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征稿启示     
<正>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我刊特征集如下专题稿件:文化自信研究信仰之美研究文化走出去战略研究藏羌彝文化走廊研究苏轼研究新乡贤文化研究城市文化主题研究工匠精神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美丽中国"一经党的十八大提出,就成为感动人们的热词,她不仅是激励我们建设生态文明的奋斗目标,而且是审美境界、审美空间的提升与延展。"美丽中国"内在包括自然生态美、人文生态美、社会生态美等多重要义。"美丽中国",如果从美学上体认,我以为,可以延伸至"诗意中国",强调人文生态之美。人文生态之美,本质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这四大关系的和合协  相似文献   

3.
观点集萃     
人类美学的三大范式袁鼎生在《社会科学家》上撰文指出,美学范式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最为普遍的共性、最普遍的特性、最为集约的精神的范畴,也是反映一个时代的美学跟另一个时代的美学整体区别的范畴。研究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可发现人类美学的普遍规律,并能为美学主要规律、基本规律的形成寻求机制。人类美学发展,经历了依生之美、竞生之美、整生之美三大范式,它们分别同人类发展的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当代社会相对应。审美范式的历史转换,带动了它们统摄的审美理想、审美的主要范畴的同步转换。具体来说,随着审美范式由依生之美向竞生之美、整生之美的转换,审美理想也由和谐向自由、美生转换,审美的主要范畴也由壮美、秀美经由崇高、悲剧、喜剧向生态美、环境美转换。人类这种美学多层次统一的受审美范式规范的立体转型,确证了审美范式巨大的张力与聚力,确证了审美范式是每个时代的美学网络的网纲。把握了时代的审美范式,也就整体地把握了时代的美学系统;弄清了审美范式的发展变化规律,也就把握了美学发展变化的总体规律。“华夏”可以指称中国各民族詹鄞鑫在《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上撰文指出,甲骨文中地位崇高而且并列的“华”和“夏”,应该就是文献中的“华”和“夏”。“华”和...  相似文献   

4.
浅谈商业广告的审美艺术金谢谢尚晓莉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是一种纯“精神”的、高雅的经典性艺术活动,它被定义为狭义地审辩和创造、欣赏美。因而审美是孤立的,具有自身独特的思维和逻辑,并且不可避免地远离了政治、商业、生产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这一局面随着...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化持中贵和、以和为美的思想,一直左右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理想。古代戏曲导演艺术严格遵循“中和”的审美法则,以“中和之美”所界定的和谐统一原则,来揭示艺术形象整体美的内涵,实现演剧与观剧的完美融合。古代戏曲导演理论锲而不舍地追寻着“中和之美”的艺术境界,致力寻求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回味无穷的神韵意味。而情感与理性完美统一的具象要求,则是对“以和为美”思想的准确阐释和生动演绎。  相似文献   

6.
各种艺术创造中的所谓“美”,不论以何种表现形态和方法,其内容都有相通之处,即美的内核——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异的审美追求而别具风采。  相似文献   

7.
审美与医学美容逍遥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的相貌在25岁之前主要靠遗传,25岁之后则要靠自身的修养。遗传秉承的是外表美,修养则指向气质美。外在容貌的美和内里气质美的统一,当是人类追求自我价值完善的最佳境界。现代医学还表明,人的相貌的气质因素,是与人的审美...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的核心价值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蕴藏在技艺中体现为工匠们的敬业创新精神;在习俗上表现为对先祖的敬仰和行业的崇敬;在行业中凸显了行业中崇业尚道的品格。"工匠精神"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灵魂,也是其传承和展陈传播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石涛作为"清初四僧"之一,绘画与书法艺术都具有很高的成就与境界,画款书法作为其绘画的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石涛集古出新、开张恣肆的书法艺术特征。他的画款书法主要是围绕绘画的幅式安排、艺术观念、风格意境、审美表达而题写的,具有古质朴拙的风格美、随形就势的章法美以及文图并茂的意境美,并给后世画家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李白的诗词创作兼具高超的文学素养与音乐美感,富有独特的"诗心乐意"审美情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流转中,"诗心乐意"的审美追求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有着明确的体现。诗词与音乐相互关联,密不可分,同时也有着各自的属性特质。在李白的上千首传世作品中,有许多都在字里行间中洋溢着"诗心乐意"的审美精神。其中,《乐府诗集》所收录的163首作品特征最为明显。通过分类,发现李白在创作中对多种音乐体例青睐有加,并使文学语言与音乐融合交织,表达多种多样的内涵与心境。他的作品将文体、内容、文风与音乐旋律、调式、节奏等重要元素形成联动,从而产生多重审美交汇之感,生动体现出"诗心乐意"的美学格调。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在这部经典文献中,他对个体人格和人生境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孔子看来,人生可分为四种境界:凡俗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审美境界。孔子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审美的境界,即“乐”的境界。在《论语》中,“仁”、“德”、“诚”“礼”、“乐”是孔子特别强调的,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礼乐文化”的基础。孔子对“礼乐文化”重要性的强调开启了中国文化重视“仁爱”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的传统,也开启了中国文化政治与伦理结合的传统。它对中国传统的“道德至上主义”和近代的“审美救世主义”潮流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因为如此,我们认为,以《论语》为核心的传统儒家文化是关于真、善、美的文化,更是关系到人的自由解放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
<正>书法是中国众多艺术门类中最能直接、全面表现中国文化本质和精髓,最能够代表中国的文化符号。在书法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闪耀着中国人的文化精神、哲学思想、审美志趣和人文情怀。而作为书法源头的甲骨文书法最早呈现了艺术之美。甲骨文系指我国商周时代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古文字,主要有殷墟甲骨文和周原甲骨文两大类。这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自成体系  相似文献   

13.
唐代禅诗是唐诗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一笔丰厚的文化遗存,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高华的审美境界、优美的文学表现,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唐代禅诗研究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现有的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但研究者聚焦的对象大多是文人的禅诗,尤其是名家、名篇个案研究,并且研究方法常着眼于语言文字、艺术技巧、审美境界的纯文学层面的研究,而感悟境界方面即"切玉刀"方面的研究则较少涉及.  相似文献   

14.
宋徽宗时期的20余年,词学思想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表现出回归本色当行、注重词的艺术美创造的倾向。周邦彦则是这一时期词学思想转变的核心人物。周邦彦词学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对“清真”的美学追求,具体表现是:注重词律的谐关与规范化、精心雕琢而自然天成的辩证创作意识以及浑厚词境的创造。周邦彦继承与发展了“花间”的本色论,确定了本色词应有的状态,开拓了新的审美境界。周邦彦的词学思想虽然有一定的狭隘性,但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是姜夔、吴文英等人词学思想之先声。  相似文献   

15.
音乐之美     
音乐的传统概念,即是乐音的有序组合,而乐音的和谐美好,由人的听觉感悟,通过"能听懂音乐的耳朵"达到人们的心灵深处,使人的心灵之水荡漾出美好的涟漪,给人的精神以慰籍、温暖和激荡,让人与生俱来的向往美好之精神需求得到满足。本文从音乐重要构成要素入手,探寻音乐的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在王国维的"意境"、"境界"说中,他特别强调"观"的重要意义。因此,理解王国维所说的词何以"观",也许正是我们弄清他"意境"、"境界"说审美内涵的解穴之处。它不仅显现了王国维对"人生之问题"的热切关注,反映出特定时代人们内心深处的痛苦、绝望和寻求出路的悲壮,而且顺应时代的发展,确立了"情"与"景"在"意境"理论中的核心地位,促成了传统意境理论的现代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6-96
以“清水芙蓉·铁线画魂”为题的潘玉良女体主题特展在苏州举办,这是潘玉良用其一生巩固、创造、传播她所发现的美丽;是经时代洗礼和锤炼,潘玉良以其精神品质和艺术才华所铸就,拥有中国女艺术家新的精神灵魂和审美高度,是潘玉良的“画魂”所在。  相似文献   

18.
包川进入文坛并不算早,而立之年,她才以新人的姿态在文学界崭露头角。但她厚积薄发、出手不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起发表作品,就已有名气了。此后,加上沙汀、马识途、李致、陈之光等老作家的赏识和关怀指导,逐渐成长为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成熟作家。纯从数量上看,包川的作品算不得高产。但她以独特的文学审美关注现实,带着历史感观察社会,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美、提炼美、创造美、展示美,为生活放歌,为时代立传,给人们以美好的愿景和期待,使其文字更显深沉、博大和健康。  相似文献   

19.
印度染织     
正印度染织源远流长,可追溯公元前三千多年前,很早的时候就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素有世界染织始祖之称。印染、纺织、刺绣等印度染织,种类繁多,展现着手工艺之精巧和日常生活之美。它是生活在印度次大陆劳动人民生产创造、生活艺术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20.
释“龙”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华夏儿女对祖国的热爱,也唱出了中华民族与龙的历史渊源。"龙"是中华民族历史积淀的审美创造,是中华文化的独特标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鲜明的象征。本文从"龙"字的形体演变进行分析,再现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特征和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