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新 《幼儿教育》2001,(12):26-26
口吃是一种习惯性的语言缺陷,表现为说话时字音重复或词句中断。如果及时矫正,这种现象是容易克服的。儿童在两三岁时很容易发生口吃,一般来说不超过三星期,最多不超过六星期,这种现象叫做暂时性口吃。暂时性口吃多因孩子还没有熟练掌握语言,由于想的比说的快而导致说话结结巴巴。对于暂时性口吃不  相似文献   

2.
词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根据我对学生词汇学习的考察来看,目前中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不佳,学生对词汇的掌握度不高,词汇量也不够丰富,不少学生表达时不能规范地用词,想要表述观点或表达情感时也往往词穷。我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并实施了以下几点策略,旨在强化语文教学中的词汇教学,以达到优化学生有效学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申奥成功,“我能为奥运做些什么?”,作者年龄虽小,但关注国家大事,表现出了一种责任心和使命感,这种精神应大力弘扬。作者在文中能用较丰富的词汇和句型,词简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但内容与标题不够贴切。  相似文献   

4.
我儿子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可这学期我发现他竟然有些口吃了,说话变得结结巴巴、断断续续。开始我以为是孩子学着玩,就训斥了他一顿,儿子的口吃却越来越严重,着急和紧张的时候情况就更为糟糕。去医院看了,也开了药,可吃了后效果并不明显,我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毛病要是一直拖到孩子长大,可就毁了他的一生啊!这怎么办?山东济南鲁迪有些家长发现,孩子说话突然结巴起来,一个字往往要重复好几次才能接着说下个字,有时家长气急了就骂孩子几句,但是越骂情况越糟糕。少儿期的孩子常会对新学的用语或语言表达不熟练而产生口吃现象。一般而言,这种…  相似文献   

5.
谢春慧 《教师》2014,(4):97-98
正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词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决定着小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如果单词掌握得不好,要熟练应用英语是不可能的。魏尔金斯曾说:"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长期以来,小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陷入单一化、模式化的局面,而且小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有限,加之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学生自身缺乏学习策  相似文献   

6.
一、实例:某男孩在陌生人面前或上课回答问题时,说话会相当频繁地重复一个词的第一个音,如:“老老师,这故事的名名称叫:小马过河.”这一现象持续不断,我把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家长说孩子在家也有这样的现象,家长更为此焦虑不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办法帮助他解决吗?二、成因分析很显然,此男孩的情况属口吃现象.口吃是指说话伴随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俗称结巴.口吃是幼儿常见的一种言语障碍.口吃的幼儿不仅正常的言语交流受到影响,而且常会遭到同伴的嘲笑而变得自卑、孤独、易激动和焦虑,严重影响其心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口吃俗称结巴,它是口头语言表达中出现的不恰当、不准确停顿和重复的一种语言节律障碍。口吃最早出现的年龄是学前期,二三岁一般是口吃开始发生的年龄,三四岁是口吃的常见期。学前儿童的口吃现象,部分是生理原因所致,更多的则源于心理的因素。对二三岁的幼儿来说,口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消失,延续到青春期的不足1%,而且多是生理因素所致。但4-7岁的儿童发生了口吃,就不仅是  相似文献   

8.
张仙峰 《父母必读》2011,(12):90-92
孩子口吃是怎么回事?口吃是指说话时言语中断、重复、不流畅的状态,虽然不太严重,但是也影响孩子和外界的沟通,口吃可以分为三种:暂时性口吃、良牲口吃和永久性口吃。  相似文献   

9.
有些孩子说话结结巴巴,或拖泥带水,含糊不清,不能顺畅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称为口吃。产生口吃的原因,有的是模仿口吃养成了习惯,但主要是由于幼儿发声的肌肉和呼吸的方法发生异常所造成的。矫正孩子口吃,要从调整孩子呼吸着手,要孩子拣习一口气讲完  相似文献   

10.
正在幼儿园里,常常会碰到一些说话不流畅的孩子。幼儿园教师通常会认为,这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表达比思维迟缓导致的,长大了自然就好了。这种说法并非没有根据,因为大部分孩子在上小学之后确实自然康复了。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其中有一小部分孩子并没能康复,由"假口吃"变成了"真口吃"。那么,到底哪些孩子不能康复呢?不能自行康复的孩子,如果及时干预,是否也能完全康复呢?一、口吃不能自行康复的孩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丰富的语言材料是语文素养重要的构成部分.没有语言材料的积累,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课堂上有些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词汇贫乏,往往不能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相似文献   

12.
口吃的孩子往往是思维发展快,说话的速度赶不上思维的速度。当遇到紧急情况时,用重复的字或拖长音来调整自己的语言;孩子在心里紧张又不自信的情况下,往往不敢说话或说话断断续续。为了帮助小男孩宇轩,设计了一个帮助孩子矫正口吃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的宗旨之一是面向全体学生,在艺术教育方面,我们统一一个观念:幼儿园艺术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艺术教育熏陶和感染孩子,培养孩子的艺术素养和情操。幼儿的手指和手腕肌肉还未充分发育,动作不够协调、不够准确,但他们对新奇的、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往往会产生由无意注意转向初步动手表现的心理需求。尽管他们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和文学的形式,来恰当地表达其内心感触,但是,他们可以利用画笔概括地表达自己多姿多彩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4.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巧妙结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并由形象思维引入抽象思维,使两种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最终形成能力,笔者有如下几点做法:一、诱导实践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词汇是语言的材料。但小学生词汇还不够丰富,有时头脑中有相应的词汇,也不能及时用语言来描绘,对这种现象,诱导  相似文献   

15.
Q我的儿子两岁半.语言表达进步很大词汇也很丰富。但是 有时他在说一个比较复杂。或者以前没有表述过的意思、事情的时候就会非常口吃,一个字可能说很多遍,句子可能也要重复多次。我们认为他是在努力寻找表达意思的词,所以口吃。因此在这种  相似文献   

16.
李荣 《家庭教育》2010,(9):43-43
口吃现象常发生于儿童生长发育阶段,以言语节律异常、讲话不流畅、讲话中间反复出现停顿为主要特点。国外的调查资料显示,每千人中有5名~40名口吃儿童,我国学者的研究显示,每千人中有3名~13名13吃儿童。而在学龄期,有轻微口吃现象的孩子则远高于这个比例,且男孩要多于女孩。在及时的干预与帮助下,多数儿童的口吃现象会自行消失。  相似文献   

17.
秦香梅 《教育》2012,(24):55
小班孩子年龄小,生活经验不够丰富,那么,如何让孩子表达出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呢?绘画是重要途径之一。孩子的天性就喜欢乱涂乱画,他们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表达自己的情感。绘画活动恰恰符合幼儿的天性。保护好孩子这一宝贵的天性,首先就是让孩子对它保持兴趣,有了兴趣才有希望获得成功。用五彩缤纷的色彩吸引孩子儿童的内心世界多姿多彩。对于  相似文献   

18.
爱心门诊     
问:我的孩子3岁时,突然口吃,不知是什么原因,该如何矫治? 答:口吃俗称“结巴”或“磕巴”,是2~5岁儿童常见的功能性语言障碍。随着小儿发育一天天成熟,多数口吃能自然矫正,这种情况称之为“暂时性结巴”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家长不必过度紧张。但必须注意消除儿童周围环境中可能诱发口吃的各种因素。诱发口吃的因素都有什么呢? 首先,从幼儿发育特点分析。两三岁,是口头语言发育最快时期,此时幼儿正处在学说话的敏感期;但是,口语发展与大肌肉的运动能力相比,略微滞后,能说出的词不够丰富。当孩子已经会跑、会跳,扩大了接  相似文献   

19.
口吃是幼儿言语困难的一种表现。它不是器质性疾病,而是一种机能性障碍。口吃现象男孩比女孩更常见,男孩子的发生率约为千分之五至十。绝大多数口吃的人是从小时候学说话开始的。幼儿期是学说话的关键时期。所以,对幼儿的口吃现象应该特别注意。幼儿的口吃多发生在三岁左右。小孩子开始说话时,常常是结结巴巴的。但他自己并没有觉察,更不会注意到自己的语言与别人有什么不同。这种初学说话时的结结巴巴,称为“原发性口吃”。小  相似文献   

20.
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尔金斯曾精辟地指出:没有语法不能很好地表达,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从中不难看出词汇学习在高中英语学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学生学习词汇的方式往往比较单一,他们通常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