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吕广南 《中国科技信息》2007,(18):256-257,259
诚实守信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品格的标志,还是“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的基本准则,本文分析了当前高职学生诚信缺失的各种表现和原因,提出了加强高职生诚信道德教育的一系列对策和措施,以解决高职生诚信教育现状。  相似文献   

2.
诚信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是为人之本,立世之基.本文从开展诚信教育、完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加强教育诚信建设、建立评价和监督机制四个方面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诚信道德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3.
杨立成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273-274,276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社会中知识层次较高、认识能力较强的当代大学生理应是诚信的典范,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诚信问题上的所作所为难以令人满意。本文针对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深入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并就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行了深层次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严交笋 《科教文汇》2012,(10):18-19
本文从分析诚信的内涵入手,充分认识到诚信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灵魂,而且仍然是当今时代中华民族价值体系的核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诚信道德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诚信——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漫长生活之浪淘沥而出的赤纯之金。但目前,大学生诚信缺失日益严重,这已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和担忧。大学生诚信缺失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大学生诚信缺失进行综合性原因分析,从而为制定综合治理对策提供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6.
张波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5):137-138
“祸莫大于无信”。诚信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企业的经营之道、立命之本。可在电子商务如火如荼的发展中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而且已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之一,这引起了更多的思考与关注。文章旨在分析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表现与原因,并就此提出一些应对之策,以求为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诚信环境服务。  相似文献   

7.
诚信,作为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源远流长。古代不仅把诚信视为伦理道德本源性的一种规范,也是维系家庭和睦的根本纽带,更是为人之道、修身养性的崇高境界:“诚,王常之本,百行之源也”,“孝而不诚则无孝,弟而不诚则无弟”,“诚,天之道也。诚之.人之道也”。然而,诚信缺失却成为当今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政府失信,企业作假.个人信用缺失等现象比比皆是,“诚信”一词已成为人们的热点话题。俗话说得好,  相似文献   

8.
沈建华 《今日科苑》2007,(18):16-17
"民无信不立,国无信不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现代文明的奠基石,是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更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立人之本,更是立国之基。但随着高校扩招,面对越来越严重的就业压力,大学生在就业中的种种不诚信行为屡屡发生。本文就大学生就业不诚信问题的表现、原因及对策作了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刘毅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58-159
诚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美德,也是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从我国会计领域诚信失范分析入手,论述了树立会计诚信的意义及如何建立会计诚信机制。  相似文献   

1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传统诚信的基础在当代社会受到了动摇,我们必须参照现实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来界定和执行符合新形势的诚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圣人,是我们的至圣先师,他的一贯之道不但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同时也是维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促进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社会生态观。孔子的"一贯之道"包括孝敬诚信、忠恕、中庸、因革损益等"人道"内涵,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观。对"一贯之道"进行社会生态分析,有助于维护社会生态平衡、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文章介绍了诚信的基本内涵,指出了现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并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为人们所推崇。如今诚信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内在要求,这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及原因,提出了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诚信纳税是指纳税人依税法内容和程序积极主动缴税,诚实守信地履行纳税义务的税收行为。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礼仪之邦,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一定程度上面临着信用缺失问题,纳税信用令人担忧,用税信用、征税信用都有待提高。为此十六大提出了“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说明政府将诚信纳税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来看待,构建科学完善的税收信用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更是市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道德基础和运行法则。大学生诚信引起社会关注。本文以诚信对大学生品德建构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诚信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诚信是大学生良好品德的基本要求;诚信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6.
诚实守信,是人类社会基本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要求,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无信不立,家无信不和,业无信不兴,国无信无宁。对个人而言,诚信是塑造人格魅力、促进事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对企业而言,诚信是创造财富和生存发展的基石,是维系经济活动的纽带;对社会而言,诚信是建立和维护良好社会秩序的道德约束和行为准则。因此,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重要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为人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诚信建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培养诚信品质是构建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时代要求。针对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在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开展大学生诚信建设应将加强诚信教育、构建良好的诚信氛围、建立健全诚信体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8.
任争恒 《内江科技》2007,28(7):187-187,10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美德,是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诚信品质的培养对于当代大学生有着重大的意义,诚信品质的培养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人应有素质,因此是大学生培养与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诚信素质高低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本文就大学生诚信的表现进行了归纳,分析其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大学自身等方面的原因,提出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构建高校诚信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大学生的整体诚信意识和贷款学生的还款意识,是提高助学贷款还贷率,确保助学贷款政策落到实处的基础性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