《论语》和《圣经》,他们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也有相似之处。《论语》是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