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堂的机智     
童建庭 《湖南教育》2002,(19):39-39
先看一个课堂小故事———一位女教师,任教小学一年级数学课。这天,她正面对外地来参观的众多老师上公开课。课堂上,她出示小黑板上的几道题,请一位学生上来演算。结果错误很多,老师在分析答案后,按等级记分,给记了个“2”分,并在黑板上写了个“2”字。学生立即哭了起来,而且越哭越厉害,孩子们都把眼光投向她,课堂秩序乱了,教学无法进行下去。老师想了想,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同学为什么哭吗?她呀,是不喜欢这个‘2’分,这个‘2’像只丑小鸭似的。不过我相信,丑小鸭一定会变成白天鹅的,××的成绩下次也一定会得…  相似文献   

2.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一部小说上看到几个青年在做说话“接龙”游戏,即由一个人开头说一句话,接着依次各说一句,要求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移植”到我们的作文教学上来。于是,我便在班上试了一下。哪知,这一试,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下面是一次说话“接龙”游戏的实录:  相似文献   

3.
一、起,既显现诗情画意,又进行检查预习师:请看黑板,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三幅简笔画,同学们,请根据你们的预习,为这三幅简笔画配上诗或词。想上来的同学就到黑板上来写,其他同学写在笔记本上。(三位学生主动上黑板,在简笔画下默写相应的诗词。)  相似文献   

4.
欢乐便利店     
急中生智寒假里,我报名参加了口才训练班。第一天上课,老师让大家进行自我介绍。没想到第一个就叫到了我。“我……嗯……”我站了许久,最后大声说道,“现在您知道我为什么要参加口才训练班了吧。”爆笑指数:★★像老师一样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然后说:“8 号同学,你上来给大家讲一下这道题的做法。”只见 8 号同学 走上 讲台 ,镇 定地问 :“老师,您 的意 思是 让我 像您一 样在 这儿 讲吗?”“对。”“好的。”8 号同学马上高兴地说,“9 号同学,请你上来把这道题的解法写在黑板上。”爆笑指数:★★★★★“绝妙”回答(之一)历史课…  相似文献   

5.
杜凤云 《山东教育》2004,(31):34-34
那是五年级第一学期的一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很静,此时正在进行的是《一夜的工作》一课的目标检测。一位同学正在黑板上写生字,“写完回去!”我读完最后一个词说。  相似文献   

6.
上作文课时,我从来不是一上去就把题目写在黑板上,而是先围绕着题意和同学们“随随便便”地谈一阵子,感到同学们心已向之,口欲言之,颇有点“愤愤悱悱”之时,才把题目亮出来。为什么要这样做?我常常想起当学生时上作文课的情景。且不说教师们那些从大人心里想出来的题目,常常不合学生们的胃口;仅只那一上来便在黑板上写个题目的考试架式,  相似文献   

7.
换位     
张翠玉 《山东教育》2003,(16):31-32
这天,我把前天考过的单元试卷发给学生。我先向他们反馈了一下单元测试的情况,然后对出错较多的题进行详细讲解。我刚想重点讲一讲最后一道思考题时,发现几个学生在小声地嘀咕着什么。看到有的学生精力不集中,我有限的耐心压抑不住内心的怒火,生气地说:“你们几个同学是不是想到黑板上来,给大家讲一讲!”话音刚落,教室里竟出奇地静,没成想,那几个学生真的举起了手。他们的表现使我感到有些意外,顿了一下,我指着其中的一位说:“徐彬,你来讲一讲吧。”只见这个学生略带羞涩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又是画又是写,并不时地讲解着。我发现他…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上的一节作文讲评课,给了自己很大的启发。我布置了一篇题为《妈妈出门之前》的习作,叫学生回去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情况写下来。几天之后,我把学生的习作收了上来,我认真批改每一位学生的作文,力图发现每一篇作文的优点,尤其是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学生,我就会更加注意,哪怕是这个学生的一句话,甚至一个词用得精彩,我也会留心记录下来,并且把它们抄写在大白纸上。那天讲评时,我满脸笑容地对学生说:“你们的进步真快!这是因为你们在课前认真观察了妈妈每次出门之前是怎样进行梳洗打扮的,而且认真听了老师的指导,自己又努力去写。这次作文,就连平时害怕写作文的同学也写得不错。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说着,我把事先抄写好大字的白纸贴在了黑板上。上面的内容有很多是平时作文不太好的学生的佳段佳句:  相似文献   

9.
上完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推理后,为了巩固计算法则,我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用竖式计算1.44÷1.2。因为这是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第一节课,在移动小数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学生往往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就除。这时,我指名一位成绩中等偏下的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上练习。这了一会儿,我巡视了其他学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台上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正在慢慢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1.44的小数点划去,我刚想说:“下去,下去。”这时下面的同学起哄:“错了,错了。…  相似文献   

10.
姚宏 《宣武教育》2004,(9):30-31
一节“连加”的计算课正在进行着,同学们纷纷在草稿纸上写着竖式。行间巡视后,我找了几名同学把不同方法的坚式写在了黑板上:  相似文献   

11.
在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七册练习2第5题 “读一读”(背诵歇后语)时,我看着那栩栩如生的插图,灵机一动:何不让学生结合插图把“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这句歇后语改写成一篇童话呢?想到这儿,我立即调整教学内容,对学生稍作一番指导后,便要求他们自由命题写作。 结果学生的习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具体表现在:一是命题灵活多样。有《黄鼠狼给鸡拜年》、《老母鸡智斗黄鼠狼》、《偷鸡不成蚀把米》、《恶有恶报》等。二是学生想象奇特,富有创新性。一部分学生在“礼物”上做文章:有的说礼品盒中盛的是小黄鼠狼,有的说礼品盒中放的是砖头瓦块,等等。一部分同学在“智斗”上见新意:有的写母鸡请黄狗大伯帮忙赶走了黄鼠狼;有的写老母鸡打“110”请来了黑猫警长制服了黄鼠狼……三是构思巧妙,如一位同学这样开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是一句人人皆知的歇后语。这里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2.
一、提倡融入真情的礼貌用语尽管时代已经进入了21世纪,但对于中国农村教师而言,自古及今积淀下来的“师道尊严”的观念仍然在许多教师的头脑里根深蒂固,表现在教学用语上,则是滥用祈使句式,多用命令语气向学生发号施令。比如:“把作业本交上来!”“下面,我找几个人上黑板!”“给我抄写三遍!”……显然,这与课程标准中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而,我们应该大力倡导全体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说话一律加上“请”字,尽量使用委婉的语气:“请组长把作业本收上来。”“下面,我请几个同学上来板演。”“请你为同学们…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同学们离校的日子。早上我刚进办公室,班长便跑来请我去参加他们小学阶段的最后一次中队活动,我愉快地应允了。走进教室,只见两位同学正在黑板上画背景。班长说:“孙老师,我们中队活动还没定主题呢,你给定一个吧。’’我略一沉吟,说:‘‘就叫‘难忘同窗’吧。”班长便赶紧将主题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4.
作文课上,一个平时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忽然抬起头,用胆怯的眼我看着我,欲言又止,但手中的笔始终不能落到纸上。过了一会儿,他又这样看着我。我看他那样子,知道碰到挡路的字了。于是我便和颜悦色地问:“×××,你什么字写不出?”见我叫他,他红着脸忸怩地站起来说:“‘可以’两个字怎么写?”顿时我的火气全上来了,真想大声呵斥他:“五年级学生连这两个字都不会写。”但我看到他那乞求而又可怜的目光,我强忍住了火气,把“可以”两个字写在黑板上。有的同学听到他问这两个字,发出了嘿嘿的笑声。我向这几个笑的学生扫了一眼说:…  相似文献   

15.
注意课中休息与愉快教学相结合。课中休息是新授阶段的延续、补充和深化,并可以起到强化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如我在教《大自然的语言》一课时,带着同学们一起做了一个“说悄悄话”的游戏:我跟每一小组的第一位同学说了一句悄悄话———“黑板上就有两句大自然的语言,请找找看”,接着,让他们将这句话悄悄地传下去,并让最后一位同学说出他听到的是一句什么话。经过一传再传,有的传对了,有的走了样,有的已经不像话了,弄得同学们哈哈大笑。这一游戏活动,同学们觉得很新奇,玩得也很开心,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实现课中休息与愉快教…  相似文献   

16.
作文接句训练的具体方法是:在规定了具体题目或规定了写作范围的情况下,教师指导学生审题后,由教师或学生先在黑板上写上作文开头第一句,接着按座次顺序或其他顺序让一个学生连第二句,再请一个学生写第三句,这样一个一个地连  相似文献   

17.
遥控机器人     
今天,上作文课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叫“遥控机器人”。首先老师请了一位同学,把他的眼睛蒙上,让他当“机器人”,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熊猫。接着又请了一位同学当指挥员。让“机器人”听指挥员的口令来画黑板上的图。指挥员让“机器人”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不一会儿“机器人”就被弄糊涂了。指挥员干着急也说不出话来,恨不得上去替他画。最后“机器人”画出一个“四不像”,惹得观众们捧腹大笑。这时我想“要是我上去画,一定能比他们画得好”。终于该我了,我快步走到黑板前,对“机器人”发出口令:“先画一个椭圆…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刚开始上完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推理,为了巩固计算法则,我便在黑板上出示了一道练习题。用竖式计算:1郾44÷1.2因为这是小数除法———“除数是小数”的第一节课,在移动小数点时学生最容易出错,往往学生就是把除数、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划去就除。这时指名一位平时中等偏下的学生上来板演,其他同学在草稿本上练习。我巡视时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按计算法则正确地演算完毕,而台上这位学生在黑板前慢慢思考。突然,他先把被除数1.44的小数点划去,我皱着眉头真想说:“下去,下去。”这时下面的同学一下哄起来说:“错了,…  相似文献   

19.
还记得上小学第一次作文课的情景。老师一句一句地把他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抄到黑板上.整整抄满了一黑板;然后让我们读,让我们记,到第二节课的时候.老师把黑板上的文章东擦掉几旬西擦掉几句,只剩下一个“架子”:最后要我们把黑板上的作文写到自己的本子上.并补上老师擦掉的句子,看谁写得快.看谁补得好。同学们热情很高.到下课时都完成了自己的“作文”.很有成就感。  相似文献   

20.
三年级基础训练中有一个习作练习,要求仿照课文《壁虎》写一样动物,观察它的样子,抓住它的特点具体地写下来.写什么小动物呢?我苦思冥想,决定写小金鱼。金鱼美丽,可爱,孩予们一定喜欢。我请家中养金鱼的学生带来几条小金鱼放在教室的脸盆里让大家观察,并提出了观察思考题,为习作做准备。谁知班上成绩最差的一个学生对我说,他想写小乌龟。我一下子愣住了。他说:“我不喜欢小金鱼,我喂了一只小乌龟,可好玩呢!”同学们听到小乌龟,都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还有些同学悄悄地说:“带来给我们看看好吗?我们也喜欢。”我发现许多孩子对乌龟很有兴趣,就请这个同学把乌龟带来,也用脸盆养着,放在教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