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母亲节快到了,朋友孩子的幼儿园老师布置了个家庭作业:回家给妈妈洗脚。 孩子果然听老师的话,吃过晚饭,就让妈妈坐到沙发上,让爸爸端来一盆水,然后自己蹲到盆边.让妈妈把脚放进洗脚盆里,还煞有介事地用小手往妈妈的脚上淋水。妈妈心里一阵感动,刚想夸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可话还没有说出来,儿子便先开了口:“爸爸。你快拿相机给我拍照啊!老师说要把洗脚过程拍成照片.还要在教室里和其他小朋友评比呢!”“啊?老师真的这样说吗?  相似文献   

2.
刘静 《今日教育》2010,(1):15-15
家长QQ群上有人问:“有园领导在吗?” 刚巧我在,于是问:“有事吗?”“我是幼儿园伊伊的妈妈,孩子今天早上上学,老师给洗手,很大力挽袖子,把孩子胳膊扯脱臼了,班上两位当值老师都出去培训了,只有一名代课老师在,学校怎么这样安排?  相似文献   

3.
作业     
幼儿升入大班以后,常有家长来问:“孩子快上小学了,老师为什么不给留作业?在幼儿园这样一直玩下去,将来上小学适应得了吗?”您认为该不该给大班孩子留作业?怎样给大班孩子留作业以及留什么内容的作业合适呢?欢迎家长和老师踊跃参加讨论,来稿在800字以内为宜,...  相似文献   

4.
早晨起床后,儿子问我:“妈妈,葛老师和范老师明年走不走?”我有点不解,便问:“你问这干什么?”儿子说:“我不愿意让她俩走。”“为什么?”这时,儿子头一歪,满脸稚气而又一本正经地说:“因为葛老师和范老师好呗!她们老和我们一起玩,还和我们做游戏,小朋友都喜欢她俩!”“孟毅,妈妈和单老师(我国的另一名教师)好不好?”我蹲下身抚摸着儿子的头温地和问。儿子爽快地说:“老师都好。可你俩没有葛老师和范老师好,你俩老不和小朋友玩。”听了儿子的话,我这个一向受家长和孩子喜欢的“好老师”顿觉一震。仔细回味,孩子的话…  相似文献   

5.
刘成伦 《今日教育》2007,(5S):37-38
感恩作业究竟有几成真实? 当下的孩子多数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普遍缺少蒙恩意识。早在三年前我就着手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诸如在特殊的节日设立感恩活动周.要求学生完成对同伴、老师、家长、班级、学校、社会等方面的感恩作业.并请家长签字督促。可是.日子久了。不少家长为省事。不管孩子是否完成.都照签不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位家长如此留言:傍晚时分.我向儿子提出一个要求——今天是妈妈的生日.为了感恩。你今晚给外婆洗一次脚好吗?哪知儿子死活不答应.我软硬兼施做了许多思想工作。儿子就是不肯。在我有些失望甚至想放弃的时候.我意识到光有要求是不行的.家长应该率先垂范。于是。我耐心地对儿子说:“儿子。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第一个要感恩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因此我想为自己的母亲洗脚。你也参与。我们母子俩一人替外婆洗一只脚。”这样。儿子才爽快地答应了……是啊!读到此般留言。我不禁要问:每次给学生布置的感恩作业,究竟有几成真实?有多少学生因感恩作业而滋生了由衷的感恩之情?有多少家长用心地在培植孩子的感恩心?如何才能真正地让蒙恩意识在学生的心里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6.
施英 《江苏教育》2022,(40):26-28
<正>一、案例重现案例一:“把家当旅馆,把父母当敌人”的好学生小钰在班里不仅成绩拔尖、能力全面,而且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在学习和生活中主动帮助同学,深受大家喜爱。学校下周要开家长会,老师邀请小钰的家长分享经验,传授他们是如何把孩子培养得这么优秀。妈妈想要推脱,对老师说:“孩子没有你们想的那么好。”老师认为妈妈太谦虚了,便说:“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其他家长都让自己的孩子把小钰当成学习榜样。”  相似文献   

7.
前些天翻看《读者》,看到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有个六岁的小女孩指着家里瓶盖上“open”的“o”说:“妈妈,我已经认识它了。”妈妈说:“那你说说看,它是什么?”孩子说:“是字母‘o’。”“你真聪明,是谁告诉你的?”“是幼儿园的老师。”第二天,这位妈妈就把老师告上了法庭。她认为在此之前她的孩子能把“o”说成鸡蛋、月亮、苹果等等,现在幼儿园的老师使她的孩子缩小了许多想像的空间,抹杀了孩子的创造力,要求教师赔偿8000美元的精神损失费。我真为自己和众多同行捏一把汗,假如每个家长都这样珍惜孩子想像创造的机会和能…  相似文献   

8.
不听话还是听不懂话?文/舒心妞妞3岁多了,还不太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哭着要找妈妈。老师:“你哭,我就不带你找妈妈!”妞妞一听,大哭起来,越哭越激动,越哭越伤心。难道真的是3岁多的孩子不听话吗?是她故意要与老师作对吗?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些年轻的家长抱怨自己...  相似文献   

9.
田治江 《师道》2013,(12):14
现在,对于部分幼儿家长来说并不轻松。幼儿园老师布置的各式作业,着实累坏了家长们,甚至许多家长一提起这事都有同感,也很无奈。自从孩子上了幼儿园后,基本上每个月都要接到一件手工作业任务,如用环保材料制作火箭、手工缝制布偶、制作卡通水彩画册、中秋节花灯等等,太折腾人了。幼儿园的手工作业对家长来说成了一种负担。  相似文献   

10.
特殊的作业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老师布置了一项特殊的作业:回家后对妈妈说三句话,分别是“妈妈,你辛苦了”、“谢谢你,妈妈”和“妈妈,我爱你”。到了家,我乖乖地走进书房做作业。“咦,这孩子怎么了?今天怎么这么听话?”妈妈把头探进房间,望了望正在做作业的我,感到很惊讶。我听了,暗暗窃笑。她不知道,今天女儿有一个“阴谋”。我写了一会儿,便喊道:“妈,我口渴了,请你倒杯果汁给我,行吗?”当妈妈把倒好的果汁递给我时,我站起身,  相似文献   

11.
家长都希望孩子早些懂事。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长的愿望“涛声依旧”,孩子并没有“当家做主”.反而有些变成了另类“小大人”:为差生代写作业明码标价,给同学代买字典收取回扣,为当班长向老师“行贿”,10几岁的孩子在作文中竟慨叹自己是个老者……  相似文献   

12.
丁丁是家里的“小皇帝”,爸爸和妈妈总是娇惯他,以致于到了中班还要老师帮他穿衣服、叠被子。为了增强丁丁的自理能力,老师不知建议过多少次,希望父母不要溺爱孩子,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可是家长却不愿孩子吃苦受累。经过观察,我发现丁丁很热衷玩“娃娃家”,而且经常当“爸爸”。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次“娃娃家”的游戏中,我问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做一次娃娃家里的孩子,谁愿意当爸爸?”“我”。丁丁立刻跳了起来。“丁丁,你为什么要当爸爸呢?”“因为当爸爸很舒服,什么都不用干,孩子还要听我的。”听了他的…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最后,陈老师发出感慨:“叫醒孩子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背后叫不醒的家长。”读完全文,我不禁要问,家长真叫不醒吗?古语有云: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可以说,从一开始,小伟的妈妈跟陈老师就是“话不投机”,两人没有站在一起,沟通多少次都是无效。一、追根溯源小伟的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相似文献   

14.
罗牧言 《师道》2011,(5):29-30
“老师,这个假期我可累死了,整天都在学奥数,学得头昏脑胀的。”“老师,我妈妈让我参加奥数培训。我去不去呀?”新学期一开学,许多学生都不约而同地说起奥数的话题。当前,由于高一级学校要选拔学生,因此奥数成为家长和学生绕不开的话题。那么,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热捧的奥数教学,在孩子心中到底是怎样的形象呢?  相似文献   

15.
稻草人妈妈     
开过家长会,女儿跟我说:“妈妈,我发现一个现象。每次,老师让学习好的同学家长介绍经验时,他们的妈妈都推辞说,其实我从没管过孩子,全凭他自己。”她叹口气,看着我继续说:“我感觉你没管过我呀,我的成绩怎么不优秀呢?”  相似文献   

16.
盛晓阳 《父母必读》2010,(11):54-55
“孩子脸上长有白斑”“他经常说肚子疼”“他怎么吃都不胖”……带着这些疑问和担心,家长忐忑不安地问医生:“要不要给孩子查查蛔虫?”确实.我们小时候可是要定期吃驱虫药的.现在怎么好像没有这一项了?  相似文献   

17.
笑话二则     
一妈妈:“这次考数学,奇奇考了85分,你考了多少分?”孩子:“我比他多一点.”妈妈:“86分吗?”孩子:“不是,是8.5分.”二数学课上,老师在讲一道化简题.讲完以后,在黑板上写了一个式子,问:“怎样才能把这道算式前面的符号去掉?”阿广立刻举手回答:“当然是用黑板擦擦掉它.”笑话二则@陈文  相似文献   

18.
办公室虚掩的门突然被撞开了。“这几个人在我的语文课上都打起来了.不能再让他们呆在教室里.让他们停课!”进来的是五(一)班的班主任杨老师.后面跟着他们班上的两个学生。我劝慰了一番.待杨老师走后.我平和地问学生:“怎么回事?”一阵安静。这时.已经离开的杨老师突然返回:“一定要请家长。停课停课!”边说着,推搡了那个高一点的孩子.孩子的眼泪一下子流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魏美红 《山东教育》2003,(27):43-43
育家长如何走进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每年五月份都要鼓励家长积极申请“助理教师”职位。我们把“入选”的家长编排到班级和老师身边,让家长和老师一起制作教具,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上课——意在让家长直接参与到教师组织教育活动的全部过程中来。每个教师都要做好“助理教师”的指导工作,这也是对教师自身素质的一次考验。毛毛妈妈在协助老师组织孩子们“幼儿早期阅读”活动后,感慨地说:“一个简单的字,一句短短的诗歌,经老师的嘴一念,在孩子眼里,会变得那么神奇!以前总以为自己的孩子不可教,现在才明白是我们家长不会教,真该好好学学。”孟…  相似文献   

20.
也许是平时不注意休息和锻炼吧,我患了感冒。服了几剂药后,第二天我还是坚持来到幼儿园。接待送孩子来园的家长时,我去抽盒中的纸巾掩面打喷嚏,引起了亭亭妈妈的注意。“杨老师,你怎么啦?是不是感冒了?”我忙说:“好像受凉了,没关系。”“噢,现在感冒发热的人比较多.不行的话要早点看.不然会加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