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朱秀凌 《视听界》2006,(1):74-76
《康熙来了》是台湾一档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它打造了一连串台湾综艺电视奇迹,甚至对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也是现在网络上讨论得最热烈的综艺节目。那么这档节目热播的原因何在呢?本文试从大众文化的角度进行剖析,发现快乐原则、出奇出新原则、世俗性、平民性正是它热播的原因所在。同时也看到语言不雅、人文内涵不足是它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宁 《声屏世界》2006,(2):39-40
在大众媒体发达的今天,某些东西一旦进入媒体通道,莫名其妙地就红了,其中尤以电视节目为代表。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火了,而它的“火”在某些人看来是匪夷所思的事。甚至连该节目主持人之一蔡康永对这个节目的走红也是一头的雾水。究竟《康熙来了》有什么魔力,引得无数观众竞相观看呢?那么就让我们从它走红的原因分析,一探台湾电视综艺节目的现状,或者可以说是“乱相”。节目走红的原因《康熙来了》一开始的定位就很明确,就是要做一台针对年轻人的谈话节目,所以这个节目的调子有点怪。而这招“剑走偏锋”的节目策略是许多台湾综艺节目惯…  相似文献   

3.
姚志奕 《新闻实践》2014,(6):108-109
娱乐与谈话结合,可谓强强联手,这种节目类型的传播效果从台湾综艺节目《康熙来了》可见一斑。《康熙来了》在台湾长盛不衰,每晚的收视率为1.2%~1.3%,每周吸引了超过500万观看人次,成为台湾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台综艺节目。内地也曾出现一批类似的娱乐谈话类节目,最多时达200多个,但是目前已所剩无几。本文通过对《康熙来了》的分析,试图提出一些良性的建议与意见,给内地娱乐类谈话节目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渭蔚 《东南传播》2010,(8):110-112
随着《康熙来了》为代表的台湾综艺节目通过网络在大陆迅速传播和众多台湾综艺节目主持人纷纷在内地各卫视主持固定节目,台湾综艺节目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其在大陆的主要受众群体之一的大学生。本文结合抽样调查和实验室实验,研究了它们对上海大学生社会价值观、行为和其对台湾人形象的建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台湾综艺节目对这三方面的影响都比较微弱。研究还探讨了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台湾综艺节目在大陆很多80后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故艺人高凌风曾经说过"大陆综艺至少落后台湾综艺二十年",这段话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是两岸电视人的共识。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两者之间已经悄然经历了一场身份互换。如今,不仅大陆观众不再苦苦等待网络更新《康熙来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等这些曾经让观众痴迷的节目,就连台湾人也不为自己的综艺节目买单,因为他们有了更好的选择,就是《中国好声音》和《爸爸去哪儿》等等。台湾的综艺节目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呢?本文就将探索现在台湾综艺节目的现状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6.
2004年1月5日晚10点,台湾中天综合台开播一档名为《奇怪十点钟》的综艺性谈话节目,开播三天收视率至0.7%,超过此台自定节目收视及格线(0.5%);之后每周有超过500万人次观看,收视率在1.2%到1.3%之间。为了节目便于记忆,更富娱乐效果,取主持人名字"蔡康永"和"徐熙娣"的中间一字,更名为《康熙来了》。2005年两名主持人荣获最佳娱乐综艺节目主持人奖,2006年该节目入围第41届台湾金钟奖最佳娱乐综艺节目。可见,《康熙来了》为"一切为笑果"的台湾综艺娱乐节目注入了强心剂。这里从主持人和后期制作两个方面来探讨《康熙来了》的娱乐效果启示。  相似文献   

7.
《康熙来了》是台湾的谈话性综艺节目,2004年1月5日于中天综合台开播,节目播出至今已8年。作为娱乐界节目的成功案例,《康熙来了》与它背后的创意策划息息相关:精准的受众定位、巧妙的主持搭配、用心的嘉宾选择以及符号的出彩点缀等,构建了这样一档红火的娱乐类谈话性节目。与此同时,节目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值得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史卫静 《东南传播》2010,(6):153-154
台湾综艺节目有着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史,无论节目形态还是主持风格都已日趋成熟,因此值得大陆同类节目学习和借鉴。而在台湾众多的综艺节目之中,广受港台及大陆观众欢迎与追捧的《康熙来了》无疑是最成功且最具代表性的。通过对这档节目的分析,可以对大陆综艺节目产生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助于其探索如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9.
《青年记者》2012,(4):50
新年伊始,网络娱乐节目迎来了"百花争艳"的春天。去年年末,土豆网一举买下中天电视台旗下《康熙来了》、《冰冰好料理》、《SS小燕之夜》、《大学生了没》、《沈春华LIVE秀》等5档台湾综艺节目的独家网播权。土豆网还与日本东京电视台签署合约,同步播放东京电  相似文献   

10.
徐海冰 《报刊之友》2014,(9):146-147
电视综艺节目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与欢迎,与此同时,随着综艺节目的改版与标新立异,主持群这一名词也迅速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众对主持群这种新鲜的模式很喜欢,并且充满期待。其中,以湖南卫视的《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台湾的《康熙来了》《大学生了没》等极具代表性,也极其成功。但是,在主持群体如日中天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不难看出其潜在的隐患。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综艺节目主持群这一模式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1.
曹衍林 《视听界》2012,(6):117-119
PPuve和PPstream是现在最火的两种网络电视,它们的频道列表里面都有“综艺娱乐”这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两个网络电视的综艺娱乐频道里面都包括《大小爱吃》、《齐天大胜》、《我猜我猜我猜猜猜》、《康熙来了》、《综艺大哥大》、《国光帮帮忙》、《娱乐百分百》、《周日八点党》、《综艺最爱宪》、《周六乐翻天》、《小气大财神》等20多个台湾的综艺节目,点击率也较高。其中,《康熙来了》和《我猜》始终位于前五位。以下从受众角度对这两个节目的特色及其成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腾讯视频的《你正常吗?》《Hi歌》,搜狐视频的《大鹏嘚吧嘚》以及爱奇艺视频最新推出的《奇葩说》等节目的热播,网络自制综艺节目在抢夺受众战中成功突围。此类节目一经推出便引起高度关注并取得巨大成功,其成功原因值得我们分析和借鉴。本文以爱奇艺自制综艺节目《奇葩说》为例,分析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成功突围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康熙来了>是深受台湾民众欢迎的一档娱乐栏目,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主持风格,不仅受到了大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同时也对大陆的综艺节目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康熙来了>的主持风格的分析,旨在阐述电视娱乐化时代节目风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形成综艺节目独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4.
吴一阁  王勇 《今传媒》2024,(1):44-48
当下,许多电视台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获取更高收视率,倾向于制作娱乐综艺节目,导致泛娱乐化在电视文化生态中成为较普遍的现象。近年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兴起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不仅让观众在心灵和身体得到释放的同时感受到了阅读的魅力,引发观众进行思考,更调动了观众阅读的主动性。中央电视台于2017年开创的首档大型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收视率的节节攀升也表明它既满足了观众的文化需求,也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总而言之,在当下综艺节目日益增多的市场环境下,综艺节目制作方只有不断了解受众的内心需求,才能使节目脱颖而出,这也是当代传媒人需要认真思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文化类综艺节目《朗读者》为例,对我国综艺节目的发展现状和问题进行了概述,并对其热播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其他综艺节目的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韩国综艺节目《Running Man》特色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一直被批“僵化、老套、只会模仿”,与此同时,韩国的一档游戏类综艺节目《RunningMan》不仅在韩国脱颖而出,也在中国大受欢迎,最近在中国pps影音上的评分是9.6,大大超过了《非诚勿扰》、《快乐大本营》以及《康熙来了》等被广泛认同的娱乐节目.《RunningMan》能够在韩国众多的综艺节目中名列前茅并在中国受到高度关注,自有其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Running Man》节目形态和内容的分析,认为节目定位的动作性、节目模式的变化性、环节的悬疑性和内容的文化性等“新型态”特色,是其吸引受众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这对我国综艺节目也极具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移动终端的发展和节目制作水平的提升,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成为人们文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梳理了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市场现状,剖析了其迅速发展的原因,并以热播节目《奇葩说》为例探寻网络自制综艺节目的传播与发展策略,以期为网络自制综艺节目未来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形成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子瑾 《青年记者》2017,(26):60-61
自2017年年初以来,以《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为代表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开始进入“刷屏时间”,收视率和口碑不断飙升,掀起了一阵文化综艺热潮,改变了近年来娱乐真人秀独霸综艺节目的格局.文化综艺节目的热播形成了一股清流,让综艺节目实现了真正的“精神回归”和“价值回归”,也让人们认识到了中国文化所蕴含的无限魅力以及文化综艺节目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8.
浅析《康熙来了》的主持风格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作为现今台湾综艺节目的代表之一,<康熙来了>凭借其独特的节目形式和主持风格,受到了港台及大陆观众的热烈欢迎和追捧,大众娱乐价值观深入人心.这让更多的电视人思考在电视娱乐化时代节目风格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形成综艺节目独有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万萍 《新闻知识》2012,(9):15-17
"穿越剧"的热播,除了本身的娱乐元素和故事情节外,剧中"穿越"这一行为也迎合了受众新的心理需求。本文将以当下热播的《步步惊心》为例,试从受众传播心理学角度解读它热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10月17日,因综艺节目《康熙来了》而与小S活跃在娱乐第一线的蔡康永在北京发布了其新书《蔡康永的说话之道》的中文简体版。该书由聚石文华图书公司推出,沈阳出版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