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初中生想读书、乐读书、会读书,掌握有效阅读的方法,可以使学生从中吸取精神营养,陶冶情操,学习做人的品质,成为高尚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责任、能担当的人,这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培养阅读的兴趣与习惯;注重阅读的广度与深度;注重阅读的积累与运用。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2、通过交流,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的读书。3、解决学生在平时读书中的  相似文献   

3.
培养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是重视阅读。首先要理解阅读的意义,明确阅读的范围;其次要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指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读书方法,有序、有效地进行阅读。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课内外阅读相结合,选择性阅读,有计划读书,多种形式阅读。  相似文献   

4.
阅读的好处不言而喻,有诗为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因此,我们一定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书,由原来的注重做题改为注重读书,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6.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渗透读书方法,思辨读书内容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上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任志军 《课外阅读》2010,(12):207-207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学生爱读书的好习惯,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对读书活动的重视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要高度重视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位置和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为了培养和激发小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养成从小读书的好习惯,品味阅读带来的乐趣,广大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读书观,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拓宽学生阅读空间,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  相似文献   

9.
读书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更加重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家长树立早期阅读的概念,应从识字开始培养小学生学会阅读,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师和家长为小学生营造的良好读书环境中,让小学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可读书兴趣和读书习惯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以下是我在实践中摸索的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1.
根据小学生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笔者认为:加强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应更新观念,营造书香氛围,注重方法指导,制定课内外"读书档案",教给学生精读、速读的读书方法,加强课内外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达到培养学生认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评价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一、培养阅读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要广泛地开展读书活动,必须从培养阅读兴趣入手;要使读书成为学生的生活习惯,更要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1.创设浓厚的读书氛围。首先,要营造好学校的读书环境。学校要营造以读书为中心的校园文化,如开辟读书专栏和画廊,引导学生走近作家,走进名著;张挂关于读书的宣传标语,激励学生读书热情,引导学生好读  相似文献   

13.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14.
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宋·朱熹)。读书过程中善于质疑、解疑、答疑的良好习惯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打开学生心灵世界,提升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中学语文教学应将培养学生质疑能力作为培养阅读能力的突破口提上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阅读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方法,可以采用三点做法:首先培养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读书。其次上好阅读课,使学生"个性"读书。最后,加强方法指导,使学生会读书。  相似文献   

16.
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其阅读能力.教师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渗透读书方法,思辨读书内容等方面,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读书技巧,使学生在阅读上更自觉、更主动、更有效.  相似文献   

17.
阅读是语文教学基本的、重要的教学任务。培养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的阅读习惯,需要教师根据小学生的学习特点,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利用读书本本记录学生的读书数量、记录所读书目的类型、记录读书的主要内容等,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8.
阅读,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学校通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开展多样读书活动,培养浓厚阅读兴趣;建立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发挥家校互动作用,共享亲子阅读乐趣,让学生"有兴趣读、有好书读、有时间读、有能力读",引领学生走进书香的世界,做有根的人。  相似文献   

19.
阅读,为学生成长奠定坚实基础。学校通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开展多样读书活动,培养浓厚阅读兴趣;建立评比激励机制,促进读书活动深入;发挥家校互动作用,共享亲子阅读乐趣,让学生"有兴趣读、有好书读、有时间读、有能力读",引领学生走进书香的世界,做有根的人。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9,(78):13-14
阅读是读者与笔者的心灵对话,它会使心灵得到宁静,思想得到涤荡,人格得到升华。当前小学生面临着阅读意识不积极、阅读习惯不合理、阅读价值认识不够等问题。这主要是由将课外书视为闲书、读书的功利性强等原因造成。而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有发展语言能力、领悟力和创造力、阅读潜能、倾听能力、开阔视野等重要性,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有训练读书用眼、训练阅读时用心思考和做记录等重要性。指出我们培养小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策略有借助优秀的书籍启发学生;提供阅读场地,渲染阅读气氛;掌握阅读方法技能,培养阅读习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鼓励全员参与;施行阅读评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