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孙子兵法》流传国外,以在日本传播最早、影响最深。从日本大正时期至今百年的研究状况可以看出,除了重视传统的解经释义、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形成紧密的学术传承之外,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最明显的特点还在于,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更加注重将《孙子兵法》思想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在战略和军事上的应用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上的应用最为突出。这种研究和应用在21世纪将继续保持经久不衰的态势。  相似文献   

2.
历史文献教学多以古今异义字词、古文今译为主要内容,注重学生解读文献、利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在史学注重应用的今天,历史文献课程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应该与应用结合的更为紧密。阎盛国《〈孙子兵法〉经世致用研究》一书,聚焦于古典兵学文献《孙子兵法》,多方发掘有关资料,除了历代正史、奏议文集等传统资料之外,还利用了简牍、诗词、曲赋、书画、碑刻等资料,着眼于经世致用,对古典兵学文献《孙子兵法》一些重要主题进行了多维审视,重点对《孙子兵法》在哲学、军事、文学、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做出解读,呈现出鲜明的学术特色。这既深化了学术研究,又对古代历史文献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福乐智慧》中的军事思想与先秦《孙子兵法》军事思想有许多共性,说明这两种著作之间存在影响与继承的关系;同时《福乐智慧》中的军事思想与《孙子兵法》又有许多差异,这说明《福乐智慧》不是完全照搬《孙子兵法》的,它根据自己本民族的居住环境、生活习惯和独特的民族气质,独创性地提出了适合自己本民族的一些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4.
春秋战国时期 ,齐人孙武以兵书十三篇流传至今 ,在海内外享有崇高的声誉。在大多数情况下 ,《孙子兵法》是以其本来的面貌即兵学精典为世人所认识所应用。可是 ,近年来 ,《孙子兵法》又饮誉于管理学界、外交学界、军事心理学界等 ,其中 ,尤以将《孙子兵法》中的某些原理、原则、策略应用于经济管理的研究较为深入广泛。然而 ,将《孙子兵法》应用于高校管理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拟从这方面做初步探索。一、孙子兵法与高校管理的主要不同点《孙子兵法》作为军事著作与高校管理不是同一领域的学问 ,有着许多质的不同。其一 ,《孙子兵法》与高校…  相似文献   

5.
日本的《孙子兵法》研究学者对《用间篇》格外重视,而且很有研究心得。日本不少研究学者甚至认为,《孙子兵法》十三篇一以贯之的就是孙子的用间思想。他们在着意挖掘《孙子兵法》情报思想的同时,也能很好地将其与军事、经济等领域的实践相结合,并对日本的军事学术和军事文化等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刚  葛庆英 《考试周刊》2011,(34):142-143
军事是体育运动的起源之一,通过对《孙子兵法》的研究发现,五千年前《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对现代体育运动有明显的指导和借鉴意义,尤其是在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类向群比赛中,《孙子兵法》军事思想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更加明显。本文通过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与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项目比赛过程中的临场指挥,以及在赛后总结及奖励等普遍问题相结合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孙子兵法》军事思想能够丰富现代竞技体育运动理论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老子》不是兵学著作,但包含着丰富的军事思想。《老子》与《孙子兵法》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老子》的产生要早于《孙子兵法》。孙子论兵多有与《老子》相通之处,《孙子兵法》在诸多方面受到《老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孙子兵法》被公认是一部阐述“战胜”的军事理论著作,其理论体系的构成与论述,皆围绕“胜”而展开.梳理了孙子的“战胜”思想,从“胜”的运筹、“胜”的方法、“胜”的境界等角度,全新解读《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体系,以期为深化《孙子兵法》理论研究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孙子兵法》贵势、造势思想的研究,得出《孙子兵法》的核心之篇是《势篇第五》,进一步延伸到二战以后,分析了当代的军事竞争特点,最终得出当今国际军事竞争的主流是科技竞争、高级人才竞争、时间竞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据《明太祖宝训》记载,明太祖朱元璋与侍臣曾两次研讨《孙子兵法》。朱元璋受其身边爱好《孙子兵法》的侍臣的影响,屡屡对《孙子兵法》加以应用,虽质疑《孙子兵法》的相关思想,但其治军和作战的精髓思想依然有孙武的影子。朱元璋汲取孙武兵学思想中秉持经世致用的原则,极其注重孙武任将和用兵的思想,在作战历程中强调《孙子兵法》战略战术思想,这些均证明了《孙子兵法》作为"跨时代、跨国界、跨领域"的经世佳作对朱元璋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是东方战略思想的奠基之作,同时也是运用战略思维揭示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解决战争相关问题的理论巨著。《孙子兵法》中的战略思维表现在:立足国家最高利益来进行战争指导的顶层设计;全面综合分析和判断战争胜负;超出一般战争思维模式的大战略和大智慧;战争指导的预见性和预前性;透过各种表象,把握战争的本质规律;统筹兼顾,综合平衡的治军思想。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孙子兵法》,既是中国传统军事理论的代表性著作,也是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精华,更是当代中国军事思想发展和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基因。对科学设计《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理论体系的意义、理论体系构建与加强研究的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推动《孙子兵法》军事文化研究,并为孙子兵学理论研究的繁荣与发展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为拓展《孙子兵法》应用的广度与深度廓清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对《孙子兵法》十三篇的全文字句进行分门别类的统计,《孙子兵法》实际涉及69门科目,其中有52门属于博物学,具有较为明显的古代博物学的特征。这表明,尽可能地掌握除军事科学以外几乎所有学科的知识对成为一名卓越的军事家大有裨益。孙武在《孙子兵法》中体现出大量的博物学知识,具有明显的实用性和知识累积性特征,这对于了解和研究西周、春秋时的知识状况和进一步深化《孙子兵法》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孙子兵法》战争观的认识,存在两大误区。一是认为《孙子兵法》是非暴力的"不战论",二是认为《孙子兵法》是充斥仁爱精神的"民本论"。从历史的实践、从《孙子兵法》文本本身、从先秦战争和兵学的演进过程三方面来分析,《孙子兵法》必然是冷静的战争论而非"不战论"。与儒家典籍《左传》、《论语》、《孟子》及《司马法》的相关论述进行对照,可知《孙子兵法》是君主(国家)本位而非人民本位,也未显示出深刻的仁爱思想。正因为孙子秉持"工具理性"的思维模式,才能够构建出辉映千古难以逾越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孙子兵法》乃兵学圣典、智慧宝典,同时又是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春秋时代诸侯争霸的战争现实需求与中国传统战争伦理观的深远影响,使得《孙子兵法》的精神价值取向既表现出功利层面的现实性与实用性,又表现出道德层面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二者的完美结合决定了《孙子兵法》在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品格方面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非常重视学习研究《孙子兵法》,早年求学时对《孙子兵法》就有所接触,延安时期做过精深研究,晚年依然格外垂青。《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等观点深受毛泽东赞赏。重视学习运用兵书又不依靠兵书打仗,是毛泽东对待《孙子兵法》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传入日本后,日本研究者做了大量的注释和评注工作,从哲学、文学、军事等多方面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不仅吸取《孙子兵法》的用兵思想运用到军事领域,而且广泛运用于商业领域,对日本的军事思想、经营思想和战略文化均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