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苏烽 《华夏星火》2005,(3):92-93
声乐是音乐艺术里的重要组成部分。声乐是人与人的情感交流传递中,运用歌唱技术的各种技巧、产生与内容相符的声音、以声音的变化为媒介、手段、传达美和情感。  相似文献   

2.
菊荣 《科教文汇》2008,(16):136-136
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觉,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对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周荫昌先生在《声乐教学论》的序中说:“声乐,教也难学也难。毫不过分地说,艺术教学本来就难,音乐艺术更难,音乐中的声乐尤其难。”有人说声乐教学,就是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也有人说歌唱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3.
歌唱是在心理调控下的用声音进行艺术再现与创造的活动.人的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贯穿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时的心理调控的探讨,对于克服怯场心理,进行完整而适度的声乐作品再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严峻 《科教文汇》2007,(10S):209-210
歌唱是在心理调控下的用声音进行艺术再现与创造的活动。人的知觉、感觉、记忆、思维、情感以及个性特征等心理因素,贯穿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的全过程。因此,对于声乐技巧学习与表演时的心理调控的探讨,对于克服怯场心理。进行完整而适度的声乐作品再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推动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尚媛 《大众科技》2010,(6):220-22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与演唱中,技巧训练与情感表现永远无法分开,没有艺术表现的的技术不具任何意义。文章主要从演唱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技巧、情感的表达及技巧与情感的关系来阐述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6.
张金栋 《科教文汇》2008,(21):154-154
长期以来,学习声乐的学生大都热衷于对歌唱方法与技术的钻研,却忽视了歌唱艺术的灵魂和目的——艺术表现。“重技轻艺”的倾向几乎在各音乐院校普遍存在。本文试图从若干方面进行分析说明歌唱艺术表现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郭斌 《华夏星火》2004,(10):30-30
“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歌唱是一种语言艺术,所以也是一种母音的艺术,好的歌唱是好的说话的持续,歌唱与说话同样都是表达思想的情感的重要手段,从生理运动部位观察,这两个表达手段的基本方式是相同的,都是运用声音、语言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活动,当我们站在专业声乐演唱的技术和艺术性角度进行观察,两之问的运动状态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分别表现在气息运用、声带发声状态、共鸣运用、语言的夸张程度等方面。作为一名专业的声乐演员,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舞台演唱过程中,更加充分体会到两的区别与共同点。  相似文献   

8.
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9.
声乐艺术是抽象的事物、歌唱者需要运用感觉意识、想象、意志、情感等心理手段,对歌唱与发声的生理机能进行调节与控制.克服歌唱中的紧张心理,树立良好的歌唱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梁劲 《科教文汇》2008,(33):189-189
从心理学角度讲,歌唱是心境和情感的艺术,是歌者内心思绪和情感的表示,好的声音创造主要是心理创造,通过精神操纵完成的,歌唱时,要有充分的心理上、思想上的准备,通过这种整体协调的配合来完成歌唱活动。因此,如何明确和处理声乐心理与声乐艺术活动的关系彰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方爱兰  李淑珍 《今日科苑》2009,(24):128-128
在声乐教学中对演唱风格进行分析研究,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什么样的作品,在建立了正确的歌唱发声的基础上,如何根据作品的需要进行某些调整,既不影响美好的声音,又能够准确的表现作品的风格,良好的演唱风格的形成,是歌唱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文化内涵,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并确立的有利于自己歌唱的形式,是艺术实践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声乐艺术是一门内容丰富,它有独特的规律和一整套歌唱方法,要想具有较强的演唱技巧,必须靠科学方法。心理调节与控制能力是歌唱是否成功的,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要十分的重视,学生演唱技巧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演唱自信心,这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歌唱艺术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最令人感动与陶醉的艺术之一。因此,作为一种美好而有修养的艺术声乐技巧是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过程才可以获得的。对于有甲状腺病变的患者来说,从歌唱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以及一些其他方面来说,要进行严格的声乐技巧训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当甲状腺发生病变时,该人群是不适合学习声乐的。  相似文献   

14.
人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遇到困难时内心的恐惧与紧张是最难克服的。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演唱技巧和声乐表演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心理调控是歌唱者提高演唱水平的重要基石,更是歌唱者在声乐表演时完整表现艺术作品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5.
歌唱艺术是审美意识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最令人感动与陶醉的艺术之一。因此,作为一种美好而有修养的艺术声乐技巧是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训练过程才可以获得的。对于有甲状腺病变的患者来说,从歌唱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共鸣器官,以及一些其他方面来说,要进行严格的声乐技巧训练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当甲状腺发生病变时,该人群是不适合学习声乐的。  相似文献   

16.
葛亮 《科教文汇》2008,(26):186-186
人们常说人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遇到困难时内心的恐惧与紧张是最难克服的。歌唱艺术是人的精神产品,歌唱者在演唱技巧和声乐表演上,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复杂的心理活动。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正确的心理调控是歌唱者提高演唱水平的重要基石,更是歌唱者在声乐表演时完整表现艺术作品的有利保障。  相似文献   

17.
姚慧 《科教文汇》2012,(2):167-167,175
声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纯熟的歌唱发声技巧,将作品内包含的思想感情生动完美地表达出来,用悠扬美妙的歌声感染听众。大多数的声乐教育教学工作人员在教学中总是将歌唱的共鸣、气息等技巧视为教学的重中之重,而对情感的培养缺乏重视。当然,如果想要出色演唱一首歌,演唱技巧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歌曲演唱中若只有演唱技巧是不能够完整表达一部好作品的,更不用说能感染听众。因此,教学者在声乐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与发挥。  相似文献   

18.
徐娜 《科教文汇》2008,(24):185-185
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  相似文献   

19.
苏颖 《知识窗》2013,(12):26-26
声乐是歌唱者将歌曲呈现给听众感受的一种艺术形式,歌者的歌声能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听觉艺术,并影响和感染听众。为更好地表现歌唱艺术作品的内涵、演唱风格及歌曲中的情感和思想内涵,歌唱者必须在歌唱中注意情感的表达。一、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达歌唱歌曲的二度创作,是指歌唱者通过内心体验,将词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再度发挥出来的一种形式。歌唱者对歌曲的理解、情感的抒发、感受的程度决定了艺术创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声乐艺术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是一门技巧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的,即使我们有丰富的情感,有美妙的声音,也要借助具体的作品来体现。而演唱好作品除了一定的声乐技巧外,还需要具体的辅助方式来表达。在歌曲演唱中,充满深情的歌声再辅以与歌曲内容情感一致的面部表情和适当的形体动作,将能更好地表现歌曲情绪及作品内容。从面部表情、形体动作等方面来论述在演唱过程中如何使面部袁情、形体动作与歌唱贴切自然的结合在一起,以求达到高度完美统一的舞台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