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丁柏铨 《中国出版》2013,(10):17-22
新媒体语境,是一种人人都可以相对方便和自由披露信息和发表意见的语境。这一语境依凭新媒体特别是网络而形成,常常是公众舆论的生成源和集散地。在此空间中,经常形成指向集中和锋芒毕露的网络舆论。因此,政府妥善处理与新媒体语境中舆论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语境中的舆论相比于现实环境中的舆论所显现的特点,对政府应对公众舆论提出了新的相应要求。及时、主动、充分地公开政府信息,成为关系处理中的重要前提;进一步完善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成为必然之举;真诚地接受网络舆论监督,成为政府得到公众理解和信任的一条捷径。政府和公众宜共同努力,形成和凝聚舆论正能量。  相似文献   

2.
易宁 《新闻世界》2013,(5):165-166
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不仅影响着公众接受信息和社交活动的方式,还对整个媒体行业的带来了结构性变化,对政府的网络舆论引导工作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从新媒体的特点入手,分析了当前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面临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重点就媒介环境变化后,政府如何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转变自身的观念,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加强对媒体的监管,与公众开展有效的沟通,营造健康有序的媒体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给传媒带来了很大变化。如何引导公众舆论,整合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是当前广大媒体工作者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笔者结合相关工作实践,探讨了新媒体时代如何引导公众舆论。  相似文献   

4.
周怡帆  郝越敏 《传媒》2018,(8):89-91
舆论引导是我国主流媒体必须要承担的职责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国媒体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牢牢坚持党性原则.随着新媒体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我国的舆情环境更加多元化、复杂化,主流媒体顺应时代进行转型创新的同时,舆论引导工作也面临诸多困难.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作为《人民日报》的新媒体阵地,促进媒体融合、深化媒体改革的同时,也在不断探寻舆论引导工作的新路径,本文以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为例,对其舆论引导的创新途径进行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在突发事件中,媒体、政府和公众之间,是一种三角互动关系。首先.媒体是政府的喉舌,承担引导公众舆论的角色;其次,媒体又是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要代表公众舆论监督政府作为,并对政府决策产生影响;第三,媒体担负着“环境监测”的作用,媒体有责任为政府、社会及时准确地提供新近发生的,尤其是与公众休戚相关事件的最新信息,主动对危机发出预警信号,  相似文献   

6.
自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众利用自媒体集中表达对某一事件的意见可以形成社会动员力量,使事件的发展和文化意义都超出原生事件本身。本文以新媒体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所发表的言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新媒体两者对于药品安全所引发的公共舆论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并对促进危机事件的妥善解决、有效引导舆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自媒体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公众利用自媒体集中表达对某一事件的意见可以形成社会动员,使事件的发展和文化意义都超出原生事件本身。以新媒体在事件发展的不同阶段中所发表的言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政府、新媒体两者之间在由于药品安全所引发的公共舆论事件发展过程中的互动关系,能够对如何促进危机事件的圆满解决、有效引导舆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曾鸿 《新闻世界》2024,(3):14-17
舆论失焦造成新闻事件中心偏移,影响公众理性思考,加剧政府公共治理难度。掌握舆论失焦现象在新媒体时代产生和变化的原因与规律,预防舆论失焦现象的发生,减少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提升我国舆论引导和治理能力,维护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文章运用文献研究法和个案分析法,对“罗威纳犬咬伤女童”事件中几个主要的舆论失焦现象进行分析,发现算法构建的极端舆论环境、视觉化的内容传播、主流媒体纠偏功能的弱化以及平台审核把关标准的异化是造成该事件舆论失焦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关于舆论失焦的四条防治策略:公众精选新闻来源,媒体善用议程设置,平台慎用算法审核,政府及时发布真相。  相似文献   

9.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论引导工作面临巨大挑战,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博弈的舆论格局逐渐成型。面对突发舆情事件,不少地方政府的应对处置能力往往跟不上舆论发展的节拍,在拖延和举措失当中,使小事发酵成大事,对政府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本文以富春江水污染危机的成功应对为例,试图探讨政府如何迅速采取措施,有效引导舆论,以达到挤压网络谣言、消解民众负面情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舆论特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舆论,广义上泛指一切在新媒体中传播的社会舆论.由于新媒体大多以网络信息传播技术为基本构成要素,媒体形态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信息接收终端的不同呈现方式上,因此,狭义的新媒体舆论即指网络舆论,即社会公众以网络为传播平台,对其所关注的某一现实问题所发表的一致性意见,是公众意见经由网络传播的结果.新媒体所具有的开放、互动、即时传播等特性使新媒体舆论呈现出迥异于传统舆论的一些特征.  相似文献   

11.
殷帆 《新闻世界》2012,(2):132-133
舆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体现公众集合意识及其倾向,而且也在影响社会,反作用于人们的思维和活动方式。当今是传媒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在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新的形势下,如何协调好政府媒体受众的关系,正确地引导舆论是我们需要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给主要依靠传统理念和方式进行传播的主流媒体带来了巨大挑战,同时使得舆论引导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与以速度快、传播广为特色的新媒体相比,传统主流媒体在议程设置、话题讨论、创造社会流行语方面以及引领公众讨论上,时有不尽人意之处,有时甚至是被新媒体牵着鼻子走。这就导致了主流媒体在舆论场中话语权的逐渐丧失。话语权的丧失带来的是受众信任度的丧失。  相似文献   

13.
熊萍 《编辑之友》2011,(8):51-54
当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这不仅对政府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媒体舆论引导提出了新课题。舆论作为公众表达意见和诉求利益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强的力量。媒体作为"舆论的放大器",正确引导可以稳定公众情绪,协助政府妥善、迅速地处理危机,甚至化危机为转机;若引导  相似文献   

14.
正长期以来,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主流媒体一直承担着我国政府新闻与宣传工作的主角,尤其是在舆论引导方面更是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以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在内容、形式、渠道和效果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革。新媒体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和自传播等特征,已经成为公众参政议政的新平台和舆论传播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作为集信息、观点、民意于一身的舆论平台,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新闻行业和大众生活。新近发生的系列社会热点事件,日益凸显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政府对于新媒体舆论监督管理集中表现为行为干预、策略性引导,使舆论朝良好态势发展。新媒体的交互性决定了舆论监管方式的灵活性。因此,要认清新媒体舆论监管的功能,寻求新媒体舆论监管最佳方式,从而找准新媒体舆论监督制高点。  相似文献   

16.
曹劲松 《青年记者》2010,(13):36-38
政府形象传播是政府传播的重要方面,也是政府各类传播活动的目的所在,体现了政府传播的基本诉求。政府形象传播作为一种渗透到各种传播活动中的内在诉求,除了在各种传播活动中予以充分表达和体现外,还可以通过专门的形象传播设计、策划,加以组织实施和舆论主导,以良好的政府媒体形象影响公众认知。认真分析政府形象传播过程的诸要素,强化这一过程中的政府责任,有助于政府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好地选择和运用传播路径,不断优化为媒体和公众服务的工作机制,赢得自身形象传播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媒介新论     
《中国地市报人》2007,(7):25-25
未来媒体竞争的聚焦点;新媒体时代报纸的生存和发展策略;党报品牌的涵义;政府媒体互动是公众福音;媒体不应助推奢侈消费;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视阈下,舆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拓展了公众的"媒介使用权",使传统的深度报道、系列报道、专题报道、典型报道,能有效复制到新媒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起到优势互补,这对打通两个舆论场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媒体视阈下,传统新闻媒体究竟应该如何发挥新闻舆论的正面引导力?本文就新旧媒体发展进行深度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微博影响力的日益增强,微博已经成为最主流的媒体之一,与传统媒体在舆论议程设置上足以分庭抗礼。微博等新媒体已经对传统媒体"舆论源头"的优势构成了极大挑战,成为公众舆论的助推器和制造者。面对新媒体无法超越的优势与来势汹涌的态势,传统媒体需要面对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找到自身突围的方向。从实践来看,很多主流媒体已经开始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论是网络时代特有的公共舆论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众舆论对人们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益加大,与人们的生活日益产生密不可分的联系。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不仅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公众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舆论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本文重点围绕李普曼的舆论观,对新媒体环境下公众舆论形成的条件要素、环境变化等进行论述,并以微博平台作为具体案例对新媒体时代下网络公众舆论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通过分析研究,本文认为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公众舆论主要具有批判性、公开性、非理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