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陈萍 《班主任》2002,(5):15-15
经常听到一些老师把“学生不配合”挂在嘴边:一堂课上砸了,分析原因——学生不配合;一次活动开展得不理想,总结教训——学生不配合。由此,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学生配合教师,还是教师配合学生?教与学到底谁服从谁、谁服务于谁? 教与学是双边活动,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是第一性的,学决定了教;教是第二性的,教师要教学生学会、会学,教是为了学。在解决学生由不  相似文献   

2.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教与学,这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在对待这对关系上,传统教学片面强调教师的教。形成了以教师为本位的师生关系和教学关系。以教师为本位的教学关系,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所谓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教了再学、不教不学。这一观念更是根深蒂固。学生只能跟随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教与学”本末倒置、越俎代疱的种种片面性,导致学生的亦步亦趋、囫囵吞枣,最后摧毁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的关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只管教,学生只管学,教师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接受知识,这样的学生往往是被动学习,学习能力得不到提高。如果老师哪天不传授知识了,学生该怎么办?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讲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也就是“讲”要向“用不着讲”转化,  相似文献   

4.
初中数学中考总复习是数学教与学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间短、任务重。不少教师上课满堂灌,讲评试卷满堂讲,课堂训练满堂练,教师忙、学生  相似文献   

5.
李旭 《考试周刊》2013,(34):35-35
<正>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许多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有的老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用多媒体来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有的老师认为语文教学要重视教师的教,要将文章讲得透彻,分析得到位,所以在课堂上夸夸其谈,口若悬河,忽视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想:真正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兼得,只有这样,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经过三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为什么我讲得面面俱到,可是学生却学得不尽如人意呢?我在思考,我的语文教学到底存在哪些问题,我在迷惑、彷徨、呐喊中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中,很多老师有这样的感叹:为什么我讲了好几遍的题型还是不会呢?为什么我上了那么多的课而成绩却没有提高呢?也就是说,很多老师觉得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成正比的,教师教得越多,学生就应该学的越多,其实大家也知道,这种关系并不成立。那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少教多学"呢?以下是我的看法"少教多学"的积极意史。  相似文献   

7.
在学校里,我们经常能听到教师对学生这样的埋怨:“这个问题我都讲过很多遍了,你们就是不会做!”我们完全可以相信,教师对某个问题的确讲了很多遍,但学生也许照样学不会。究其原因,问题很可能在教师身上。教学不仅仅是一讲一听的关系,像交付一件东西那么容易,我交给你,东西就在你手里了。教师讲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果教师讲了很多,学生没有学会,  相似文献   

8.
万玮 《班主任之友》2009,(10):15-19
教师和学生是两个很值得琢磨的称呼,教与学,师与生。一段时间以来,在相当一部分教师头脑中形成一个错误观念,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  相似文献   

9.
首先我们必须把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原则。 (1)教学应是教与学的交往与互动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成了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所谓的教学就是教师将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学关系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中学英语课堂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僵化.在英语课堂上,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教师们热衷于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这样就形成了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模式.尽管教师和学生都付出  相似文献   

11.
陆旭华 《阅读与鉴赏》2011,(3):69-69,80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大声讲,学生在台下小声讲,甚至有学生搞小动作等不良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就是由于学生不乐于学习语文,不能积极主动的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之中,因此抟们就要想方设法扭转学生这种不情愿的被动学习状态,让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主动学习,使学生能乐于学语文,真正爱上语文课堂。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是体育教学中核心的内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构成了教学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属于外因,而学生的“学”则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可以看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是指学生在课堂上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与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习效果低下,那么这样的教学无论教师付出多少努力,都是无效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敖晓波 《贵州教育》2013,(11):45-46
要弄懂什么叫高效课堂,首先得明白高效的含义。高效,根据词典的解释是指在相同或更短的时间内完成比其他人更多的任务,而且完成的质量与其他人一样或者更好。从这个解释里,我们不难看出构成高效课堂的两个要件:一是教师在一节课里讲的知识含量的多少;二是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能力转化的程度。可以这样说,这两个要件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光顾及自己的讲,更要关注学生的学。换而言之,教师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所以,教师往往热衷于"满堂灌",形成了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样的英语教学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教师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根本上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教法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研究,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  相似文献   

15.
批评是班主任教育学生常用的教育方法。教师批评学生要讲究艺术。教师在批评学生前要多思,在批评学生时要讲策略,批评后还要做好善后工作。让学生在“和风细雨”中接受教育。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教师讲得多,讲得细,讲得辛苦,而学生真正获得的,属于自己的并不多。如何变老师不厌其烦的讲为学生主动积极的学,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大难题。自己根据多年得出的教学体会是:教师必须走出这种“讲”的误区,充分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为自学创造条件,并指导学生自学的具体方法,学生才能通过自  相似文献   

17.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协调完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备得再好,讲得再眉飞色舞,如果离开学生的参与,难免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18.
教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不断提出问题,进而学会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学习",既是教师教的任务,又是学生学的目标。"会学习"单靠教师教是无法完成这个任务的。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努力学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方法,才会逐步实现"会学习"这一目标。因此,"会学习"应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的事情。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为"学"服务启发学生"学",引导学生学。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应让学生在用中学,学中用,在语境中操练语言结构,归纳语言规则。  相似文献   

19.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协调完成的双边活动。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而学生起着主体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有些教师的课备得再好,讲得再眉飞色舞,如果离开学生的参与,难免就显得苍白无力,没有任何意义。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呢?  相似文献   

20.
尹旭 《现代教育科学》2012,(10):29-30,22
教学过程是师生双边的活动,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相互适应,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从教师的角度讲是教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讲是学的方法。学习与教学互动且不可分割,学习方式与教学方式之间也是共存且互动的关系。研究表明,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相匹配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效果的取得,需要教师理性地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成因,以方便于找出对策,更好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