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窒息是指胎儿缺氧及娩出进程中发生的呼吸循环障碍 ,生后窒息为宫内窘迫的延续。凡使血氧浓度降低的任何因素均可引起窒息 ,本病是围产儿及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本文通过对 90例正常足月妊娠阴式分娩的新生儿窒息产科原因分析。找出预防措施 ,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1 临床资料1 .1 研究对象 :选自 1 996年 1月 1日到 1 999年 1 2月 3 0日在我院产科住院的 944名产妇。年龄 2 0~40岁。孕 3 7周~ 42周。均为初产单胎健康产妇。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的 90例。1 .2 诊断标准 :采用阿氏评分来确定窒息的程度 ,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探讨高原地区早产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及凝血异常的早产儿输血浆后疗效分析以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方法选择高原地区收住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的40例早产儿及40例足月儿,检测这两组新生儿生后24小时内纤维蛋白原时间(FIB)、凝血酶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计数,比较分析这两组患儿生后24小时内的凝血功能状态,对其凝血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对早产儿凝血功能低下的给予输血浆后复查凝血全套,对输血浆后前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此两组(早产儿组与足月儿组)结果相比较,早产儿组的APTT、TT、PT明显增高(P0.05),FIB明显降低(P0.05),D-D明显增高(P0.05),PLT差异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比积、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后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产儿凝血功能比足月儿低下,高原地区患儿本身存在于缺氧的环境中,如其存在窒息情况,窒息早产儿表现更为明显,凝血功能均有异常,更易发生脐部出血、穿刺处出血不止,严重者发生颅内出血、肺出血等,早期进行凝血功能的常规检测对诊断、指导治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临床应重视早产儿凝血功能状态,并对早产儿凝血功能差,FIB1.07g/L的早产儿输血浆,并对输血浆前后进行比较,输血浆后能改善早产儿预后,对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低剂量阿斯匹林在高原地区具有子痫前期高、中危险因素孕妇围产儿结局及使用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常规产检的132例具有子痫前期高、中危险因素的孕妇,根据孕妇意愿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40例,对照组92例,研究组于孕20周之前开始口服低剂量阿司匹林(100mg/d)对照组进行常规保健直至分娩。结果 (1)研究组所生新生儿早产儿1例,发生率2.5%、新生儿重度窒息1例,发生率2.5%、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发生2例,发生率5%;对照组发生早产7例,发生率7.6%,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8例,发生率8.7%,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6例,发生率6.5%;研究组早产儿发生率、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胎儿宫内发育受限(FGR)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孕妇孕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研究组胎盘早剥发生1例,发生率2.5%,6例实施剖宫产,剖宫产率15.0%,产后出血发生1例,产后出血发生率2.5%;对照组胎盘早剥发生2例,发生率6.5%,剖宫产19例,剖宫产率20.7%,产后出血发生5例,产后出血发生率5.4%.研究组胎盘早剥发生...  相似文献   

4.
尼珍 《西藏科技》2012,(11):42+50
目的分析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30日在本院住院分娩中发生的78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资料。结果分析后主要原因:孕妇年龄中小于20岁分娩的新生儿中轻度窒息4例(5.13%),重度窒息2例(2.56%);20岁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29例(37.18%),重度窒息25例(32.05%);30岁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11例(14.1%),重度窒息6例(7.69%)。孕周在39周新生儿轻度窒息8例(11.54%),重度窒息8例(10.26%);40周以上新生儿轻度窒息25例(32.05%),重度窒息18例(23.08%);产次方面:第一产47例中轻度窒息30例(38.46%);重度窒息17例(21.79%);脐带异常24例(30.77%),羊水Ⅲ度污染15例(19.23%),胎位异常10例(12.82%),过期妊娠9例(11.54%)。结论孕母年龄20~29岁之间分娩54例,占69.2%,发生新生儿窒息率69.23%;第一胎47例,占60.29%,其中发生新生儿窒息率62.82%;新生儿窒息相关因素以脐带绕颈(脐带过短)占30.77%,羊水Ⅲ度污染占19.23%,胎位异常占12.82%,过期妊娠占11.54%。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新生儿窒息的主要原因后,有待于基层产科医务人员着重重视以上因素,并及时做好积极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日喀则地区人民医院儿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住院的临床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33例患儿,对其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表现有生后不哭或哭声弱19例,抽搐或双眼上翻、凝视5例,吃奶差或拒奶18例,青紫24例,呻吟21例,呼吸不规则、急促或浅慢者8例,仅表现为皮肤黄染者3例,1例为不明原因发热。相关因素:有窒息史18例,早产12例,助产或剖宫产7例。结论新生儿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症状常不典型,其病因与缺氧、早产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格央 《西藏科技》2013,(4):47-50
目的西藏地区阴道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至2005年5月,在拉萨市区的三所医院进行(西藏自治区藏医院、拉萨市人民医院、拉萨市妇幼保健医院)的经阴道分娩的结局。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最常见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18.9%;其次为产后出血为13.4%,之后为胎膜早破发生率8.7%,新生儿并发症:小样儿为13.7%、低体重儿为10.2%、早产儿为4.1%、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为15.2‰、死胎发生率为10‰;死产发生率为4.5‰。结论 1、西藏地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低海拔地区。缺氧为主要原因外受传统因素在家分娩或者产前不到位或者及时未干预引起。2、西藏地区新生儿体重低于平原地区。原因可能是缺氧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引起、而不是由于早产引起。  相似文献   

7.
目的高原地区住院分娩的母婴结局。方法选择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1月在拉萨市人民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结局。结果贫血是最常见的孕妇并发症发生率为20.7%;其次为胎膜早破为9.0%;之后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率8.6%;产后出血率发生率为发生率2.0%.新生儿并发症:低体重儿为9.2%、早产儿为3.8%、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为2.3%、死胎及死产发生率为0.1%.结论高原地区孕妇预防及规范化治疗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产后出血发病率下降并与平原地区发病率一致。西藏地区孕妇仍需规范化产前以及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注重孕期营养,同时需要完善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高原地区新生儿体重低于平原地区原因可能是缺氧及贫血导致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引起。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新生儿的出生时出生缺陷现况、出生缺陷发生率及新生儿访视的整体效应。提供预防新生儿出生可能出现的各种缺陷的依据。方法 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自治区人民医院妇产科进行新生儿访视3128例,其中新生儿出生缺陷322例进行现况分折。结果新生儿接受访视率为9 9.8%.纯母乳喂养占总人数的85.65%.新生儿感染性疾病明显降低,2010-2012年2年患病率:新生儿窒息占3.6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占2.90%,2013-2015年2年新生儿窒息占3.37%,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占1.34%.两者比较,有明显降低。3128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父母有384人HBsAg阳性,占7.15%.出生缺陷发生率占10.2%.先天出生缺陷322例,足内翻189例,足外翻99例,在访视中给予专人指导矫正足内、外翻。神经管畸形2例(无脑畸形1例、脑膨出1例),唇裂10例,腭裂6例,唇腭裂11例,总唇腭裂27例。多指(趾)4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先天出生缺陷322例给予干预319例,干预率达99%.结论通过采取新生儿访视等措施,能够有效指导家长护理新生儿的各项工作,预防感染性疾病;进一步倡导母乳喂养的优点,渲染母乳喂养的氛围。早期发现新生儿疾病,做到及时治疗,提高存活率,并通过及时注射疫苗防止部分疾病进一步传播。对先天出生缺陷新生儿应及时干预,加强先天出生缺陷筛查及孕期宣教,增强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急腹症是一种严重威胁新生儿生命的急症 ,死亡率高。而高原地区新生儿急腹症又具其特殊性 ,本文将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 1 980~ 1 999年收治的新生儿急腹症死亡原因作一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本组新生儿急腹症 92例 ,均行手术。其中存活41例 ,死亡 51例 ,病死率 55.43%。死亡病例中男31例 ,女 2 0例 ,发病日龄 :1 d4例 ,3d1 0例 ,7d1 1例 ,1 4d3例 ;早产儿 1 3例 ,入院体重 <2 50 0 g1 6例 ,≥ 2 50 0 g35例。1 .2 死亡疾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1 9例 ;先天性空、回肠闭锁6例 ,结肠穿孔 3例 ,先天性肛门直肠畸形 5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的儿科疾病治疗临床疗效及药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以随机法为依据将患儿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将红霉素治疗对参照组40例患儿进行应用,将阿奇霉素治疗对研究组40例患儿进行应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上研究组显著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支原体肺炎应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发现其具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小儿肺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也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从我们长期对住院肺炎进行多种病原学监测看,柯萨奇B组病毒在住院肺炎儿有较高的感染率,并且该病毒也可以诱导气道炎症,在临床上小儿肺炎常出现咳嗽剧烈、肺部罗音消退缓慢的情形。小儿肺炎无论是发病率还是死亡率均居首位,占儿科住院患儿的24.5%~65.2%,尤其婴幼儿常见,这与婴幼儿的生理解剖特点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拉萨地区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了解拉萨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HGB RBC HCT变化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儿科病房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新生儿患者367例,其中HIE80例,占新生儿患病率的21%.将资料完整的藏族新生儿50例HIE进行临床症状、体征、治疗效果进行了临床研究.了解静脉血常规检测指标结果.结果 患病率的占住院总人数的21%.其临床特点:病情重,发绀明显,呼吸急促,面色苍白,低氧血症发生率100%.TcSPO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组和中度组治疗前P值均<0.01.有统计学差异.血常规HIE治疗前与治疗后中度组:RBC、HGB、MCV、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HCT,MCHP值>0.05.重度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各值P值》0.05.结论 注重临床特征,合理供氧,治疗方式对患儿缺氧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重度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常规各P值>0.05.原因认为与输同型鲜血有关,本组中度组HIE后期28例患儿贫血,提示在今后治疗HIE工作中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谭斌  丁文  李蓉 《西藏科技》2023,(5):54-58
目的 研究西藏地区低龄产妇的妊娠及围产儿结局。方法 选取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病房住院且妊娠≥28周已结束分娩的,年龄<20岁的低龄孕产妇195例作为低龄组。按1∶4比例随机从此研究时间段已结束分娩的,20岁≤年龄<35岁的孕产妇中选取病历资料完整的780例作为适龄组。回顾性分析两组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结果 与适龄组相比,低龄组的胎膜早破、羊水粪染、胎儿窘迫、早产儿、低体重儿、新生儿肺炎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低龄组会阴侧切及转入儿科ICU的发生率显著升高(P<0.001);低龄组妊娠期糖尿病、ICP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西藏地区低龄产妇相较适龄产妇不良妊娠及围产儿结局的风险会升高。  相似文献   

14.
各种原因均可造成新生儿娩出时窒息 ,气管插管是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有效方法 ,现将其临床应用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1 .1 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标准 :Apgar评分 0~ 3分者为重度窒息 ,4~ 7分者为轻度窒息。1 .2 窒息原因及分娩方式 :本组 1 1例 ,全部为重度新生儿窒息 ,其中正常分  相似文献   

15.
张雁翎 《西藏科技》2012,(10):44+46
目的了解拉萨地区新生儿硬肿症患儿的护理特点。方法对我院儿科病房收治的38例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进行护理观察。结果本组38例,积极治疗和耐心细致的综合护理,自动出院6例,死亡2例,治愈30例。结论通过治疗和细致的护理,加强健康教育,对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治愈率有积极的作用;治疗中使用微小剂量肝素进行递减疗法治疗有显效。  相似文献   

16.
目前,哮喘的诊断及分度虽然已明确[1],但在儿科临床上有部分类似肺炎表现的不典型哮喘病例,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而用激素治疗有明显效果。近8年来(1996年 ̄2004年),我院儿科门诊共诊治了110例小儿肺炎型哮喘,治疗效果较好。现将我们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供同行们参考。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替代疗法治疗和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征(NRDS)时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收治的19例采用PS替代疗法治疗和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征的早产儿,在给药前、给药时和给药后予以积极合理的护理,观察患儿的存活情况。结果 19例使用PS替代疗法治疗和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征的早产儿,15例治愈出院,2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存活率为79%。结论使用PS替代疗法治疗和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征,结合使用过程中积极合理的护理,能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年来剖宫产及其相关因素的变化。方法1994年至2003年于我院手术分娩的孕产妇5747人。对其剖宫产指征、剖宫产率、围产儿死亡率、孕产妇年龄分布、多胎发生情况、新生儿性别及体重的分布等多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率的升高在一定程度上减低了围产儿死亡率。近年来高龄产妇逐渐增多,巨大儿、多胎妊娠的发生率增加,因社会因素而剖宫产是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新生儿体重逐年增加,性别比例中以男婴为多。结论提高剖宫产率并不能进一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并给母婴带来远近期并发症和男女比例失调等社会问题。降低剖宫产率不仅是医疗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关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浅析羊水过少的相关因素及不同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46例羊水过少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羊水过少合并胎儿畸形2例,死胎2例,孕周均小于37W。羊水过少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5例。治疗性引产4例,顺产15例,1例新生儿轻度窒息。剖宫产27例,1例新生儿死产。结论早发性羊水过少与胎儿畸形及生长受限有关,预后差。晚发性羊水过少与过期妊娠、胎膜早破,胎儿生长受限及母亲血容量低,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有关。单纯羊水过少病例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是婴儿期急重症之一。近年来对新生儿预防性应用维生素K,本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由于本病起病急、进展快,易引起死亡或留有后遗症,因此早诊断,避免误诊,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儿科自2000年1月至2004年5月共收治的21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1例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系我院儿科住院患儿,全部患儿均符合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诊断标准[1],除3例早产儿外,其余均系足月儿,男15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2.5:1。发病年龄1-3个月,年龄29天 ̄2个月18例,2—3个月3例,母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