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中,我们如能很好地借助语文课本,紧扣教材的特点,巧设小练笔,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理解、巩固和延伸课堂所学知识,而且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一、在模仿中练笔这是“随文练笔”最重要的形式。因为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大都是名家名作,文质兼美,无论是语言还是构思,都有许多独到之处,是学生写作极好的范文。在学完课文以后,可抓住课文的特点,模仿其写作方法和具体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学习了《长城》一课,可设计这样一个小练笔:1.站在花坛边,摸着嫩嫩的绿叶,望着那艳丽的花朵,很自然…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在阅读中,我们如能很好借助语文课本上的范例“随文练笔”,这对提高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一、模仿练笔,掌握结构。这是“随文练笔”最主要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如读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的第二段,当同学们看清了句群的因果关系后,为进一步掌握因果关系的表达方法,可进行如下小练笔:(1)因为张敏,所以受到大家的称赞。(2)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这是一种借鉴课文片断,进行因果式句子的迁移练笔,类似的还可进行总分式、并列式、承接式等练笔。二、想象练笔,开拓思路。想象是指…  相似文献   

3.
一、模仿写作手法 教师应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模仿并学会一些好的写作手法。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紧紧围绕“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这一中心句,运用先概括后具体的写法,令人如临其境。我带领学生学完这一段后,以“谁干什么的本领真……”为开头,让学生自选题材,并运用课文中作者先概括后具体的写作方法做一次小练笔。 二、强化训练重点 现行语文教材每单元都有明确的重点训练项目,随文练笔应突出单元训练重点,从而优化学生语文学习的  相似文献   

4.
<正>在语文教学中,读是理解吸收,写是实践表达,二者密不可分。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只有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写作因素,找准读写结合点,巧妙地设计练笔内容,才能够有效地教语文,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一、看课文插图练笔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每篇课文都配有插图。每次新书发下来,学生最先看的就是书中的插图,然后看相应的课文。所以,我抓住学生喜欢插图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插图进行练笔,寻找教学难点的突破口。如教《所见》这首诗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密切配合。”“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从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仿写课文的立意、构思、布局谋篇或表现手法,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全仿,这种方法是从整体上模仿课文作文的方式。如写《我爱故乡的山水》,可全面模仿《桂林山水》一文的写法:以“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成篇;按一定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入选到苏教版国标本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在情感熏陶、题材选取、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方面,都经过了编者的深思熟虑。教师如能依据课文特点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进行模仿和创造性练笔,就能使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很好的提高。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一、在模仿文本中练笔模仿,在学生习作的起步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  相似文献   

7.
《学周刊C版》2015,(33):236-23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因此,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做写作教学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材是学生阅读的凭借,是写作的典范。寻找随笔练笔的训练点,要想发挥课文的优势,让学生学以致用,就把课文当作写作的突破口,把写作融进阅读的教学中,实现读与写相结合,轻松写作。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多为中外名篇,是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最好的范例。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以课堂为阵地,以课文为媒介,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进行扎实有效的小练笔尝试,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一、仿一仿写法,在模仿中习得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  相似文献   

9.
刘伯伟 《新教师》2019,(10):22-22
嵌入式练笔指的是在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体验的同时,加强他们的写作练习。嵌入式练笔这一练笔方式可以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凸显,因此,教师要基于文本的情感点,引导学生进行嵌入式练笔。1.基于文本抒情点,引导嵌入式练笔。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是抒情散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文本抒情点,引导学生进行嵌入式练笔。  相似文献   

10.
赵瑾旻 《考试周刊》2014,(43):69-70
<正>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熟练的阅读和写作技能。"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的课文可谓文质兼美、篇篇锦绣、字字珠玑,是小学生学习、模仿的最佳蓝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读写结合,让学生在"依样画葫芦"中,把课文写作手法转化为自己能运用的表达技能,应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练笔方式。一、句子的仿写要语言生动、语法规范  相似文献   

11.
李玉娥 《家长》2023,(12):159-161
<正>随文练笔是指在阅读学习中挖掘写作元素,将写作训练与阅读探究活动结合起来,形成读写结合教学机制的一种活动,便于小学生在理解、积累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展开写作实践,非常有利于促使小学生突破写作创作瓶颈,且能在写的训练活动中掌握文本结构、实现深度解析。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随文练笔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整合、写作迁移,综合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下面,本文将从五个角度,即通过阅读探究寻找写的训练点、通过模仿练笔实现语言迁移、通过续写练笔发挥想象、通过改写练笔品读文本语言、通过课文对照进行练笔评价,阐述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组织随文练笔活动。  相似文献   

12.
结合课文多形式练笔陈玲辉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学生写作的典范。如果能充分发挥教材在写作教学中的指导作用,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训练,就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起到“以读带写”的作用,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扩写如《少...  相似文献   

13.
薛丽珍 《教师》2019,(16):40-4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告诉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师应抓住教材根本,使教材文本中的语言为作文教学所服务。课文能为作文提供范例,提供技能模仿运用的直观形式。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教材作品中学习语言知识与写作技巧,并能有效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文章基于教学实际经验,结合小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有效利用教材中优美句段篇的示范作用,让学生以课堂小练笔的方式,有效学习课文中的文本语言并进行写作。教材文本语言的范本能吸引学生,还能起到激发其写作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读写结合,每课一练。”由于每篇课文的题材、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等各不相同,我就根据每课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模仿支点,指导学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练笔训练。以下是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语文教材中,指导学生模仿练笔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与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课文为学生的写作训练提供了练笔机会。在阅读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范例进行随文练笔,将读和写有机结合,这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是大有裨益的。一、运用迁移,典型构段处练仿写仿写,是学生作文的阶梯,也是随文练笔最主要的形式,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文本的典型构段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练笔。  相似文献   

16.
<正>俗话说:语文是百科之母。然而,阅读难教,作文更难写,在农村其难度就更大了。由于农村学生生活涉历面窄、农村学生语文层次低、农村教师教学工作复杂,农村作文就更难写。而新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的要求又相当高,20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明白作文化难为易的最好方法便是"随文练笔"。一、模仿课文精彩段落,技法迁移中激发练笔兴趣当今的农村初中生,十之八九害怕写作,要他们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读写结合,每课一练。”由于每篇课文的题材、写作方法、遣词造句等各不相同,我就根据每课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模仿支点,指导学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练笔训练。以下是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五册语文教材中,指导学生模仿练笔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吴燕 《江西教育》2022,(35):50-53
<正>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整套教材中第一次出现的习作单元,这一单元课文分精读课文、习作例文两类。两篇精读课文《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注重引导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特点,学习习作方法。两篇习作例文《我家的小狗》《我爱故乡的杨梅》为学生习作提供范例,便于学生借鉴和仿写“。交流平台”对本单元的学习要点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借助语文课本上的范例,在课堂上组织小练笔,让学生随文抒写,将习作与阅读结合,通过"就文取材"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帮助他们将自己的语言表达和课文的表达形式有机结合,增强习作能力。一、结合单元目标组织小练笔语文教材中的每组课文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这些目标大多是阅读目标,教师要明确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和方法,指导学生在阅读本组课文时根据课文特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0年颁布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修订的初中《语文》,尤其重视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这在教材中的阅读和写作两个部分得到充分的体现。一、阅读教材中的体现1.课文组织单元的方式,更加突出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阅读教材三个阶段的课文都是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分类组织单元。如第一册中的第一至第三单元分别是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四季景物与生活,以生活为中心,建构阅读教材体系。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就意味着语文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学生生活积累、知识背景各不相同,对课文的感知理解和领悟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