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读,是理解语言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之根本。如何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把“读”训练到位,我认为: 首先,要给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机会。教师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只有亲口诵读、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真知。课堂上教师只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疑点,不讲学生已会的知识、不讲学生通过读书自己能弄懂的问题。 其次,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间。须知,上阅读课不是搞阅读速度测试,是培养学生“自学”释“疑”的能力。“疑精于思。”对“疑”要做到“问”而后  相似文献   

2.
小语教学中“读”的训练的力度广西小学教育研究中心黄焕勋小语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强化“选”的训练。通过读来理解、积累和内化课文语言文字,领悟课文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实践证明,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主要的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而...  相似文献   

3.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基本功训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不单是教师讲出来的,还要学生去读、去悟。因此,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训练,课堂上要给学生更多读的机会。一、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教师要把熟读每篇课文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能正确、流利的读。阅读课一般可分为三个步骤:①初读。通读全文,初步感知课  相似文献   

4.
语文教学的基本训练是“听、说、读、写”,其中读是基础,无论是“说、写”都离不开“读”。学生只有多读,读熟才能深刻领会作品的思想内容,掌握语言文字。古人云“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是强调学语文要“读”。平时,我注意观察那些在“读”上下功夫的学生,说话写文章大多清楚明白,用词造句毛病很少。由此可见,要想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要重视“读”的训练。下面是我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增加课堂上“读”的份量,多创造读的机会,学习一篇课文教师要“讲”,但更要让学生自己“读”。在教学中我常用较多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例如…  相似文献   

5.
语文是什么?叶圣陶先生说过:“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①语文教学。主要是语言教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掌握语文这个工具。掌握语文工具的能力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反复训练才能获得,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即如何通过训练使学生读懂课文的语言。 一、要使学生读懂课文的语言,首先必须加强读的训练。学习语文,学习一篇课文,首先是读。不管是默读还是朗读,是速读还是慢读,是粗读还是精读,总之是先要读。可以说,没有读就没有语文学习。但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上的弊病之一恰恰就是让学生  相似文献   

6.
强化阅读训练郑换芝评价一堂课效果优劣的标准有许多,其中一条就是要有讲有读。在教学中,教师特别要克服“重讲轻读”的现象,加强对学生读的指导,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打下坚实的基础。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为例,谈谈我是...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多读     
读、是理解语言文字的主要途径,“读”是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四个任务之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把“读”的训练抓扎实呢?我认为,第一,要给学生早自读的时间,切莫再给学生上课。第二,要给学生在课堂读书的机会。教师不要不放心,要树立“讲”为读服务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只有亲口诵读,亲自参与理解语言文字的实践活动才深有感受,才能获得真知。课堂上,教师只能讲课文的重点、难点及疑点。不讲学牛已经会的知识,或通过读,自己能够弄懂  相似文献   

8.
语言文字训练要到位庆安县教师进修学校屈春霞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文字训练课,关键是要使语言文字的训练到位,达到要求。但从教学现状看,语言文字的训练往往不到位。其主要表现是:1.字词理解脱离课文。以所谓扫清“拦路虎”为由把生字词提前从课文中“拎”出来,孤立...  相似文献   

9.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读书,好好思考,讨论交流,从书中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提升,即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具体做法如下:减少教师的讲解时间,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时间,以《军神》第一课时为例,引导学生试读-疏通读-正确读-流利读。学生读通课文后去完成“复述课文中刘伯承的主要表现”,这个教学任务就水到渠成了;安排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整体地思考;给学生整体的文本;引导学生整段地表述,使阅读和说话训练落实到位。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质,让阅读课上书声琅琅,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践证明,阅读能力训练抓好“找、悟、议、联”四环节,效果确实不同。 一、找 根据小学生好胜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指向引导学生在读中找,找中读,读要读到位,找要找准确。通过速读、跳读、慢读、分角色读等,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意识,找出老师提出的问题的答案。如我讲读《少年闰土》时,就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找”和“读”,先板书课题,后提问引入,让学生在“找”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 师:同学们从课题看,这篇课文记的是谁? 生:闰土。 师:写的什么时候的闰土? 生:少年时候的闰土。 师:闰土少年时候长的什么模样?是怎样一个人? 在教师引导下,找出教师提问的答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课文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自觉的质疑问难,使学生变厌学、惧学、被动学为乐学、会学、学会。  相似文献   

11.
王玉春 《考试周刊》2012,(60):38-38
“读”是语文学科的一大特色。《大纲》规定: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我们在学习每一篇课文时,首先要读,从读人手去认识文章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了解文章中所叙述的事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苏轼说:“三分诗,七分读。”但是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往往对朗读训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总是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讲解提问上.一堂课下来很少听到学生的读书声。有的课堂上,虽然学生读的次数和读的形式不少,但是这些读不是作为能力训练而是当做教学环节来安排的。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应当重视朗读训练。特别是低年级语文教学要多读少讲,朗读训练要占用较多的时间,朗读训练要有层次。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就基本上理解了课文内容。我在教学中注意联系教材思维的境界,使教与学双边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广阔天地,营造氛围读好书,引发联想议重点,丰富想象激思维,评价激励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传统的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冲击,语文教育的整体水平不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滑坡严重。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学生做题多,学生作文少等现象。要消’除这种现象,就必须抓住提高语文教育质量的关键,强化读写训练。一、教师要精心讲解,把时间还给学生现在许多教师还习惯于在课堂教学中充当主角,学生只是陪听、陪练,当教师自我感觉良好地大讲特讲,讲深讲透之时,时间已过大半,学习的主体还没有进入正题。要真正制止学生能力的“沙化”现象,教师应首先要“退耕还林”,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角色关系必须…  相似文献   

13.
洛文是一门工具学科。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说明语言文字的训练便是能力的训练。要使训练到位,达到预期目标,语文课上必须把握住“练什么”。首先要围绕重点训练项目练。义务教育小学五年制语文第六册共8个单元,有6个训练重点:2个”读”,2个“分段”,2个“写”。2个“读”和2个“分段”的训练,是在第五册训练重点“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句,读懂每个自然段,注意自然段之间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的。第六册“给课文分…  相似文献   

14.
在讲读课文中,教师要重视课文的“读”,教学中应注意:一、读的量要够 有的教师整节课都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处于被动位置。被动地学习,思维怎么能发展?有的教师40分钟的时间,几乎都在“讲”,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天花乱坠,学生却听得昏昏欲睡,莫名其妙。一般来说,一节讲读课文要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把静态的文宇作化动态的理解,激发兴趣。  相似文献   

15.
1.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最终为己用才是目的。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应以讲为前题,练为目的,讲为练做铺垫,讲练结合,进行适时训练,使学生通过练最终形成综合能力。我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是从以下几方面加强训练的: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要结合课文的讲读过程、理解过程来指导朗读训练。学生理解了课文,才能读得有感情;有感情地读,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较好的方式是把讲读课文和朗读训练融合在一起。 1.结合讲读过程进行朗读训练 如“注·提”二册《小壁虎借尾巴》的第七自然段,首先让学生明确本段内容,然后让学生根据这段内容采用适当的语调去读,教师可指导学生想:妈妈为什么笑着说?因为它听了小…  相似文献   

17.
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加强朗读的训练。通过朗读,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作品要传达的意蕴,从而获得审美感、情味感和意蕴感。但如何加强朗读训练?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三性”。一、注意朗读训练的层次性加强朗读训练,并不仅仅是多读,而应该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否则便成了乱读、瞎读,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训练朗读,即必须注意朗读训练的层次性。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教师应根据不同课文的教学目的,提出不同的要求,或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或…  相似文献   

18.
在阅读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王玉梅一、把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结合起来就“训练”而言,“训”是针对教师,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就是“训”;“练”是针对学生,学生的反复实践过程就是“练”。教师的讲是手段,而学生的做、读、说、写,即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19.
龙淼 《湖南教育》2002,(1):42-43
结合教材,以“读说”为主线课堂教学就是师生交往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以“读说”为主线的课堂教学,以“朗读”和“口头表达”贯穿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串起“字、词、句、段、篇”的训练,从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首先,教与学的过程都要围绕朗读和口头表达来设计和展开。如在教学《日月潭》时,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先指导学生边读课文,边重点思考:作者从几方面描写《日月潭》的美丽景象?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有关词句,然后问学生:你喜欢日月潭吗?为什么?结合看图…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的传统教法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这样时间一长,学生听着、答着犯困,便或玩、或打盹,或者思想开小差,于是大家在教改中大声疾呼:在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要改变学生学习的被动地位,改变被告诉、被灌输、被训练的地位。怎样改变 ?我们想出的一招就是:“换个思路备课”。比如教《太阳》这篇课文,老师备课不是像以往那样备自己讲的内容,也不是备自己“问”哪几个问题,而是想,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通读懂,还要提出自己乐于解决的问题。于是教师在备课时备了这样一个自学提纲在课堂上出示:   1自读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