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云:“春眠不觉晓”。春季里的人容易犯困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过,对驾驶员来说,春困会降低其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就给行车安全带来了隐患,尤其现在高速公路越来越多,路况好,速度快,而路边景况几乎一样,更容易让驾驶员犯困,不利于安全驾驶。那么,驾驶员怎样消除春困呢?  相似文献   

2.
浅谈汽车驾驶员生理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行车安全已成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本文就汽车驾驶员生理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希望能够为车辆安全工作提供一些参考意见,达到预防事故,加强社会安全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主要阐述安全行车与心理素质的关系,汽车驾驶人的心理素质对安全行车的影响,驾驶人不良心理特征,良好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养成方法及如何提高驾驶员的心理素质,保证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基于对现阶段道路行车状况的忧虑,结合自己30多年来从事驾驶职业的经验总结,本人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维护车辆技术状况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通过例证充分阐述驾驶员的职业道德与行车安全之间的关系。以有效改善当前的道路行车安全状况,从而实现交通和谐、畅通。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人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舒适便捷,而形形色色的应用软件更为现代人的智能生活带来了很多益处. 纠正驾驶员坏毛病的软件 行车安全对于每个驾驶员来说都至关重要,安全省油更是每个驾驶员都希望能做到的.然而,即使驾驶员在行车时非常注意安全,也会在驾驶时暴露出自己难以察觉的坏习惯,从而给行车安全带来隐患.  相似文献   

6.
作为驾驶员的驾驶启蒙老师,教练员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对驾驶员一生中的驾驶行为和行车安全产生深远的影响,教练员在驾驶训练过程中,不仅要确保行车安全、不出事故,并且要加强安全意识培养,树立安全第一的观点以及提高安全驾驶能力。  相似文献   

7.
齐凤英 《科技通报》2012,28(2):95-97
为防止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引起无法及时躲避行人造成的事故,利用嵌入式技术、视频跟踪、识别技术,进行行人的快速捕获、识别,建立并形成一个适合于城市交通的嵌入式车载行人检测系统。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检测行人、提出行车策略及行车建议,有效防止驾驶员误判断现象的出现,提高了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空调是汽车现代化标志之一,现代汽车空调的基本功能是在任何气候和行驶条件下,能改善驾驶员的工作条件和提高乘员的舒适性。现代汽车空调就是将车内空间的环境调整到对人体最适宜的状态,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以提高驾驶员的劳动生产率和行车安全。为此,现代汽车空调系统就必须具备完善的功能,而想要在任何具体的使用环境和过程中保持这一点,必须以正确的使用、良好的维护和及时优质的维修为后盾。在此,我们结合几个具体的实例,谈谈汽车空调常见的故障现象与排除。  相似文献   

9.
企业车辆管理是对车辆及驾驶员的技术监督和安全管理。管理范围包括:车辆保养、维修和驾驶员的培训工作。本文通过细化企业车辆管理,加强车辆管理的过程控制,从而有效地保证车辆技术性能的可靠,确保驾驶员行车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黄云 《内江科技》2008,29(5):42
超速行驶是目前交通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行驶速度对驾驶员的心理、视力、视野、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车辆行车过程中的制动性、以及车辆轮胎的使用安全和事故后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合理、安全的行驶速度是行车安全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正在逐年上升,其中长途驾驶过程中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据较大比重,面对这样的问题,对长途驾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因素的研究,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研究背景,对驾驶员长途行车过程中的影响驾驶安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构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对影响安全的因素进行了量化,并且利用SPSS统计分析工具,提取了影响驾驶员长途行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关键因子,在对提取主因子与安全隐患因素之间量化关系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切实的提出了降低驾驶员长途行车过程中事故发生概率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是机动车的驾驶者,是安全的"舵手",他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安全行车的质量。作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健康稳健的性格、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驾驶习惯,还要具备过硬的驾驶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路面性能间断性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阐述了诸如路面表面摩擦力变化、坑槽、路缘石、路面边缘断层、路面表面污染物、积水等路面性能间断性对行车安全的消极影响及停车振动带对行车安全的积极影响,并对行车安全有消极影响的路面性能间断性提出简单有效的预防措施,为驾驶员如何正确对待路面性能间断性问题提供建议,对道路设计、施工建设以及养护起到一定的方向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悄然进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也大大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由于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汽车在人们的生活中也越来越普及,因此驾驶员队伍也不断地日益壮大。机动车驾驶属运输业中特殊的工种,它在带给我们诸多方便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因此,对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为了提高道路行车安全,就需要驾驶员具备更好的素质。本文主要从驾驶员的职业道德、驾驶技术及心理素质方面展开论述,去帮助更多的驾驶员提高汽车驾驶的安全意识,更好地保障汽车在行车途中的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车流量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动脉。由于道路条件好,车速越来越快,普通车辆也不遵守限速行驶,尤其夜间行车,交通事故频繁发生,究其根源,主要是汽车驾驶员缺乏夜间行车安全驾驶知识,为此,针对现实,提出下列意见: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对气象条件高度敏感,高速公路所追求的“高速、高效、安全、舒适”,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虽然气象对高速公路的影响是无法阻止的,但是掌握各种气象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及驾驶技巧,确保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是每一位驾驶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文章分析了高温、雨雪、雾天和大风对高速公路行车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了特殊气象条件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驾驶技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安徽省庐山区金寨路与芙蓉路的右转车道与行人的盲点问题进行分析。在金寨路与芙蓉路数据的收集中发现当车辆行驶达到高峰期的时候,当直行与左转车道显示红灯时,右转车道于人行道都显示绿灯。并且因为是行车的高峰期,右转车道行车的速度较快。行人从对面行驶过来时,由于直行车道对行人与右转车道驾驶员视线的遮挡,从而导致驾驶员与行人不能够判断是否安全。由此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8.
汽车轮胎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而发展,高品质的轮胎为使用汽车的人提供了舒适、安全的行车感受。但由于质量、损伤等种种原因,车辆轮胎在行驶过程中有时会突然发生"爆胎",给车辆和驾驶员带来无法预知的危险或伤害。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常见爆胎原因,阐述有效预防爆胎事故的方法以及爆胎时的应急处理办法,为广大驾驶员提供安全行车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公路交通安全研究是一个涉及多因素的动态系统工程,大量交通事故表明,整个交通系统中公路属于基础设施,是交通安全的一项重要因素。良好的道路几何线形,平整坚固的路面结构,清晰易懂的交通标志,合理有效的防护措施等都能为驾驶员提供安全可靠的行车条件。  相似文献   

20.
剑之一道,但凡到登峰造极之境地,手中无剑,心中亦无剑。人与剑,早已合一。同样的道理,在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刘亚辉博士这里,就成了车人合一。纵然行车过程中,驾驶员的技术很重要,他还是想从源头的技术研发里就充分考虑到驾驶员的因素,在车辆动力学及控制以及驾驶员操纵行为的生理特性,尤其是转向系统研究上崭露头角,力求做出更加人性化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