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洲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自然条件最严酷的沙漠,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早在1亿年前,撒哈拉沙漠曾是森林遍布、水源丰富的绿色热带天堂!英国和爱尔兰科学家最近在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古探险时,意外发现了一条"史前巨兽之河"的遗迹.科学家在这条史前河流遗址上,挖出了好几种史前巨兽的化石,这些史前巨兽堪称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其中一根恐龙肢骨化石竟比人腰还粗,考古学家们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它抬到了一辆汽车上!  相似文献   

2.
我们一直以为恐龙在6500万前的那场天地大冲撞中灰飞烟灭了,但近年来科学家的工作证明,这些在中生代曾经称霸世界的史前巨兽并未完全灭绝!它们中一部分的后裔一直生存至今,就在我们头上飞呢——恐龙已经进化成了今天我们身边极为常见的一种生物!科学家指出:“有证据显示恐龙从未灭绝,它们中间有一个种族仍然活着,我们称之为鸟!”赫胥黎留下来的百年科学悬案对恐龙后裔的关注要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末期,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在一次圣诞晚宴上,偶然发现自己餐盘中的火鸡与一种兽脚类恐龙有着十分相似的骨骼结构,他由此受到启发,提出了一个惊人…  相似文献   

3.
欧洲科学家近日提出一项新计划,要在广袤无垠的撒哈拉沙漠上建设的长方形太阳能发电站,通过利用这片沙漠上丰富的太阳能降低欧洲的碳排放量。欧洲委员会能源协会的亚伦夫·亚杰·奥尔登在巴塞罗那举行的欧洲科学开放论坛上发言说,  相似文献   

4.
徐德勤 《百科知识》2007,(1S):20-20
《侏罗纪公园》是一部风靡全球的美国电影。在影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科学家根据在考古发现中提取的恐龙基因,通过生物技术“复活”了恐龙。那么,我们不禁要问,在现实中,这是有可能的吗?生物技术能够使得人们重新看到活生生的史前巨兽吗?  相似文献   

5.
周增文 《百科知识》2010,(23):36-37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在这极端干燥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旷地,竟然曾经有过高度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远古大型壁画。据考证,撒哈拉大沙漠曾经是一片绿色的平原,  相似文献   

6.
闾佳 《金秋科苑》2011,(8):110-112
埃及的一片沙漠,过去曾是汪洋万里。这里隐藏着人类进化史上一次惊人巨变的秘密。 3700万年前,在古地中海的水域里,一头足有15米长、阔口巨牙的夭矫巨兽沉到海底死掉了。几百万年过去,它的骨骸蒙上了厚厚一层沉积物。  相似文献   

7.
<正>位于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地球表面面积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地球上环境最为"恐怖"的地区之一。就温度而言,白天沙漠地表温度可以迅速上升到近70℃,足够煮熟鸡蛋,而空气的温度也能达到足以引起烫伤的50℃以上。因此,只有为数不多的动物能够在这样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这些动物,几乎都选择了相同的生存策略——昼伏夜出。不过,银蚁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8.
正对于渺小的人类而言,宇宙之大,是我们无法想象的,而宇宙中藏着的一些超大体型的"巨兽",也让我们惊呼:难以置信!现在,让我们接着上一期,继续来看看还有哪些"巨兽"。6、巨大的伽马射线暴环科学家除了通过伽马射线暴发现武仙-北冕座长城之外,还发现了一个奇特的巨大结构——巨大的伽马射线暴环。伽马射线暴是一种罕见的现象,伽马射线暴呈环状结构分布更是非常罕见,这样一个伽马射线暴环形成的概率只是两万分之一。该伽马射线暴环位于距离我们大约70亿光年远的  相似文献   

9.
埃及的一片沙漠,过去曾是汪洋万里。这里隐藏着人类进化史上一次惊人巨变的秘密。3700万年前,在古地中海的水域里,一头足有15米长、阔口巨牙的夭矫巨兽沉到海底死掉了。几百万年过去,它的骨骸蒙上了厚厚一层沉积物。大海渐渐消退,从前  相似文献   

10.
吕利 《百科知识》2004,(1):14-15
位于撒哈拉沙漠南端边缘的半沙漠地带萨赫勒地区,属于农业开发比较成熟的地区,尽管与有名的撒哈拉沙漠为邻,但还是具备足够的农业条件养活一方之民。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突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持续遭受着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旱灾,给这个本来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相似文献   

11.
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调查表明,地球上的沙漠面积达5100万平方千米,约占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经常受到沙漠威胁的人口达8.5亿之多。除了南极洲和欧洲,地球上的其他各州都有大片沙漠。更令人忧虑的是,现在地球上的沙漠还在扩大,每年吞没着大批良田和村庄。比如,近半个世纪以来,撒哈拉沙漠的南缘,已经有65万平方千米的农田和牧场被吞没。  相似文献   

12.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第一大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现代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沙漠,竟然曾经有过高度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今天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考证,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相似文献   

13.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第一大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令现代人迷惑不解的是,在这极端干旱缺水、土地龟裂、植物稀少的沙漠,竟然曾经有过高度繁荣昌盛的远古文明。沙漠上许多绮丽多姿的大型壁画,就是这远古文明的结晶。今天人们不仅对这些壁画的绘制年代难以考证,而且对壁画中那些奇形怪状的形象也茫然无知,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谜。  相似文献   

14.
正中美合作的好莱坞大片《巨齿鲨》惊险刺激,特别是在3D或IMAX影院里观影的时候,效果更为震撼。不过,深海里真能出现巨齿鲨这样的史前巨兽吗?电影里的那些情节,从科学上来讲,是否靠谱呢?深海不简单电影《巨齿鲨》假定的场景是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更深层,那里是最深的海底。这个位置可不简单,随着海洋深度的增加,光线越来越少,水压则越来越大,生物的种类也会发生变化。科学家大致把海洋分成了5层。从海面往下到水深200米的地方为止,叫光合作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现代人的祖先诞生在东非的原野上,从那里走向了世界。然而,翻看非洲地形图,我们就会发现,从东非出发,要想到达亚洲和欧洲,首先必须穿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相似文献   

16.
好黑哟!仿佛谁不留神碰翻了墨盒染上去般。没有路灯,雨紧着下,风紧着吹。独自在寒凉的暗夜等了这么久,竟然没有一辆的士。从洋下到金鸡山的这条路一直是被遗忘的一条小路,隔很远才有一盏路灯,也是要死不活地垂着它黯然失色的脸。四下里黑沉沉的,像是荒山野岭埋伏的巨兽潜在站牌  相似文献   

17.
去沙漠看看     
撒哈拉是世界第一大沙漠,分布在非洲大陆北部。在阿拉伯语中,撒哈拉的意思是平坦的沙漠。撒哈拉沙漠东西长超过5000千米,宽超过2000千米,称为“沙海”恰如其分。这些沙是从何处搬运来的?原来,大约7000万年前,曾有一条名为“瓦迪”,的大河存在,它的水量超乎寻常的大,带着大量的泥沙流动。如今“瓦迪”早已干涸,但沙漠的绿洲中仍可见到瓦迪的痕迹,瓦迪的地下存在着巨大的水脉,若遇到断层,水脉就显露出来,成为滋润干涸沙漠的绿洲。  相似文献   

18.
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一个绝对的生命禁区.它东起红海,西至太平洋,北到地中海,南入非洲大陆高原腹地,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占了非洲总面积的32%.撒哈拉沙漠以它的宽广和风沙、烈日扼杀着每一个犯边的生灵,它不允许飞鸟出现在它的天空,也绝少让绿草生存在它的地面上.然而,1995年3月,一支由法国人洛勒尔任队长,由三名敢死队员组成的探险队向它发出了挑战,声称要在无外援的情况下,徒步横跨撒哈拉沙漠.  相似文献   

19.
1991年9月一个晴朗的日子,一对夫妇在阿尔卑斯山脉一座高高的山脊上行走时,遇见一具尸体,从融化的冰里露了出来。他们返回临时歇息的棚屋,立即报告了当地警察,而警方认为这多半是位失踪的登山者。这个地区的冰川到处都是裂缝,每年总有一些倒霉的登山者失足其间,死于非命。然而当遗骸送到附近的因斯布鲁克(奥地利境内)后,当地大学的考古学家Spindler断定他是史前时候的一位男性,几千年前就死了。Spindler和其他一些科学家推断,他的尸身与遗物,一直保存在冰里,直到最近从撒哈拉沙漠吹来的沙尘,正好又遇上天气异常温暖,二者结合,导致冰雪融化,他的头部、背部和肩背才得以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相似文献   

20.
为什么燕子在不休息、不进食的情况下能飞越海洋、沙漠?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设计了一条“鸟类人工迁移隧道”进行模拟的鸟类迁徙。人们从燕子的生物基因里发现,燕子有着迁移飞行的痴迷癖好。科学家将阁楼里的燕子放入“鸟类人工迁移隧道”,置身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