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学生的爱最纯真 “对不起,谢谢你!”这句话是我要对班上一个女生说的。她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长相平平,性格内向,在很多年轻班主任的心中,她似乎并不怎么“讨人喜欢”。虽说她坐在教室第一排,可同学们经常会忽略她的存在,连我这个当班主任的也常常会忽略她,无论是上课点学生回答问题,还是课下请学生协助工作,我都极少会想到她。但那天她的举动让我深深地记住了她。  相似文献   

2.
我的老师     
角度之一:“爱”贯始终。全文自始至终流淌着“爱”的乳液,那是纯真质朴的师生之爱!这“爱”,先是老师爱学生——从不打骂我们“却偏偏”有一次“好像要打”,那一举一落、一“敲”一“笑”,把老师对孩子又气又爱的神态刻画得多么逼真!寥寥数笔,一个温柔善良、热爱学生的好教师的形象跃然纸上,拉开了全文“爱”的序幕,接下来老师教我们翩翩起舞,让我们观寨蜜蜂,领我们深情读诗,掀起一圈圈“爱”的涟漪。而那“不知还值不值得提”的同学问的纠纷,作者却偏偏详细叙写,且从心灵深处呼喊出“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把“爱”的感情推向纵深。学生爱老师之“因”恰恰是老师爱学生之“果”,那对老师写字时的凝视、对老师握笔姿势的模仿,放假前对老师  相似文献   

3.
爱,所以要求     
我们做老师的有多少次听到学生发牢骚:“老师太苛刻了,不近人情!”“老师真罗嗦,什么都要管,烦死人!”而我又多少次,虽然想告诉他们,自己是多么地爱他们,却无语凝咽,不知从何说起。  相似文献   

4.
我相信,每一位想教好学生的老师,都希望学生重视自己所教的学科并且有兴趣。然而,实际效果却大不相同。学生对有些老师的课“爱得入迷”,而对另一些老师的课却“恨得要命”,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5.
龚燕 《辽宁教育》2006,(10):1-1
我们作老师的有多少次听到学生发牢骚:“老师太苛刻了,不近人情!”“老师真罗嗦,什么都要管,烦死人!”而我又多少次,虽然想告诉他们,自己是多么地爱他们,却无语凝咽,不知从何说起。孩子,我爱你们!所以我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一样爱护,一样期待,一样负责。从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梦想的种子     
夏天来了,绿色铺满了校园。这时候,离别的忧伤在我和学生之间弥漫着。学生们都在交换着留言册,有的学生还让老师留言。已是初三的他们很快就要毕业了。就像出巢的雏鹰,更广阔的天空在等待着他们。一个叫静晓的学生在课前演讲时含着泪说:“白老师,我多么想让您再陪我们一段路啊。遇到您,我们是多么幸运;离开您,我们是多么难过。”是啊,一年里,每一个学生在我眼里都是那么可爱,就连那上课经常被我叫醒的“小瞌睡虫”邢志浩,也不例外。可是一年很快就要过去,我不能再教他们了。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伤感。学生要走了,能不能教给他们一些比知识…  相似文献   

7.
《爱的教育》一书中的《病中的先生》,作者从老师谈话中体会到老师即使在病中也为学生担忧,怕他们学不好。全文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之情,也使我知道了老师的工作是多么的辛苦。当我读到“先生每日教五小时的课,运动一小时,再去夜校担任功课两小时”时,心里不由得吃了一惊——上七小时的课啊!七小时是多么长啊,七小时可以做很多事!比如:写两篇日记,读一本书……上七小时的课,听已经很累了,更何况讲课呢。我不由得肃然起敬!可当我读到“先生吃饭草草地吞咽,从早到晚一直没有休息”时,不由得深思起来:饭都吃不好,还要劳累一整天,中间连休息…  相似文献   

8.
被爱的权利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漂亮的还是丑的……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可爱的,老师应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 单靖筠是我班一个非常调皮的孩子,总是惹事,我经常批评他,却一直不见成效。渐渐地,我不怎么喜欢他了。有一天站队时,单靖筠突然跑到我面前说:”杨老师,今天你让我来做一次排头吧。”“为什么想当排头?”“可以让老师领着。”他的话使我一怔,就是因为能让老师领着,所以想当排头。我突然发现了自己的错误:平日里只看到孩子的调皮,却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忽略了孩子渴…  相似文献   

9.
这几天,数学老师在讲函数的坐标,当老师在黑板上画两条坐标线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件事。一直以来,数学老师会画直线已经成了“地球人”都知道的事情了。无论多长的直线,他不用尺,却照样画得很直。有一次,一位同学问老师:“为什么您画的直线这么直”。老师笑着说:“只要你做人做得直,那么线也就可以画得很直了。”我知道,老师那只是开玩笑,至少在我眼里是这样的。我想起老师曾经说过,他教书已经二十多年了。这时我又想,这肯定是他在这二十年里练出来的“小绝活”吧!别看画直线简单,你能画直吗?我想不能吧!而老师,他也是靠“…  相似文献   

10.
引子:记住,我们猫得努力争取接管一家人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人有时候会是很难对付的。但是人有一件被他们称作“爱”的奇妙东西。当他们爱我们,我们也爱他们时,一切好像都不成问题了。当我还是一只很小很小的猫咪时,我的妈妈就不幸被汽车碾死了。我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多么的孤苦伶仃啊!但幸运的是我挺精明,能够照顾自己。我独自在野外度过了第一个礼拜,在这个礼拜里我只能靠吃虫子活命。但是,我很快就吃腻了这些令人作呕的东西。于是我决定去接管一家人家,成为一只家猫。所有的小猫咪们请你们都听着,我在这里想给你…  相似文献   

11.
诚信无价     
有一个小男孩,非常喜欢鸽子,每天他都到广场上去喂鸽子,渐渐地,那些鸽子和小男孩熟悉了,他们会毫无顾及地飞落到小男孩的脚下、肩膀上、手掌上。有一天,美术老师问小男孩:“你能不能带一只鸽子到课堂上来?我们要学画鸽子。”小男孩爽快地答应了,他带来了一只鸽子,那节课同学们学习得格外认真。当小男孩把鸽子放回广场时,那一群鸽子开始用惊惧的眼神盯着他,再没有一只鸽子乐意靠近他了。只有一次背弃,小男孩便失去了一群亲密的朋友,这是多么令人痛心的事情。人与人之间何尝不是如此呢,友情也好,爱情也罢,都容不下一点欺骗,一次背弃会造成一条…  相似文献   

12.
孙红霞 《河北教育》2006,(12):33-33
“老师想不到平时不爱画画的你会画得这么好,说明你绘画功底不错,我多么想每次作业都能够欣赏到你的画啊!”这是我写给一位经常不愿意交美术作业的学生的评语。虽然是短短的几句话,却给这孩子莫大的鼓舞,连续几次,不但作业按时完成,质量也相当高。这种让美术作业本会“说话”的方法,我认为有三个好处,一是改变了传统作业批改中一个大勾加等级的简单做法,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老师一直在关注他,关心他。二是丰富了作业的内涵,使作业的过程变单纯的巩固知识为知识与品德并重的过程。三是避免了学生面对老师的尴尬场景。那么,如何让作业本更好地会“说话”呢?我认为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13.
父爱无言     
上一代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父辈们的爱无言无语。我的爸爸是一位农民,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但他对我的爱却伟大得不能再伟大了。“子不教,父之过。”这句三字经是爸爸最爱说的一句话。那是我很小的时候,有一天爸爸和妈妈外出,把我留在家里由奶奶照顾着。记得当时我和奶奶在一起玩,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不敬的话,只知道那句话是晚辈说不得的,而我偏偏说了。后来也不知爸爸是怎么知道的,反正因那句话我挨了一顿打,那次让我刻骨铭心。从那以后,我对长辈们说话从来都是想好了再说,对长辈们总很尊重。爸爸总是以身作则告诉我许多道理。他从来不占别…  相似文献   

14.
今天没骑自行车,放学后走着回家,几个五年级的孩子正好和我一路。我每周给他们上一节创造技法课,他们便很主动、很亲热地跟我聊起来: “常老师,我们都快小学毕业了,教过我们的老师也不少,虽然你给我们上的课不多,可我们最喜欢你上的课了。”一个快言快语的女孩说。 “为什么?” “你上课很尊重我们,喜欢征求我们的意见。” “你从来不训斥我们,说话又很幽默。” “你上课的方法很奇特,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 “你很爱笑。” 3月的风刮得很紧,却让人感觉暖暖的。看着这些有思想、有见地的孩子们,听着他们叽叽喳喳的话语…  相似文献   

15.
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魏巍在《我的老师》一中这样写道:“老师,您也许不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您是多么的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质朴无华的语言饱含一种最普通然而又是最深刻的情感和期待——公平,即学生需要教育的公平和公平的教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  相似文献   

16.
要培养好下一代,教师必须时时严于律己,事事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这一点对我们小学低年级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孩子入学非常爱听老师的话。家长常反映孩子在家会说:“你错了,我们老师是这样教的”,“老师叫我这样做的”,“不信,您去问老师”。甚至有的家长还开玩笑地说:“老师的话就是圣旨。”所有这些,都反映了孩子对我们老师是多么信任啊!由于孩子对老师的高度信任,他们事事以老师为榜样。如一次,小朋友陈玲在校学习时呕吐了,当时我动员她回家休息。她却回答说:“我不回去。”我问她为什么?她说:“您那次腿砸伤了不能走路,不能站着,却坐着给我们讲课。现在我好些了,我也要坚持上课。”又如我过去教过的学生,一天她深有感受地对我说:“您还记得一次体育课上,因您退着走,被一根木头绊跌倒了,当时您擦了腿上的血,咬咬牙,掸去身上的灰又继续上课的事儿吗?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清清楚楚哩。在我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就会想起这件  相似文献   

17.
校园笑话录     
《师道》2002,(11)
十分简单某日上理化课,老师宣布下节课要小考。小明紧张地立即举手问老师会不会考得很难,老师只说了一句:“十分简单。”乐得大家拍手叫好,可是考完后每人都考得惨不忍睹,怎么会简单呢?于是小明又问了老师,只听老师说:“我可没说错哦,十分简单,剩下九十分很难!”别把蛋打破了发数学考试卷时,小五没好气地一把接过。老师叫道:“小心!别把蛋打破了。”以牙还牙住在美国时,我在侨校教中文,学生中有不少正戴着牙箍接受牙齿矫正。有一次,我试着引发学生回答什么是“反哺”,就举例问道:“父母亲现在花很多钱替你们矫正牙齿,将…  相似文献   

18.
区“领航杯”教学大赛,均为骨干竞技,课题为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的《鸟语》。文章语言生动,富有童趣,结构清晰,重点突出,应该不难教,但很多老师一开始就不知道究竟应该教什么。于是,我和老师们共读、共教、共研,度过了充实而美好的时光。如果说“聊读中解码文字,追忆里品味真情”是此课的境界,那么追本溯源,应是备课过程中的磨砺。一、语文被品德化的教学现状 我曾听一位老师上这节课,他设计的主要问题是: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对鸟的爱?同学们都抓住文中“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等情感性强的语句来谈体会,对燕子、布谷鸟、喜鹊等的鸟语却忽略了。读到“我”从鸟儿身上得到启示时,他又问“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却沉默了。最后朗读结尾“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时,虽然他强调“让我们读出作者对鸟的爱”,但学生还是无法入境。反思该老师的教学,从教学的原点“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的爱鸟”,到教学的终点“学生似乎还只体会到了作者的爱鸟”,课堂缺少语文味,充斥了空泛的情感.即被品德化。究其原因,是老师对语文学科性质缺乏认识,不明白“教什么”和“怎么教”。  相似文献   

19.
如果要为我的老师画张像,那么,我会用素描、水彩、速写、国画来画我的老师。一“呀,就差这里!”这是一次数学测验,这些都是我再熟悉不过的题了。三下两下,就做完了。自以为聪明的我,竟粗心的写错字,等到试卷发下来,望着那个大大的叉,心想:这小小的错误竟躲不过老师的眼睛,一脸严肃的她,像素描一样黑白分明。以后,我再不敢马虎了。二“非典”时期,班里有许多同学生病了,老师总是语重心长的说:“注意身体!”“别生病了。”“快,穿上衣服!”时至今日,这些话还常常在我耳边响起。老师的腰不好,大家多少次请求老师坐下来讲课,她总是摇摇头。水彩的颜色多种多样,但画不完老师对我们的爱。三“教师节”班会上,同学们笑着哄着:“老师,来一个!”老师笑着,大方的走出来,“好,我来唱支歌。”大伙一听,乐了。掌声啊,笑声啊,好像要把课室抬起来……老师唱啊唱啊,笑得甜甜的,眼睛笑弯了。大家陶醉了。老师,你知道吗?那一天,我们是多么快乐,多么喜欢你。那一刹那间,我想用速写把这种感受画出来……四我的老师是多么“富有”,她“富有”知识。不管我们问她什么问题,她总能说出许多所以然来,让我们大饱耳福。她又多么像一幅名为“追求”的国画,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许多道理。…...  相似文献   

20.
李霞 《河北教育》2011,(6):15-16
“未曾表达的爱就是不存在。”曾几何时,我们的学生习惯了分享亲人给予的爱,却忘却了表达自己内心对亲人的爱。窦老师《我的爸爸叫焦尼》一课的教学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了:丰富的感动,源于简单的表达。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处处重复简单的眼神……这就是爱,简单而又深切的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