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胎盘的内分泌功能胎盘是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通道,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氧气和养料,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这在《生理卫生》中已介绍。此外,胎盘还具有非常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它能分泌多种激素,主要有: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由胎盘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分泌,受精...  相似文献   

2.
对24式太极拳初学者与专选班学生在整套练拳过程中肺的总通气量(V’E)、氧摄入量(V’O2)和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进行了测定与比较,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过程中V’E、V’O2和V’CO2三项指标呈累积性上升。但在一套太极拳练习过程中各阶段肺通气功能的变化是不均衡的。太极拳练习过程中,专选班V’O2吸氧量增峰型,而初学者的基本是平台型。初学者V’E和V’CO2两项指标在恢复期均高于专选班的,说明在完成一套太极拳后初学者的肺通气功能恢复比专选班组慢,呼吸功能的运动适应性差。  相似文献   

3.
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是水,一切正常的生命活动都是在水中进行的,没有水,养料不能吸收,废物不能排出。口渴就是表明生物体已经失去一部分水,并刺激生物去补充水。  相似文献   

4.
Na2O2的相关计算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Na2O2与CO2和H2O的计算,让学生费尽脑汁,这两个反应均有物质(CO2和H2O)被“吸收”,都“释放”出氧气,这“一吸一释”,导致Na2O2的质量的变化,对这两个反应深度挖掘,会发现有关这两个反应的背后有一些规律可循.  相似文献   

5.
碳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在煤炭、石油、天然气、植物、动物、石灰石、白云石、水和空气中,碳最终几乎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碳.地球上所蕴藏的煤炭、石油等矿物约含碳1013吨,可以转化成4×1013吨CO2,而大气中和水中则含有4×1014吨CO2,碳酸盐也可转化成4×1016吨CO2现在由于工业的发展,大量开采煤炭、石油等资源,它们作为能源而不断被消耗的同时,使大气中C02的含量与日骤增·每年全世界排出的二氧化碳量高达200亿吨,其中发电厂排出CO。的量约占27%由工厂排出的占33%机动车排出的占23%,一般家庭排出的占17%.这样多的CO。尽管…  相似文献   

6.
原题:为了测定人体新陈代谢呼出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某学生课外小组设计了如附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气体中的O2,准确测量瓶I中溶液吸收CO2后的增重及剩余气体的体积(实验时只用嘴吸气和呼气),请填空。  相似文献   

7.
例1 (长沙)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2O2)来吸收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使975g质量分数为80%的过氧化钠样品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8章“人体的营养”、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10章“人体的能量供应”以及第11章“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中涉及“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等相关知识。人体呼吸系统获得的氧气,消化系统获得的养料,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都必须通过循环系统运输才能送达细胞和排出体外,相关知识联系紧密,很适合应用概念进行复习教学。  相似文献   

9.
殷学东 《中学生物学》2006,22(11):41-42
植物呼吸作用的强度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其中氧浓度是影响植物呼吸作用强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里重点探讨氧浓度的变化对植物呼吸作用(主要是CO2的释放与O2的吸收)的影响,同时不考虑植物光合作用对O2和CO2量的影响。1氧浓度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坐标曲线氧浓度影响植物的无氧呼吸。  相似文献   

10.
在整个生命活动过程中,人体的各组织需要不断地得到氧气和养料(氨基酸、葡萄糖、脂类、无机盐等),并把二氧化碳和废物(尿素尿酸等)不断地排出体外,这个过程是由循环系统来完成的。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血循环系统包括心脏和血管,它们组成一个遍布全身的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系统里川流不息地循环流动着。淋巴系统包括淋巴结、脾、扁桃体  相似文献   

11.
一、必需元素、矿质元素、必需矿质元素的概念、种类及界定1.夯实概念必需元素:植物生长和发育必须的、不可缺少的元素。目前发现的包括C、H、O在内,共有18种。矿质元素:植物体烘干燃烧后存在于灰分中的元素。由于C、H、O元素在燃烧时以CO2、H2O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了,所以,矿质元素不包括C、H、O在内。它主要由根系吸收,也可少量地由叶片吸收。如植物体进行根外施肥,其依据是叶片表皮细胞外侧细胞壁的角质层上的裂隙,补充的必是微量必需矿质元素。  相似文献   

12.
由CxHyOz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可知,如果试题已知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之比(或何种比),我们可把化学式CxHyOz重组成CaHb(H2O)d、CdOc(H2O)d(式中a、b、c、d均为大于等于零的正整数)形式;如果试题已知燃烧时消耗O2和生成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相似文献   

13.
水杨酸铁的流变相合成和红外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水杨酸铁配合物,对样品在4000—400cm^-1。范围内的主要红外光谱吸收峰进行了归属,通过元素分析、TG和IR确定该配合物的组成为Fe(HSal)3.3H2O(HSal=O-OHC6H4CO2)。  相似文献   

14.
1除去CO2气体中的HCl、SO2等酸性杂质时,为什么不能用Na2CO3溶液? 简单说,是因为Na2CO3水溶液可以吸收CO2气体:Na2CO3+H2O+CO2=2NaHCO3.固然,Na2CO3会优先跟酸性更强的HCl、SO2等杂质气体反应,但毕竟HCl、SO2等属于杂质,含量很少,当它们被吸收完全后,主体物质CO2就会被吸收,这不符合除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包闽  李力 《生物学教学》2013,38(5):67-67,10
1排泄与排遗的废物来源不同 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水分是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终产物,这些废物是由生物体自己产生的;粪便是由消化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形成的,是生物体从外界摄取的食物中不能被生物体消化吸收的部分。消化道虽在体内,但与外界相通,因此,粪便并非由人体内环境所产生的,这是粪便的来源不同于二氧化碳和尿液的主要原因。简言之,生物体将内环境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将消化道内未消化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称为排遗。  相似文献   

16.
检验或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H2O、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主要考点之一,此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包含有试剂的选择、气体的吸收(含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检验或验证的顺序、气体的吸收与检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检验或验证某混合气体中含有H2、H2O、CO和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气体,是初中化学实验探究的主要考点之一,此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包含有试剂的选择、气体的吸收(含气体的净化与干燥)、气体的检验或验证的顺序、气体的吸收与检验装置的选择以及尾气对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的实验探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解析 由“甲 乙→丙 H2O”知,甲、乙中必有一种物质为酸,另一种物质为碱,丙则为盐.由“乙 丁→丙 H2O CO2↑”知,丁为碳酸盐,乙为酸.综上可断定甲为NaOH,乙为H2SO4,丙为Na2SO4,丁为Na2CO3。  相似文献   

19.
分离和提纯物质就是要去除杂质,在解答物质的分离和提纯试题时,选择试剂和实验措施应注意:(1)不能引入新杂质,(2)提纯后的物质成分不变,(3)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例1除去下列括号内杂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CO2 (HCl),饱和Na2 CO3溶液,洗气 B.CO2 (SO2),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洗气 C.Cl2(HCl、水蒸气),饱和食盐水、浓硫酸,洗气 D.N2(O2、水蒸气),浓硫酸、热的铜网,洗气 解析:由于混合气通过饱和Na2CO3溶液时,CO2也能被Na2CO3溶液吸收,A项错误;SO2有还原性,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硫酸而除去,B项正确;HCl、水蒸气分别被饱和食盐水、浓硫酸吸收而除去,C项正确;水蒸气、O2分别被浓硫酸、热的铜网吸收而除去,由于用铜网吸收O2需要加热,因此先干燥,D项正确.答案为A.  相似文献   

20.
<正>正确解读信息对于学生准确解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由于提取信息错误而失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知识点在生物高考中是必考题,下面我就以净光合作用题型为例说说信息提取错误与矫正。净光合作用强度=总光合作用强度-呼吸作用强度,即:净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总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呼吸作用释放的CO2量;净光合作用释放的O2量=总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