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字音频广播DAB(Digital Audjo Broadcasting)是继模拟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 调频广播曾以最好的声音广播质量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然而这种模拟窄带传输方法的主要缺点是:缺乏抵抗能力,不能抗多径传播干扰,在运动的汽车中接收,特别在建筑群密集和山区中接收,信号会受到严重的干扰而衰减,此外由于FM频段的电台越来越多,频带被密集地占用,在这种情况下,接收的信号质量会受很大损害.  相似文献   

2.
关于数字声音广播及其在我国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栋 《中国广播》2004,(6):38-41
现今模拟调幅(AM)广播和模拟调频(FM)广播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迟早都要向数字声音广播技术转换,这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声屏世界》2003,(7):31-31
美国联邦电信委员会日前宣布,批准将“带内同频技术”作为美国地面数字音频广播的传输标准。这一决定为美国数字音频广播的普及正式打开了绿灯。联邦电信委员会称,全美各调幅和调频广播电台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马上开始采用带内同频系统进行由模拟向数字传播方式的过渡。美国一些广播运营商认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决定,纷纷表示欢迎。数字音频广播是继调幅和调频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是一种全数字系统。与现行的模拟广播相比,具有音质纯净、抗干扰能力强、对频率的利用率高等优点。美国在发展数字音频广播上有自己独特的解决方案,即带内同频…  相似文献   

4.
随着广播技术的不断发展,受众接收的视听效果不断提高。声音广播由调幅、调频单声广播到主体声广播,声音质量明显改善;电视广播由黑白电视、彩色电视到多声道立体声彩色电视广播,图像、伴音质量明显改善。在观看色彩鲜艳、图像清晰逼真的画面时,同时  相似文献   

5.
姜薇 《中国广播》2006,(4):74-75
广播技术在经历了调幅、调频两代之后,如今终于找到了汇入数字化洪流的入口——数字广播技术。数字广播时代的到来,使传统广播超越了声音的局限,极大地拓宽和延伸了广播的传播功能。为众多的广播受众群体,自由自在地听广播、看广播、读广播、享受广播提供了绝好的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播事业的不断发展,地、市级电台已经从单一调幅广播向调幅,调频两种广播形式发展。调频广播与调幅广播相比,它有许多优点:调频广播可以做到立体声,抗干扰能力强,收、发系统综合信噪比好,失真小,还可进行多路广播。但是要使得这些全部达到指标,则不仅需要有一台高指标的调频发射机,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高效率天馈系统,因此在天线架设完毕之后,必须对天线进行测量与调整。  相似文献   

7.
短波国际广播从诞生之日起一直是各国重要的国际传播手段。随着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英美等西方主要国家在冷战结束后曾一度削减短波国际广播,转而发展调幅调频落地广播、卫星电视广播和网络广播。然而,印度洋海啸、南亚大地  相似文献   

8.
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诞生以来,中短波调幅广播一直以其覆盖范围大、传输距离远、接收机简单、价格低廉等突出优点,被世界各国作为基本的信息传播手段之一。但传统的模拟调幅广播由于存在着传输质量差、业务单一和易被干扰及频谱过度占用等缺点,随着FM调频波段的广播节目和电视的普及,卫星及英特网等新型传输手段的出现。其听众规模呈萎缩态势,处境日  相似文献   

9.
徐蓉 《新闻前哨》2006,(11):53-54
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广播从调幅到调频立体声技术到数字音频技术的运用,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带来一次发展机遇,也促成了广播产业技术创新的集群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高新技术在调频广播中得到应用,以智能化为代表的智能调频广播性能稳定,质量好,具有抗干扰性强、保真度高、节目丰富等特点,在农村广播技术中引进智能调频广播具有诸多优势。本文以农村智能调频广播技术为切入点,在阐述农村调频广播技术应用方式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农村智能调频广播技术使用的注意事项,以期为农村智能调频广播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前,传统媒介主力———广播在电视、报纸、互联网,以及移动通信的冲击下,所占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传统的单一声音形式的模拟广播已不能满足听众的需求,人们需要的是:广播节目在播出声音的同时,有可能再传送与节目相关的其它信息,从而能为听众提供声音以外的视觉效果,增加节目的信息量。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数字广播技术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种进步使上述设想成为可能。从世界范围来看,数字化将是广播技术发展的必然进程,而其中的数字音频广播(DAB)。(DAB是DigitalAudioBroadcasting的缩写)终将会成为继传统的调幅、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  相似文献   

12.
作为第三代媒体的广播电台,从有线广播到无线调幅/调频广播,是广播发展的一个质的飞跃,扩大了广播传播覆盖范围和极大方便了移动接收,凸显出了广播的优势和生命力,但作为第四媒体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媒体的广播来说既是挑战,也是一个新的机遇。如何借助互联网平台,进一步促进广播的新一轮发展,各方面正在不断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玉龙 《视听》2016,(5):17-18
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一件大事,在广播电视网中的调频广播有着技术成熟,覆盖面广等优势,是实现应急广播接收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一种针对现有调频广播发射系统的应急接入方案,是对调频应急广播的快速有效铺开的一个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1996年12月15日-17日,中国数字音频广播在广东佛山试播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继调频和调幅广播之后,第3代新型广播的诞生。数字音频广播的问世,将成为微电子、制造业、电信及计算机等领域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媒科技》2005,(1):49-49
<正>调频广播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号保真度高,接收简单经济等特点,己成为主要广播方式。目前我国的调频广播发射台大多采用大功率单一发射机发射。在城市,由于高楼林立,多径反射越来越严重,致使接收效果不理想,覆盖面积减小;在山区,由于山体  相似文献   

16.
调频广播,因其电声指标优越,已经被世界各地的听众所喜爱。很久以来,调频广播发射技术都采用模拟技术设计制造,所以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下两种弊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调频广播的特点以及电波传播的特性,分析了调频广播接收效果与电波传播的关系,概述了影响接收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调频广播接收效果的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聂刚 《河北广播》2009,(5):101-102
一、有线广播技术简介 随着都市脚步的加快,城市上空的无线电频率越来越多,城市里的高楼也越来越多,传统的中波广播收听效果越来越差。调频广播的效果虽然比较好,但空中的无线电频率容量是有限度的,而且各电台频率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的干扰很大。鉴于无线广播遇到的问题,我们已经开始了有线广播的试验。  相似文献   

19.
国外的“音频数字化”主要针对的是传统调幅/调频(AM/FM)广播而言的,即在AM/FM之外的网站、应用、车载各类数字平台上进行音频传播。2014年,美国大多数广播媒体秉承“数字化优先”战略,在全世界媒介融合浪潮中格外亮眼。  相似文献   

20.
<正> 调频多工广播 调频多工广播是利用调频广播的基带频谱空余部分,通过增设附加信道来传输声音、数据等各种业务信息,其频率配置如图1所示。 附加信道语言声音广播(SCA)接收质量较差且有偿服务不易解决,所以发展缓慢;广播数据系统(RDS)因其数据速率仅1.1875kb/s,只能传输低速数据。近年来,SCA数据广播业务迅速兴起,它是利用频率较高的附加信道(如SCA2)开发高速数据广播业务,其实质仍属于RDS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