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实践活动“数字与信息”通过提供丰富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它们的实际价值,感受数字编码的思想与方法。活动有三部分组成:首先,由。猜”引入教学身份证号码,引导学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信息;其次,通过书信的形式教学邮政编码、常见的电话号码、门牌号码、车牌号码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应用的广泛性;最后,让学生尝试给自己编学号,培养和拓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实践应用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2.
“数字编码”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第十册教材增加的一节实践活动课。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数的整除等知识和应用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学生从身边观察、了解,查找资料得到的信息,初步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探索数字和编码应用的简单方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字素养?信息科技学科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关键。信息科技学科特别倡导学与导的融合,构建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导向,基于真实情境融入学科本质的核心问题,从内容目标、能力素养、项目化体验等维度设计教学实践活动模型,培养和发展学生信息科技学科素养,为数字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教研活动中,我有幸聆听了五年级两位数学教师教学同一节课"数字与信息"。这是一节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课前需要学生收集相关的数字与信息,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探究、交流等活动。而这两位教师在处理"公民身份证"这一知识点时,由于采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以取得的教学效果截然不同。案例一:师:请各小组的同学相互交流一下,老师课前布置了调  相似文献   

5.
郭国锦 《学苑教育》2023,(12):64-66
信息科技主要研究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其具有基础性、实践性与综合性特征。数字素养和技能是现代社会公民应具备的综合素养,掌握这一素养与技能有助于学生在线学习与生活能力的培养。文章立足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分析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这一信息技术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意义,从认识信息技术对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价值、学习实用信息技术应用软件与学习工具、组织数字化学习的信息技术综合学习活动三个方面探讨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助力学生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具备更好的数据应用意识、数据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科技素养。  相似文献   

6.
高瑾  路秋丽  赵莉  徐瑾 《现代教育技术》2011,21(12):131-134
数字课程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下,一门学科(教学科目)的数字教学内容,以及在数字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平台基础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数字课程与精品课程相比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用户对象、建设内容、网络教学平台以及教学支持服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在数字课程出版的整个过程中包含课程作者、出版社、数字课程包、教学支持服务、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用户(教师和学生)等六个要素。该研究参照互联网出版的一般流程来进行数字课程的开发,具体包括选题策划、收集数字资源、数字资源二次开发、补充设计和开发部分数字资源、学习活动设计、平台改造、编辑集成、质量检测、审稿发稿、应用和评价等环节。  相似文献   

7.
新课改要求教学能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字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实际中,注意从学生生活出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思考、探索,这就需要注意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教学设想】《数字杂说》是一篇生动而条理的说明文。文章严谨地介绍了数字的发展历程 ,生动地说明了数字的情趣与遗憾 ,既有知识介绍 ,又有文化含量 ,层次清楚 ,内容详实。如何引导学生快速把握文章的说明思路 ,掌握文中丰富的知识信息 ,并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深掘的兴趣 ,是我备课时着力思考的问题。由此 ,我制作了三类数字的卡片 ,让学生在鲜明的比较中掌握数字的特点 ,并在课堂上适时地穿插与数字有关的活动进行拓展学习 ,开阔学生的视野 ,丰富其知识积累。我将这种方法称为“引进数字教《数字杂说》”。【教学流程】导入 :(出示第一类…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是指用于传递文字、数字、声音、图形信息的载体,它由多种单媒体复合而成。如若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中学美术课堂上,不仅能够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也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美术作品鉴赏活动中,养成良好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绘画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学校艺术节的表演活动,探索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可行方案。教师以学生自主收集和整理资料、分组辩论、编写节目稿、排练表演节目的整个活动过程为学习形式,让学生掌握含有数字的成语的意义,以此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形成跨学科应用意识;在制作节目道具、排练表演节目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才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平移”一课备授课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设计“闯关赢门票”活动贯穿全课,同时灵活整合数字资源,应用数字技术,组织开展辩答环节,让学生在导入、辩答、闯关的过程中收获乐趣,获得直观感知,思考并理解平移相关知识点。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但数学教学中追求活动表面的热闹,活动显得随意、散漫、肤浅,流于形式的倾向,我们必须予以关注。活动的目的、品质决定了活动的有效性,下面以《数字与信息》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我的实践与思考。  相似文献   

13.
王霞  原洪玉  李宗威 《教师》2024,(4):93-95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的提升对于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领导力的高水平研究人才至关重要。文章旨在构建一种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并探讨其提升路径。通过对国内外教师数字素养内涵的比较,文章以信息获取与评估、数字工具应用、数字数据管理、数字沟通和协作、创新教学方法应用五个能力为基础构建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框架,建议从提升数字化意识与责任、提升教学素养和专业素养、利用数字技术指导学生发展三个方面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文章为提升硕士生导师数字素养提供了新思路,有助于培养符合人工智能时代所需的高水平研究人才。  相似文献   

14.
数字化虚拟人是现代计算机信息枝术与医学等学科相互结合的成果.本研究从数字虚拟人研究进展、虚拟人在人体结构教学、生理功能模拟、体育动作工作分析和运动损伤教学等方面综述了数字虚拟人及其在运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数字虚拟人应用于运动解剖学教学,能弥补尸体等实验资源不足,有利于学生掌握人体器官的立体结构和微观内部构造,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提高运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之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注重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多应用信息化元素,利用数字教育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使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了解更丰富的信息,加强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对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焦沫 《天津教育》2023,(35):49-52
<正>《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信息科技课程的性质是以数字形式表达的信息及其应用中的科学原理、思维方法、处理过程和工程实现,明晰了核心素养的内涵为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其中计算思维是学生解决问题中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设计等思维活动,这些都是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或认知活动,是学生发展高阶思维的重要基础。因而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在教学中要聚焦新课标创新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探究中逐层深化思维认知,实现高阶思维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是生活形式上的变化,更是人们思维方式上的转变,因此数字思维应运而生。数字思维是以数字为核心生产要素,以数字经济为引擎,系统地对事物进行认知、配置资源、重构价值的整体思维,也是一种生态思维。数字思维也是一种数字素养,对待不熟悉的事物,人们不再是道听途说地评价,而是更喜欢上网查找信息,通过信息进行总结,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数字时代的来临,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数字思维引入到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数字素养,利用数字信息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数字仿真教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极强的专业基础课程,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采用数字仿真教学的模式,采用单片机编译调试软件Keil uVision2及EDA软件Proteus VSM进行课堂演示教学并构建单片机数字仿真实验室,供学生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及科技创新活动中使用,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也有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工程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任曼丽  吴丽霞 《天中学刊》2002,17(5):111-111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Com 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简称 CAI,就是以数字方式表现学科教学内容和过程的图、文、声、像、动画以及活动影像等信息 ,这些信息用来帮助或代替教师执行部分教学任务 ,为学生传授知识 ,提供训练技能、检索或解答疑难问题 ,以及进行水平测试等 .CAI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有交互性强、个别化教学、学习效率高、科学性强、重复性好和可控性好等特点 ,因此在各级教育中都有广泛应用 ,各种教学软件也不断涌现 .近年来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和教学质量方面的优势越来越突出 ,但也存在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20.
立足数字科研信息生态位的运作机理,结合耦合协调函数及当前数字科研信息活动的特征,探讨数字科研信息生态位耦合协调的测度方法。将数字科研信息生态位分为数字科研信息资源、数字科研信息时空和数字科研信息功能3个维度,提取各维度的评价指标,同时从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度、协调度3个方面建立数字科研信息生态位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并通过海南高校部分教师近5年的科研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评价模型能够有效揭示数字科研信息生态位的耦合协调状况,具有可操作性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