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晋麦60号生育特点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对该品种作为临汾市栽品种的成因进行了探讨,同时对其在晋南麦区及黄淮麦区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小麦为川中丘区主要粮食作物,为探索近年来国家、省审定品种在川中丘区的种植适应性,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与遂宁市农业局联合对近年审定品种引进进行适应性种植,通过集中对比试验,“蓉麦2号”、“川麦43”抗倒性好,抗病性强,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合川中丘区大面积种植.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教学》2008,(12):71-71
据新华网2008年6月13日消息,河北邯鄣市农科院研究人员历时16年坚持不懈地攻关,解决了高产小麦品种适应性差的问题,培育出了能在整个黄淮麦区种植的小麦高产品种——邯6172,填补了黄淮麦区亩产500公斤产量水平的广适型小麦品种的空白。  相似文献   

4.
灰色模糊综合评判区试小麦新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和灰色关联度分析,对2005、2006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小麦区试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新麦19综合评价指标为0.667,表现最优,其次是淮0208、衡观35、豫麦49,综合评价指标分别为0.640、0.566、0.509,郑丰672综合评价指标为0.306,表现较差。综合分析结果与品种在区试中的表现一致,表明该法能全面、客观地评判品种。  相似文献   

5.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沿淮地区目前生产上应用的8个小麦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矮抗58的株高较矮,重心高度较低,且其茎蘖数、穗粒数、千粒重在半冬性品种中均是最高的,其产量在半冬性品种中最高;偃展4110的株高相对较矮,穗长和重心高度适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在弱春性品种中最高,其产量在弱春性品种中最高;皖麦29与偃展4110的产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产量也相对较高。半冬性品种矮抗58,弱春性品种偃展4110和皖麦29可以作为高产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对皖麦19等9个品种(系)的戊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籽粒中戊聚糖含量在5.92%~8.01%之间,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皖麦19和内乡188是戊聚糖含量较低的品种。  相似文献   

7.
立项背景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黄矮病与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随着肥水条件的改善和矮杆、半矮杆品种的推广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在我国用作白粉病抗源的Pm8(携有1R/1B代换的洛类品种及1RS/1BL易位的高加索、阿芙乐尔、山前等)丧失抗性,白粉病对我国小麦生产危害有加重趋势。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南方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通常3—5年流行  相似文献   

8.
豫北地区两类强筋小麦最佳播期及晚播极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黄淮麦区近年来气候变暖、小麦冻害频繁发生的现实问题,进行了半冬性、弱春性两类强筋小麦品种最佳播期及晚播极限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豫北高产麦区,半冬性强筋小麦品种常年的适宜播期范围是10月1日-11月10日,最佳播期为10月1日-10月15日,晚播极限是2月10日,2月份播种没有经济意义,3月份播种不能形成产量。弱春性强筋小麦品种适宜播期范围是10月15日-12月15日,最佳播期为10月15日-10月25日,晚播极限是2月底,3月10日播种没有经济意义,3月底播种基本不能形成产量。  相似文献   

9.
立项背景 小麦白粉病、赤霉病、黄矮病与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随着肥水条件的改善和矮杆、半矮杆品种的推广和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在我国用作白粉病抗源的Pm8(携有1R/1B代换的洛类品种及1RS/1BL易位的高加索、阿芙乐尔、山前等)丧失抗性,白粉病对我国小麦生产危害有加重趋势。小麦赤霉病是我国南方麦区和东北春麦区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通常3-5年流行一次,中等流行年份减产10-15%,  相似文献   

10.
对河南12个小麦品种(系)和2个红皮小麦对照进行了穗发芽抗性鉴定表明:红皮小麦种子的休眠期最长,抗穗发芽特性最强;白皮品种之间种子休眠和抗穗发芽特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豫麦54、豫麦18、矮多晚的穗发芽率在2%以下,为抗穗发芽品种(系)。豫麦21的穗发芽率为92.8%,属对穗发芽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