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外华侨、归国华侨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员,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和祖国息息相关。特殊背景下归国华侨群体面临比一般华侨更复杂、更特殊的问题和困难,对其进行研究的意义也更为重大。以红河流域印尼和越南归侨为调查对象,通过对这两个群体在异国他乡、归国定居及现实处境三方面的比较,可窥见归侨特殊群体不同寻常的发展史和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1月12日,越南老街省文化体育旅游厅、河内社科人文大学和红河学院共同举办了"第五届中越红河流域社会发展论坛"。论坛以"中越友好交往与跨境旅游合作"为主题。红河学院校长甘雪春教授主持了开幕式,老街省省委副书记邓春峰、云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宋光兴、老街省文化体育旅游厅厅长何文胜、云南省红河州州委统战部部长罗萍、越南河内社科人文大学副校长陈氏明和、红  相似文献   

3.
唐世明 《考试周刊》2007,(24):114-115
GQOLI评定得到:杭州归国华侨的生活质量较高,与市民的主观评价一致。主观评定表明:归国华侨和市民幸福感一致,来自社会和谐。结论:归侨生活美满,社会全面进步,幸福心态和生活品质双赢。  相似文献   

4.
从故乡与他乡角度入手,分析《心兽》中表达的主题及意图,具体表现为追寻结果的失败、对自由的渴望、对故乡的思求,从而窥探米勒在故乡与他乡文本书写背后隐藏的寻找主题。  相似文献   

5.
邱军 《中国教育》2003,(2):59-60
古诗云:“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寥寥数语,道出了深深的关切和淡淡的乡愁。那么,有朋自他乡来,理应知识他乡之事了。北京语言大学的邱军教师曾到德国教授汉语,在异国他乡植下了株株桃李。  相似文献   

6.
对很多人来说,这都是一个漂泊的年代,从自己的故乡到别人的故乡,再从别人的故乡到更远的地方。"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不知不觉把他乡,当作了故乡。只  相似文献   

7.
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是还乡。"还到哪一个乡呢?是自己的出生地还是工作所在的城市?是父母的身边还是妻儿的身边?是旅途中一见钟情的他乡还是魂牵梦绕的故乡?其实,精神的故乡并不单指一处,它可能是一种混合了的给人以安宁的精神皈依。当然也有一些人是无所谓他乡故乡的。而我,  相似文献   

8.
明初,移民的到来及军事卫所的建立,河南怀庆府地方社会的秩序得以重新勾画。在移民入籍及军户寄籍的历史过程中,他乡即故乡的认同感在军户移民中被逐渐强化。尤其到了明中叶,军籍儒生在科举上的成功及以何瑭为中心的学术群体的形成,使得军户群体成为影响书写地方社会历史的重要因素。同时,军籍乡宦对地方文化传统的塑造也是对地方社会认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据统计,山西省是保留古代建筑最多的一个省份,素有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的美誉。山西省沁河流域的古堡建筑和汾河流域的晋商大院,两个建筑群体数量众多,分布广泛,功能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通过沁河流域古堡建筑和汾河流域晋商大院的对比研究,分析两个地区建筑群体的修建时间和原因、建造主人和居住群体以及建筑功能等方面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你读过茹志娟的散文《故乡情》吗?如果读过,你一定会体会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那种"捉摸不住、讲说不清、难以言传、而又排遣不开"的"对自己却无比亲切"的故土之情;也一定神往文中温暖的"梦里故乡"。读了下面的文章,你也许会感到奇怪,题目是《梦里故乡》,写的却是他乡的景、他乡的事、他乡的人,而且所写之事均不在"梦里",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1.
1932年日本在中国东北炮制了伪满洲国后,大批东北作家逃亡到华北、上海等地.他们在他乡同样从事文学创作,并且时常以故乡为主要表现对象.文章以<青年文化>杂志"华北文艺特辑"为例,考察辛嘉、吕奇、戈壁、梅娘、王则、共鸣等流寓华北的东北作家作品中关于故乡的想像,以此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缺失的这部分东北作家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2.
红河梯田是红河南岸哀牢山脉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殊地理气候,发挥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开垦的农业生态奇观,它既是人文景观,也是自然景观,是民族文化与自然生态巧妙结合的典范。目前正在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云南省东南部,与越南接壤,面积32938平方公里,人口415万(2003年数字)。发源于大理州巍山县的元江经红河州从越南注入太平洋,其中进入红河州后到越南入海的一段称之为“红河”。红河将红河州从西北到东南分成两半,梯田就在红河岸边。红河梯田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13.
君自故乡采,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久在异乡为异客,一个人,不管他是宦游江湖、负笈他乡,还是戍边塞外、行商南北,总难以割舍一份乡思、摆脱一份乡愁。因此,他乡得遇乡人故交,那份喜悦与慰藉,以及急于探知家中情况的热切,都是可想而知的。就像  相似文献   

14.
过去人们多是从题材、人物、艺术方面谈论艾芜小说的独特性,少有人谈论其间反映出的艾芜思想、情感、心理的独特性。《南行记》以“异域情调”为文坛关注,稍后艾芜却转向描写岷沱流域的故乡,显示出与《南行记》不一样的价值取向。从他乡到故乡,不只是艺术之旅,更是艾芜的精神之旅。  相似文献   

15.
年轻、专职、高学历的群体特征及特殊的求职体验造就了辅导员特殊的群体习性,即理想化、高成就动机和强烈的自我证明意识。而辅导员职业场域在高校场域中的边缘位置和场域的不成熟性,决定了多数辅导员既无法凭借本场域的资源向更高权力场域流通,又很难凭借本场域满足自身的习性要求,辅导员职业动力不足恰是上述矛盾关系的反映。  相似文献   

16.
<正>很多年前,祖父和我说:"一个人只有身处他乡,才会真正拥有故乡。"那时我还很小,似懂非懂,直到很多年后,当我写下"我还欠故乡一首不长不短的诗"时,突然发现自己终于理解了祖父的话。从此,我是一个有故乡的人——路桥十里长街,一条内心隐秘的河流,那些闪亮的少年时光,仿佛鱼群在水中自由穿行,一次次游过我的梦境。我的名字1980年9月15日,当我来到这个世上时,母亲脑海中久久回荡着一个名字——"相依"。当时,我  相似文献   

17.
<正>远离故土,身居他乡,总让人心生惆怅。我也常常怀念远方的故乡,但我同样要向脚下身处的他乡之地致敬——感谢它博大包容的接纳,和塑造新我的切削磨练。在故乡时,我们的心境舒缓安定,有时难免缺少突破的意愿和崛起的斗志。那时,我说的最多的话,恐怕莫过于:"爸,帮我看看怎么回事",或者给朋友们打电话,说"遇到一点问题,你来帮帮忙"。身处故乡的热土,我们有太多依靠,太多安逸的理由。来到他乡,父母不在身边,朋友也远在千里,失去依靠与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农村的青壮年人群外出务工或者移居他乡,越来越多的孩子留守农村,成为农村小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农村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大都缺少父母的爱和关怀,缺乏很好的家庭教育,更容易受家庭贫困等因素的侵扰和影响,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心理方面很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以农村小学中的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农村小学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了他们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就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9.
故乡的一草一木都能牵动一个人内心最深处的感情——无比的亲切,无比的温馨。作为对大枣和枣树怀有难以言传的挚爱之情的鲁西人,在异地他乡见到故乡的枣树,自然"倍感欣悦难得,心底时常为之窃喜不已"。  相似文献   

20.
作者秦牧,著名散文家。原名林觉夫。1919年生,广东省澄海县樟林南盛里人。他是归国华侨,在新加坡度过幼年和少年时代。回国后,在故乡、汕头和香港等地就学。抗日战争时期,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