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推动天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和“校校通”工作的进程,天津市教委在2002年两次召开了“天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场会”和“天津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和‘校校通’工程推动会”,下发了《关于印发〈2002年天津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各区县教育网络信息中心建设的规范意见〉的通知》两个文件。有关部门联合分批召开各区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建设及“校校通”工程研讨会和汇报会,3次举办各区县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交换机培训班。市电教馆组织了3期网络中心网管人员培训班。2002年市教委实施…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教室是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重要教学场所,是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条件保障,是继“普九”和“普实”工作以后,现阶段中小学最急需和投入最大的教育技术装备项目。  相似文献   

3.
陈骁 《上海教育》2002,(8):14-16
2001年是道分水岭,中小学的课程表里“计算机”课改为了“信息技术”课,教育部决定从是年开始.用5至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另外“让网上的教育资源最大地优化和辐射.把中国的校园网连为一体”新世纪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教室是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重要教学场所,是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条件保障,是继“普九”和“普实”工作以后,现阶段中小学最急需和投入最大的教育技术装备项目。……  相似文献   

5.
教师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直接参与者,其信息技术素养直接影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文章根据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研究项目“教育信息化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对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开展调查分析和研究,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教育信息化》2006,(10):39-39
“十五”期间,新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该自治区先后启动实施了中小学“校校通”工程、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项目,积极开发少数民族教育教学课件,加快教育资源库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开设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促进边远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04年2月,又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贫困地区教育信息化进程进—步船陕。  相似文献   

7.
自全国普及信息技术课程及实施“校校通”工程以来,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突飞猛进地发展。《教育部2003年工作要点》中再次将信息技术教育列为重点工作项目。为及时贯彻与传递教育部有关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精神,交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新成果与先进经验,探讨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社定于2003年7月20日-7月24日在湖南张家界联合举办“第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讨会”。大会期间将邀请教育部有关领导与专家就各项议题做主题报告。并就各热点领域进行分论坛讨论。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8.
冯琪 《天津教育》2008,(1):23-24
2001年获得天津市网络课评比一等奖,2007年获得全国普通高中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在《电脑教育报》发表《中小学校园网建设指南》,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发表《基于网络技术的中学vod体系结构模型及视线》、《中学网络安全体系模型及安全策略研究》;担任天津教委信息化专家组成员、天津市基础教育信息平台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信息化学会理事、天津市计算机辅助教育学会理事……;在理论上,他提出根据对新课程及学生认知规律的理解,建立“由信息技术和网络支持的基于情景探究的教师、学生学习共同体”。31岁的张恺老师俨然是一位天津市基础教育界的IT专有。张恺喜欢钻研信息技术,更喜欢为学生上课,因为他首先是一位教师。  相似文献   

9.
不久前,曙光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在河北、贵州等地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项目建设中连中大单,服务器采购数量近2000台,成为这项"百亿工程"中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2月 9日 ,山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太原举行 ,本次会议是为了传达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在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 ,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任务 ;总结交流近年来全省各地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 ;明确我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目标规划和主要任务 ;研究部署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措施和当前工作。省教育厅副厅长安焕晓同志作了题为“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 ,她首先介绍了当前全省中…  相似文献   

11.
早在2000年11月,教育部就发出了《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与校校通建设通知》,要求用5~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全面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并逐步实现“校校通”。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予以高度重视,提出用3~6年的时间提前实现教育部的要求,并要求TCL积极参与广东教育信息化建设,为中小学“一机两语”的普及作出贡献。在广东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在广东教育装备中心的专业配合下,TCL集团成立了“粤龙门项目组”,启动“卖方信贷”资金解决方案,成功创建了“大埔模式”,使其成为二、三类地区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范例。粤龙门项目组…  相似文献   

12.
“十五”期间,是我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期,我们按照“十五”提出的市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任务,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开拓创新,狠抓落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十一五”时期,我们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大力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一“、十五”期间我市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回顾2000年,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路和目标,明确把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制高点。同年,杭州市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我们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结合本市工作…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教育对学生信息技能的提高及信息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参与“上海市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应用实验学校”项目的九所郊区小学为对象,通过分析其项目实施方案和总结报告,从信息技术应用设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和信息化课外活动三个方面,综合阐述了上海市郊区学校学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现状,并通过对比研究初步揭示现状发生的相关原因,最后就学校如何进一步推进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0年10月25日,国家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  相似文献   

15.
“人”的要素应该是整个教育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灵魂。没有信息化的教师队伍,就没有教育的信息化。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教师们首先需要“熟练掌握相应技术”,继而能“有效地将技术应用于教学”,这一点不单是对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其他所有学科教师的共同要求。信息技术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很自然地成为解决“掌握技术”、“应用技术”的一个很直接的途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指导意见(试行)》颁布后,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蓬勃兴起。从教师的主观需求来看,他们是…  相似文献   

16.
杨柳 《教育探索》2006,(5):52-53
20世纪末期,我国开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国家先后启动了面向基础设施建设的“校校通”工程, “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和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项目”,以及“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等工程项目,实现了教育信息化硬件支撑环境的  相似文献   

17.
2月 9日山西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本次会议是为了传达教育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确定的全国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战略任务;总结交流近年来全省各地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经验;明确该省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以及全面推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指导思想、目标规划和主要任务;研究部署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政策措施和当前工作。   省教育厅副厅长安焕晓同志作了题为《科学规划、认真实施、大力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报告,她首先介绍了当前全省中小…  相似文献   

18.
同志们:2000年,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大力推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展示我国各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习实践成果,由教育部中央电化教育馆主办的“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如火如荼地  相似文献   

19.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200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决定从2001年开始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同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和《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全国掀起了在中小学普  相似文献   

20.
首先,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有利于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社会,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许多重大挑战。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指出:“要全面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水平”。我国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将从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普及网络应用知识、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三个层面全面推进。推进教育信息化,教师是关键,加强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提高广大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是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步伐不断加快,国家不断加大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改善。另外,当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这对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教育的实施者和教育变革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如何促进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信息化的环境下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专业发展,这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