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翁晓华 《声屏世界》2006,(12):45-46
所谓“角色”,一般指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塑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表演的过程。本文所提的角色化现象指的却是主持人在主持过程中的“有角色表演”,是主持人在节目中达到的表演和主持的统一。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既扮演人物角色又充当节目主持的情况已经越来越普遍,这一趋势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化现象已遍地开花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化其实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它最早出现在少儿节目中。在我国,最早被观众熟知的少儿节目《七巧板》里的“鞠萍姐姐”其实就是一种角色化的安排,之后姐姐型、叔叔型、朋友型的主…  相似文献   

2.
徐红晓 《传媒》2019,(17):35-37
从新华社对外宣布中国首个“人工智能主持人”正式上岗,到央视以主持人康辉为原型推出的“康晓辉”惊艳全国,再到《人民日报》首位AI虚拟女主播“果果”闪亮登场,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主持人走上新闻播报台,在融媒体时代带给受众新奇的观看体验。与此同时,当前综艺节目无主持人现象已经悄然蔓延。腾讯视频投巨资打造的网络综艺《创造101》,整季节目无主持人,发起人黄子韬担纲制片人推进各个环节;爱奇艺视频年度巨制《热血街舞团》直接由导演车澈亲自上阵充当主持人角色;湖南卫视《歌手》、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东方卫视《极限挑战》等名牌综艺节目,也都弱化了传统的主持人功能。曾经代表广电媒体形象、具有标签意义、对广电媒体至关重要的节目主持人,在融媒时代身份地位、生存发展受到严峻挑战,亟待突破与转型。  相似文献   

3.
李敏 《传媒》2015,(13):58-59
2015年3月22日,由经纪人霍汶希担纲制作人的综艺真人秀《十二道锋味》获过《综艺》“年度美食真人秀”大奖,这是该节目继“微博之星”之“微博给力综艺节目”、“微博影响力十大香港话题”、 “微博之夜”之“年度蛮拼奖”之后,收获的另一大殊荣.《十二道锋味》是一档在全世界10多个国家播出的华人综艺节目,融会贯通中西方美食美景和风土人情,其收视人群覆盖面甚广,创造了不可小觑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5月23日至6月14日,《长江日报》头版开辟《武汉担纲中国建桥之都》专栏,精心策划推出一组系列报道,引发“建桥之都”论坛在汉举行,建桥企业共同发布《武汉建桥宣言》,推动多种建桥资源重组,开启了武汉在全国,以至全球树立“建桥之都”城市品牌的进程。这些报道充满动议、倡导、  相似文献   

5.
扬立 《视听界》2011,(4):110-111
现在的广播电视圈,特别是地方广播电视台,主持人角色错位甚至错乱现象不少:没有新闻主持技巧的客串起新闻主持人;财经知识贫乏的担纲起财经主持;不懂足球的煞有介事地“神侃”西甲、英超……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相似文献   

6.
“角色冲突”是指因角色期待或角色认知的矛盾、对立或抵触,使个体在角色体现时所出现的进退两难的状况。主持人作为具有多重属性的媒介角色,其角色本体的定位、角色形象的确立和完善以及角色任务的完成,从本质上说,都无可回避地处于角色冲突和角色调适、平衡的过程之中。 笔者曾读到《读书》杂志上刊载的一篇题为《尴尬的主持人》的文章①,它使我发现主持人角色冲突存在的普遍性。作者显然也是节目主持人,我们可以在他的表述中看到角色冲突给他带来的困惑与无奈。 不妨引述几段: “不少名家都写过关系到主持人的文字,他们或直言主…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随着电视节目形态的不断丰富,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主持风格也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主持人角色化就是一种较为引人注目的现象。所谓“角色”,一般指的是艺术创作过程中塑造出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是一种表演的过程。对于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角色表演,前几年就有专家对此提出看法,于礼厚在《新闻工作手册》中就明确提到:“节目主持人不是表演者”;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主要领导担纲指导,由总署报纸期刊出版管理司负责撰写的,总篇幅达100余万字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以下简称《报告》)全文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我国政府首次就中国报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布具有“白皮书”性质的行业报告。《报告》分为“回顾与前瞻”“区域报告”“报业集团卷”“案例卷”四卷,分四册印刷。其中第一卷又分为“主报告”和“专题报告——报业人力资源报告”两部分。《报告》是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在历时一年半的专项调查和全国报业普查基础上,对报业的发展状况做出的全面分析。全书以数据研究…  相似文献   

9.
《隋志》总集观念的基本特征在于将“总集”与“总集类”区别对待,这有助于廓清以往关于《隋志》总集的模糊认识。西晋挚虞的《文章流别集》以例称善,《隋志》标举其为总集之轨则。《隋志》“总集类”只是以“总集”之名提其纲,并非全然总集。《隋志》总集类的性质和著录范围可从《唐六典》、《旧唐志》中推知。  相似文献   

10.
严遵《老子指归》不是伪书.今道藏本《老子指归》不仅有《指归》,也附有《老子》经文和注文.该注文通篇押韵,参其用韵特征和用字特征,可知作于西汉蜀楚之地,亦为严遵亲撰,也就是过去认为已经亡于六朝隋唐的“严遵《老子注》”.严遵《老子注》以析句和陈述义理为主,是“章句”体式中“句”的部分;而“指归”即“章指”,是“章句”体式中“章”的部分.故而《老子指归》当定名为严氏《老子章句》.由于东汉以后“注”体大行其道,导致两汉各种“章句”著作被肢解和删削.  相似文献   

11.
边集 《出版科学》2004,(2):20-20
文集一类的书,难免流于杂,读阙先生的《编辑研究文集》却没有此感。这是一部研究编辑原理、编辑实务乃至研究编辑学的专著。《编辑学理论纲要》是全书的“纲”,其他相关文章是“目”。从其他相关文章中可以找到《编辑学理论纲要》中许多观点形成、发展的轨迹;《编辑学理论纲要》则是作者  相似文献   

12.
电视节目主持人扮演着多种角色 ,他 (她 )既是一个具有个性色彩的活生生的人 ,同时也是电视媒体的形象代表。此外 ,他 (她 )还要扮演社会 (观众 )所赋予的特定的社会角色。一、对电视节目主持人角色的理解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电视媒介的重要标识 ,一方面要服从电视媒介的要求 ,另一方面还要满足观众的喜好和需求。而生活中主持人的“个人角色” ,则处在“媒介角色”和“社会角色”之间 ,如何将个体角色、媒介角色、社会角色这多种角色扮演好 ,是考量电视节目主持人水平的基本标准。《中华医药》栏目对其主持人的“媒介角色”的要求 ,是与该栏…  相似文献   

13.
《养蚯蚓》,统编卡把它分入S899益虫饲养。所谓益虫,即是具有经济价值、有益于人类的昆虫。在S899类的注释里,列举出白蜡虫、胭脂虫、五倍子、金小蜂、赤眼蜂等昆虫。将《养蚯蚓》分入S899,估计是把蚯蚓当作益虫看待,才如此去归类。蚯蚓误为虫,这是犯了常识性的错误。在动物分类学中,蚯蚓属于寡毛纲,“益虫饲养”里的“益虫”白蜡虫等属于昆虫纲。寡毛纲与昆虫纲风马牛不相及。不应该把寡毛纲的蚯蚓作为昆虫纲的一种去归类。海象,生活方式为水陆两栖。这使人产生了错觉,以为海象是两栖动物。《海象》〈(英)佩里著〉,有入Q959.5两栖纲。查《辞海》生物分册,海象也称“象海豹”,哺乳纲,海豹科。Q959.83真兽亚纲注释中举出了海豹,与海豹同科的海象,自然也应  相似文献   

14.
在非典肆虐的日子,一位新闻工作者——中央电视台《面对面》栏目主持人王志声名雀起,这不仅因为他冒着危险,多次率领摄制组深入重症监护室,制作出多期令人难忘的访谈节目,更是因为他在节目中那种“质疑的目光,探询的身姿”,以极强的公众意识,对高官平视,对新闻本质锲而不舍地采访和挖掘,从而满足人们知悉重要新闻人物和重大新闻的深度渴求。他因此被人称誉为“中国调查节目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 王志,硕士。1989年开始干电视新闻,1994年加盟央视,主持《东方之子》、后任《新闻调查》的出镜记者,今年初开始担纲央视新推出的长篇人物访谈节目《面对面》的主持人、制片人。职业理念:“要成为优秀的,首先必须是职业的。”  相似文献   

15.
“道”在字典中有13种解释.可以指道路、方向、方法、伦理常纲等。北京杭间教授撰写《设计道》一书的初衷是因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的研究课题“中国艺术设计的历史和理论”.并以该项目的理论部分为本书蓝本.试图建立起中国式设计艺术理论框架。先哲的智慧是“道无常名”。“设计”的问题在中国似乎一直很难说清楚。但作者还是希望从以下入手。探讨中国设计的最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6.
何霞 《视听界》2004,(1):53-54
2002年元月初开播的《鲁豫有约》,是凤凰卫视的当家花旦之一陈鲁豫在告别《一点两岸三地谈》后再度担纲的一档访谈节目。节目每周一期,每期采访一位嘉宾。《鲁豫有约》采取的是一种“说故事”的方法,讲述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访谈对象曲折的人生经历,给观众以心灵的感触与人生的启迪。节目播出一年多来,已逐渐形成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马得老,姓高,马得是他的名字。可因为他的作品历来只署“马得”,弄得常人以为先生姓马名得,如果叫“高马得”,倒反而知晓的人少了。这就像许多唱戏出名的老艺人,戏迷们只知道他(她)的艺名,真名却藏之深山了。马得老,最绝的活儿就是他的戏画。甭管多大的戏,也甭管是哪位“角儿”担纲,《挑滑车》也罢,《芦花荡》也罢,还是《秦香莲》、《杨贵妃》、《玉堂春》文戏武戏的,只要先生一高兴,铺开摊子,拿起管毫,屏神静气略一思索,在那柔涩的宣纸上,嚓嚓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新闻”?日本《广辞苑》的解释一是广义的,指新的见闻、消息;二是狭义的,指的就是报纸,如《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本各大报纸,都称以“新闻”。所谓“新闻学”,就是将“以报纸为中心的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是关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信息传播过程的学问”。由于日文中的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电视台著名足球解说员黄健翔在2006德国世界杯上制造了一起“解说门事件”。本文以“角色”为纲,采取一种跨学科的分析视野,对该事件加以批判性的审视。首先,分析黄健翔作为“新闻人”的角色;其次,从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分析黄健翔作为“部落人”的角色;第三,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统合性地分析黄健翔作为“演员”(新闻人、部落人)的角色。通过跨学科的多视角分析,立体地展示了“解说门事件”的丰厚内涵。  相似文献   

20.
去年《中国广播影视报·产业周刊》上有篇文章说,某电视台《都市报道》已“由身着长衫、略带绍兴口音的著名滑稽演员翁××担任新闻主播……”尽管该台新闻部主任表示“选择翁××原本只是一个尝试”、是“新闻播报时尚化的探索”,但是,该文作者还是欣喜地“发现”了它的时代意义,说它是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推出白岩松、水均益等“记者型”主持人之后的“划时代”的现象,即这“表明中国新闻主持人平民化时代的真正到来。”①让滑稽演员担纲电视新闻主播,只是新闻娱乐化?是黑色幽默吧——新闻主播与新闻内容相得益彰地构成双重的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