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英汉语调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义语调包括停顿、重音和升降三个方面。重音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英汉两种语言均有词重音和句重音。英语句重音除受节奏影响外,还由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决定。重音在汉语语流中的意义区别作用不如在英语中的相应作用重要。英语中的句调多达七种,而且调值也与汉语的调值不同。以上原因造成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时在节奏、句重音、语调升降位置和语调调值等几个方面容易出现困难。  相似文献   

2.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in different language families,and they are also two totally different languages.The study of intonation has existed for a long time.The importance for the study of intonation lies in that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 always transfer their native language into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the target language.Chinese speak English in a way of Chinglish,while when foreigner speak Chinese they would make some pragmatic mistakes because of negating the change of intonation.So,the study of inton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mmunication which the foreigners use a different language.The study of intonation not onl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the avoidance of making mistakes in 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but also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phonetics and teaching method of phonetics,which ha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mean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ying linguists.  相似文献   

3.
语言在利用音段音素组成一个表义系统的同时,也利用一些伴随音段音素出现的超音段语音现象,来表达某些词汇和语法。因此,各种语言的语音结构都包括音段结构和超音段结构。在实际语流中,这两种结构是结合在一起的。本文围绕超音段结构中的声调和语调的定义、特征、及其语言功能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了简要的对比。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举出大量语言实例基础上,考察了"没A没B"和"无A无B"两种语型,分别在结构、语义、声调三个方面进行了辨析,以便在汉语教学中更好地帮助外国学生理解和运用。两种语型都可以做谓语、定语、状语,皆可转换成"没AB""无AB"的形式,且都具开放性和能产性。"没A没B"偏向口语化,多含贬义色彩,"无A无B"偏向书面语,可表示贬义也可以含褒义色彩。"没A没B"表示斥责或抱怨时,最后一个字常为三声(上声),调值为214的较多。包含褒义或中性义时,"无A无B"中最后一个字,常为四声(去声),调值为51的较多。AB的声调大多都遵循"阴阳上去"的顺序。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调的研究,发现确实存在调群切分不当、调核位置混乱、调型使用不当等汉式英语的语调特征,然后从英语语调的加工和提取这两个角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结论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英语语调输入在工作记忆中的加工不足,未能在“注意”的认知接口中得到处理,因而难以在隐性加工的计算系统中得到强化,导致英语的内隐语调知识不如母语的强大,所以英语产出时的语调加工仍是母语路径。  相似文献   

6.
苗语文字是少数民族所使用的语言文字,在历史上没有通行的文字。松桃苗语的现行书写方式是音节式书写。这种书写受到汉字注音方式的影响,不科学地模仿汉字注音,字应该像《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规定的那样,按照词分组书写。  相似文献   

7.
英语学习中语音负迁移现象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汉英两种语言对比,从音位、声调/语调语言、重音和节奏等层面分析了汉语语音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克服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的多音字在日语中的发音主要是通过统一音读、区分训读来完成的。音读用来表示字的读音,训读用来表示字的含义和词性。与汉语不同,多音字在日语中的音读发音基本统一到同一个音,一方面是为了文字的简便认读,采取的人为的统一,另一方面,是汉语的语韵对日语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之间总是存在着词汇的对应关系 ,但并不是所有的词在对方的语言中能找到与之等值的对应词。英汉词义中的“貌合神离”、“文化冲突”和“貌离神合”现象 ,都充分说明了英汉词汇涵义的不等值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论述语言迁移理论的基础上,阐述汉语对英语语音学习中的迁移作用,并对英汉两种语言进行对比,从音素、音位、音调以及连续和节奏等层面详细分析母语迁移对英语语音习得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不同文化下的语言展示出不同的文化内涵,阐述了英语词汇的内涵意义,初步把英语词汇的内涵和汉语之间转化的基本模式分成三种:概念意义相同或相近而文化内涵意义不同、概念意义相近而文化内涵部分相同、概念意义不同而文化内涵相同,通过分析原因、举例比较来说明英汉词汇中文化内涵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性,认为文化内涵的差异可能源于意识观念、联想意义、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几方面的原因,讨论了文化内涵上范围的差异和异同并存的情况,并列举了文化内涵相似而表达对象相异的有趣现象,强调要重视语言的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培养文化敏感和文化习得意识来真正掌握文化中的语言。  相似文献   

12.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作为汉语的一个变体,昆明方言与英语在音系特征上存在着一些异同点。语言的对比特别是语音的对比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尤为重要。将昆明方言语音语调与英语语音语调从音段和超音段两个层次作对比分析,探索到两种语言的音系差异,以克服在英语语音语调学习过程中方言的负迁移影响。  相似文献   

13.
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也最能体现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内涵。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环境的不同,一些常用词及其文化内涵截然不同,这一差异必然给我们掌握词汇的真正含义带来一定的困难。文章从审美角度结合实例对比分析了英汉词汇中最典型的动物词的文化差异,根据审美价值取向角度的不同,阐述了英汉语言中同一动物词的不同甚至相反的涵义,总结了进行英汉动物词对比研究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作为汉语的一种地域变体.湖州方言具有结构系统上的自身特点。如果以对比语音学为基本理论框架.着重从元音、辅音、声调等维度探讨湖州方言的语音体系对英语语音子系统习得的负面影响.那么就会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克服方言语音的负向迁移.习得准确的目标语语音系统,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5.
福建方言式声调的特征与普通话声调正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声调作为汉语音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普通话学习中经常被忽视。通过福建方言声调和普通话声调的对比 ,分析了福建人方言式声调的发音特征 ,强调方言式声调是构成普通话方言语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提出纠正福建方言式声调发音的方法 ,以免方言式声调影响福建人普通话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The written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can be considered as a pictorial or a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which is very different from English where the pronunciation is related to how the word is spelt. Students face challenges of a very different nature when science is learnt in Chinese compared with English. In Hong Kong, students are making translations between the language they use in their daily lives, the science concepts and the scientific terms. The research team designed an interview protocol for primary school pupils in order to identify the pupils’ alternative concepts of science and if these alternative concepts are related to the structure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re are alternative conceptions related to (a) the form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for example, the Chinese character for crocodile includes a radical meaning fish, and so pupils may take it that a crocodile is a fish; (b) the meaning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for example, an electronic buzzer is a device used to attract bees as in Chinese, the character contains the word meaning “bees producing sound”. The findings provide important data for future endeavours aiming to compare the learning of science using different languages and on ways in which primary teachers may better facilitate their pupils in learning science.  相似文献   

17.
刍议汉译英中词义的抽象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汉语经常使用具体形象的词语来表达抽象概括的概念。在汉译英实践中,对词义进行抽象化处理是获得理想译文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分析汉英思维方式、语言结构和文化三方面的差异入手,通过详尽的译例,探讨了词义抽象化在汉译英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符号系统,它的子系统的各个部分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不同的语言是不同的符号系统。外来词进入英语词汇,必然受到英语语言系统的支配,在词义、语音、词形方面会有所改变,以适合英语语言系统。语言里的词互相结合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这就是语言的词汇体系。由于语言词汇的系统性,借词作为新增的成分对原有的其它成分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是错综复杂的,本文通过借词对英语在词义、语音以及词形三个方面的变化进行了一些梳理。  相似文献   

19.
从英汉词义变迁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各自词义变迁的分析,以历时的方法,就词义变迁的结果、原因、途径进行介绍,再进行英汉词义变迁的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intonation language),同作为声调语言(tone language)的汉语在语流特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同化,连音和增音,以及弱化和脱落等语流音变现象上。所以在对英语学习者的语音教学中应该注意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流特征的区别,减少语言学习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由于母语影响而产生的负迁移,在语流中学习语音,真正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能力,达到用英语熟练交际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