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掌握沟通的钥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身体、智力和心理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旅途的“多事之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每天都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往,包括父母、老师和同学。交往过程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误会甚至隔膜,如果不恰当不及时消除,势必会影响个人情绪,最终波及到自己的学习和心理。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双方的沟通。良好的沟通技巧和方式是消除与他人之间矛盾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时期,而青少年阶段的异性交往,又是实现其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链条.随着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但由于其既缺乏异性交往的心理准备又缺乏相应的经验和技巧,难免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因此,从理论和实证系统研究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心理问题,指导青少年培养异性交往能力和积累异性交往经验,为其步入社会做好准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成分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认知因素,另一类是情感因素.无论在学习活动的准备阶段、进行阶段还是结束阶段,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都是交织在一起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和学生发生认知性交往的同时也发生着情感性的交往,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传授知识的认知活动,还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情感活动.情感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注重情感培养的教学,对激起  相似文献   

4.
课堂问题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类课堂之中,它会直接或间接干扰正常的教学活动,使教学效率降低.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冲突和心理困扰最多的"危机期",这一时期他们内心充满各种矛盾:依赖与独立的矛盾,理智与冲动的矛盾,活泼好奇与紧张压抑的矛盾,封闭与交往的矛盾,生理与心理发展不同步的矛盾等等.这些特点使得初中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容易产生各种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5.
中职生的网络交往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交往成为青少年包括中职生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中职生身心尚未成熟,自制力差,其网络交往中容易出现不健康的心理和道德问题,也会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负面影响.学校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进行教育引导和监护,促使他们进行健康文明的网络交往.  相似文献   

6.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路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由于青春期生理的发育和心理的发展,他们对朦胧的爱情充满了好奇和渴望,对异性有独特的好感,也容易产生两性交往过密行为.但又由于高中生的心理发展不成熟,缺乏自制力,过早涉及情感问题往往容易给身心健康、 学习、交友带来负面影响,特别是一旦涉及早性问题,将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青春期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心理困惑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大学生心理困难的具体表现1.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后,学生面对新的环境,需要建立新型的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一方面他们不再得到老师的细致关心和照顾,另一方面,同学都来自四面八方,大家彼此间的经济文化背景各异,生活和行为习惯也不同,因而交往起来也相对困难。有些学生很希望能与别人交往,但由于个性内向,或缺乏一些交往的方法、技巧,使得他们或者不敢主动去交往,或者在交往中感到紧张,或者担心别人看出自己的紧张,因此在交往中不是很自然、很协调。人际关系紧张或不协调是大学生最常见的心理困扰。2.学习压力问题除了专业兴趣问题以…  相似文献   

8.
郑慧娟 《成才之路》2011,(27):19-19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关键阶段。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初中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前提,是引导初中生正确交往、合作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必备条件。因此,初中生的心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初中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谈一下自己对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自卑,《现代汉语语典》的解释是:"轻视自己,认为自己赶不上别人."是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认识,是一种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极心理意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学生学习困惑时,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不认真、作业抄袭、成绩始终不得上升等;生活中与人交往时,表现为衣冠不整、使用不文明的语言、  相似文献   

10.
大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年轻的大学生应该热情奔放、朝气蓬勃,但在现实生活中,却有一些大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莫名其妙地将心理封闭起来,顾影自怜,无病呻吟。他们不愿意走向人群,又一个劲儿地埋怨别人不理解他们,不关心他们。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称为闭锁心理。闭锁心理走向极端,会使人感到与世隔绝,内心充满孤寂。闭锁心理也往往会形成人的离群性格,不乐于与他人交往,使人际关系处于“冰冷”状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什么使大学生产生闭锁的心理呢?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是产生闭锁心理的渊源所在身心发展的特定阶段产生闭锁心理的…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学是一种最系统的交往方式,是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总是在师生集体的条件下进行。因此在不同的群体心理气氛中,得到的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课堂是师生、学生之间彼此交往的重要场所,所以影响教学效果除了交往内容、方式等方面外,还与交往的心理气氛有关。心理气氛是影响群体行为的一个重要条件,如同样的教案、教法,但不同人的讲课,收到的效果也就完全不一样。  相似文献   

12.
个体品德心理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即自我中心阶段、规则遵从阶段和自律实现阶段.根据品德心理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采用"训练-教育-交往"模式促成个体实现道德生成.个体通过训练形成道德行为习惯,借助教育固着道德信念,运用交往使道德观念走向实践,实现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最终成为有德性之人.  相似文献   

13.
当今,大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学习和就业的问题,还有人际交往问题.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常常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以及主观认知、情绪、人格等心理因素的偏差而走入心理误区.以至出现自卑、孤独、嫉妒、报复和异性交往障碍等问题.对此,大学生应从学习交往的原则,掌握交往技巧和培养多种能力入手,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学校团体心理辅导是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通过团体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来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达到良好的适应和开发内部潜能的助人过程。拟探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方案设计的一般步骤,各个阶段设计的重点,以及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设计的案例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异性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个体成长历程中的各个阶段必不可少的。中学生心理萌发的异性吸引是性心理和性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异性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不仅有利于学习进步,而且也有利于个性的全面发展。一般  相似文献   

16.
厌学是中学生诸多学习心理障碍中最普遍、最具有危害性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法,调查了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研究发现,当前农村初中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如不完成作业、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堂睡觉、迟到早退、违反课堂纪律、与教师发生冲突、旷课逃学等.教师的授课方式、教师与学生的交往特点、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等对学生学习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加强农村地区师资力量的建设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正>【教学理念】正处在青春期的的高中生,非常渴望、喜欢与异性同学交往,这是一个人心理、生理走向成熟的必然结果,是一种正常的自然表现。这个阶段的学生正从异性疏远期向异性亲近期发展,有了解对方、接近对方的欲望,但是在与异性交往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问题,如果不好好地把握,容易影响学习,给精神造成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在大力提介倡教学改革的今天,还有的数学教师习以为常,采取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便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心理交往的基础就是语言交流,而现在有些老师还认为课堂上只  相似文献   

19.
论课堂心理气氛及其营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教学情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活动过程.课堂教学的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怎样教,学生怎样学,而且还取决于师生交往的心理背景,也就是课堂心理气氛.在不同的课堂心理气氛中,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会有明显的差异.因此,营造积极和谐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课堂学习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2008,(10):44-48
专题1.成熟与幼稚:适应初中阶段特点 不少初中学生家长只关心孩子读书、考试。不关心孩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变化;有的仍采用对待小学生的办法,对孩子学习的监督、陪读过多,有的限制孩子跟同伴交往,影响了孩子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不少家长不了解孩子心理。不尊重孩子人格,促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