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根》2020,(4)
正负载一方物种和人文的山水土地,各有其名。村名,是人类区别地域的标识符号,通过对村名的由来、变迁和内涵的考察,可以透视地理历史、民族民俗、宗教信仰、社会经济等文化现象。村名也是文明传承的见证。古老村名故事乃民间文学一脉,见证了中华民族文明的发展史。村名可以说是社会历史的缩影或活化石,也是地域文化的滥觞,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含义,是文化的根柢所在。以  相似文献   

2.
侗族地区最著名的古镇当首推贵州省级历史文化名镇——黎平县德凤镇。黎平之所以登上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的宝座,除与"黎平会议"有关外,其历史文化极为丰厚,历史故事格外多彩。1934年12月14日11时,中央红军进入黎平县城,受到各族群  相似文献   

3.
诸葛筹笔的故事是唐宋时期前贤信仰"景观制造"的典型案例。筹笔驿之名在唐代就有,唐宋元明时期人们认为筹笔驿具体位置应该在今天的朝天区治,宋元明清有朝天驿之名,但二驿之间的关系众说纷纭;明代有筹笔驿在今广元朝天神宣驿的说法,这与历史时期金牛道主道广元段东移后的"区位重构"有关;民国开始有筹笔驿在广元朝天军师庙的说法,与近代传统乡土历史重构中前贤信仰的"地域泛化"有关。透过筹笔驿位置的争论可知,在中国乡土历史重构中,口述的传说故事一旦有了"景观制造"的过程,往往会经过"地域泛化"和"岁月沉淀"两个阶段,更会使作为文化的历史与作为科学的历史纠缠在一起而难辨真假。特别是在当下乡土历史情怀与地方行业利益共同驱动的背景下,作为文化的历史还在不断被重复制造着,对后人的历史研究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促使我们反思今天的历史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巴蜀文化研究成就斐然,不仅数量可观,而且新论迭出,研究旨趣和研究内容集中表现为坚守巴蜀文化的地域精神与探索巴蜀文化的创新转化机制,形成了探究巴蜀文化自身客体衍变规律的本体论、考察巴蜀文化历史地位的价值论以及探索巴蜀文化创新转化机制与提升巴蜀文化国内竞争力和国际传播力的认识论等多个维度并行发展的研究模式。这一成就带来的重要启示是:未来巴蜀文化研究需要立足成渝双城经济圈,秉承地方文化服务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主旨;放眼国际学术视野,在区域文化研究中构建巴蜀文化研究的学术话语权;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巴蜀文化学术研究进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作为推动巴蜀文化纵深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英雄叙事,作为一种原型叙事模式,与地域文化有密切关系。山东地域文化视野下的英雄叙事,既有特定的时代与历史内涵,也有变化很小的地域特色。而山东地域英雄原型的伦理性、民间性、正义性,更是我们不能忽视的因素。此文将之分为五个阶段,并试图从中找出山东文化对英雄叙事的影响。首先是传统英雄叙事阶段;第二是乡土启蒙英雄阶段;第三是战争文学下的红色英雄阶段;第四是知识分子启蒙英雄阶段;第五是"反英雄"的英雄叙事。  相似文献   

6.
董波 《华夏文化》2013,(4):26-27
江南的古镇,曾是一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重要节点,至今仍保留着较多的乡土文化的历史遗存,从中不仅可以追寻地方文脉足迹,更可借以窥探先人处理人居环境的智慧,启迪我们今日之建设。  相似文献   

7.
五凤古镇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通过构建五凤古镇健康通道、文化通廊、游憩空间多功能复合的立体结构,一线多区、一区多景的景观格局,形成五凤古镇城乡生态、旅游、社会经济和谐发展的全新旅游绿道体系,构建更大尺度的田园古镇展示界面,为成都天府古镇的腾飞和成都旅游经济的整体拉动实现助力。  相似文献   

8.
《寻根》2017,(1)
正一云南洱源凤羽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凤翔村,现有1300多户人家,7000多口人,占凤羽镇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历史上,这里曾是凤羽郡、凤羽巡检司衙署所在地。2001年,凤羽镇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镇";2010年被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村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有8条,由南至北分别是元士充、太和充、中和  相似文献   

9.
文仲宽 《大理文化》2011,(4):114-115
当走进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云南驿,漫步在散发着"茶马古道"、"蜀身毒道"、"丝绸之路"韵味的青石板街道上,耳畔荡漾起悠扬的马蹄声和铜铃叮当响,那是云南驿在向你诉说着庞大马帮的两千年传奇;当走进悠久历史的钱家四  相似文献   

10.
沙溪古镇距离剑川县城32公里,车在弯弯的山路上行驶40分钟,就看到古镇入口处的标志性建筑了.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世界濒危建筑遗产名录,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马帮塑像,红砂石,还未进入古镇,一种古老的文化气息便从微风中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1.
成都地区古镇文化定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溪、安仁、洛带、平乐和街子等成都辖区古镇文化共性较大,增加了其定位的难度,同时成都辖区古镇还存在着规划目标相似、定位重叠、定位模糊、宣传着力点不明确等问题。探寻古镇历史,可以提炼成都辖区古镇独特的历史文化,有助于形成其文化定位。凝结古镇的文化核心和主题,还需重视地方休闲文化特色,发挥古镇地理环境优势,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正>巴文化产生于历史上的巴人、巴国和巴地,是一种时空范围非常广袤,根深叶茂,特色鲜明的族群和地域文化,从古至今,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内涵深邃丰厚,影响广辽深远。这里谨就其历史地位和核心价值略予讨论。一、巴文化的历史地位和鲜明特点首先,巴文化是中国极为重要、幅员广袤的区域文化之一。为方便讨论,这里先概述一下巴的地域范围。最早对"巴"的地域作出明确记载的是《华阳国志》的《巴志》:"其地东至鱼复,西至僰道,北接汉中,  相似文献   

13.
花和村游记     
在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大理宾川,要说起白族村庄,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素有"帝王之乡"之称的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萂村.萂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在云南大理地区设置郡县,萂村即是益州郡叶榆县的一个村落,正式纳入汉武大帝的版图."萂"字是一个专用地方名,念"窝"音,南诏后大天兴国皇帝赵善政和大义宁国皇帝杨干贞都出生于此,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今仍保存着众多的人文和历史遗迹.与其说这里是千年古村,不如说这里是一处被时光遗忘,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角落. 在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大理宾川,要说起白族村庄,那人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素有"帝王之乡"之称的云南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白族传统保护区和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萂村.萂村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9年即汉武帝元封二年,汉王朝在云南大理地区设置郡县,萂村即是益州郡叶榆县的一个村落,正式纳入汉武大帝的版图."萂"字是一个专用地方名,念"窝"音,南诏后大天兴国皇帝赵善政和大义宁国皇帝杨干贞都出生于此,这个有着四千年历史的古村落,现今仍保存着众多的人文和历史遗迹.与其说这里是千年古村,不如说这里是一处被时光遗忘,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角落.  相似文献   

14.
尔苏藏族是现今藏族的一个支系,包含三个不同方言的族群.尔苏藏族所在大渡河大拐弯与雅砻江大拐弯之间的大片地区,是一个打破行政界限的相对独立完整的历史空间.这个空间的完整性是由一个坐标中心点即则尔山来维系,由此构成了尔苏藏族地方社会历史生活的一个基本特点.尔苏藏族的社会以家族为基础,现有的家名估计有200多个,习惯聚族而居,选择河谷及沟谷有洁净山泉的台地或高坡上、背山面水营建聚落.聚落生活最具有约束力或制裁力的礼仪就是对"觉"的信仰和崇拜.作为代表尔苏藏族文化特征的表述,"觉"也是最具有涵盖性、最能够概括、内涵最丰富、象征性意义最强的符号.尔苏先民自古生活在大渡河以南至雅砻江下游一带.古籍记载他称的历史民族,秦汉之"夷",唐宋之"蛮",明清之"番",其中都包含有尔苏先民的成分.则尔山则是尔苏族群历史地域活动的一个空间支撑点,是尔苏藏族认定的原始中心.尔苏地方传统社会提供了一种案例:以神圣山峰来定位社会生存空间,以神圣山峰为枢纽来维系地方社会的存在.而且,这种社会空间结构一旦形成,便使这种结构本身具有了某种文化聚合力,或者说,其本身构成为一个具有文化能量的"场域".这个"场域"的表征就是社会存在的相应空间出现文化上的对应设置,由此构成水平分层的同构聚合与信仰.尔苏地方这一传统文化形态似乎可以上溯到汉文典籍<山海经>记载的上古地域风俗.自20世纪末以来,中国改革大潮来势猛烈,尔苏藏族地方社会及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急剧变迁,以往充满活力的场域有悄然消解的危机.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来自北京、重庆、湖北、四川的专家,于2016年11月4至5日聚集在素有"中国气都、巴人故里"之称的美丽达州,共同研讨巴文化的历史意义与当代价值。与会专家认为,罗家坝和城坝遗址发掘确证达州是巴文化的发祥地和巴文明起源中心之一,历史文化资源丰厚。巴文化是从古至今的始源于巴人巴国、植根于巴地、由巴地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厚重灿烂的地域文化,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  相似文献   

16.
杨鲲峰 《大理文化》2018,(1):95-109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凤羽历史悠久,古镇风情浓郁。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和别具一格的风俗习惯充满着浓郁的文化气息,凝聚着深厚的民族情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对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有着重要的意义。辞旧迎新闹新春和全国各地一样,春节也是凤羽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凤羽白族人把春节过年叫作"果折汪",意为"过正月"。这是一年中持续时间最长、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乡愁记忆的理性分析、对乡村文化的全面梳理、列举我国乡村村晚和乡村民俗文化陈列馆的生动实践,提出创办乡村村晚和乡村民俗文化陈列馆、筑牢中国子孙记得住乡愁的思想道德基础的方法途径。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准"村晚""陈列馆"两个乡愁着力点;要坚持科学规划,打造"村晚""陈列馆"两个乡愁品牌;要坚持政府主导,借力社会力量运作。从而实现政府、个人、乡村三盈的可喜局面和良好氛围,共同推动中国乡愁记忆向纵深发展,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  相似文献   

18.
赵寅松 《大理文化》2014,(6):109-112
正《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全书》云南大理12卷由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文化研究院联合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化局、大理白族自治州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学会共同完成,由知识产权叶版社出版发行。大理白族文化研究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和古村落的号召,于2011年开始,组织专家学者对大理地区的名城、名镇、名村进行实地调查采录和图书的编撰工作,  相似文献   

19.
《寻根》2011,(1):147
安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厚重的古都,商王朝就建都于此。2009年,曹操高陵惊现安阳的西高穴村,世人对安阳的历史文化又增添了一份热情。曹操不仅生前建都于此,而且死后也葬于此地。大象出版社紧跟社会关注的热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文化建设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法国在城市化进程中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保持地域文化特色以及积极培育城市文化品牌等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历史遗产遭受破坏和颓败、地域文化出现断层、片面追求硬件建设、文化魅力缺失、千城一面等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