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兴则国旺,民强则国盛.文化强国迫切需要文化强民.文化强民,本质是指通过文化教育、文化滋养、文化引导、文化创造等确立公民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思想道德,形成内化于心的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没有汇聚成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民族气魄,没有凝聚成万里长城永不倒的民族精神,要实现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是不可能的.因此,壮大和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提高公民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今天中国共产党倡导的在文化上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古代优秀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分析文化全球化的内涵入手,指出正在兴起的全球文化虽以西方文化作为普世文化,但确实具有一些超越民族文化的共性.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和文化全球化相伴而产生的现象,在文化全球化和文化民族主义的互动关系中,全球文化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乃至冲突是显而易见的.在中国日益走向全球化的今天,确立起以民族主义为基点的全球化视野十分重要,但中华文化的复兴不应以排斥全球文化和全球价值的引进为前提.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化对于国家民族复兴责任重大。民族地区应用型人才文化素养的培育,是民族地区高校应尽的时代责任,对于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树业 《大理文化》2014,(11):104-112
大波那铜棺是云南青铜文化的奇葩,是云南青铜文化的代表。随葬品注重实用性,具有高原民族的地方色彩,反映出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我们研究民族文化特别是白族文化的重要参照物和实物史料。  相似文献   

6.
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的高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关键在于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优秀的农村文化能够提高农村竞争力,提高农村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敬畏与感恩     
感恩是民族文化的重要元素,但不同文化传统的民族对于感恩的理解并不一样。中国古代的清明节就是通过祭扫陵墓来缅怀亲人,以培育民族感念逝者、感谢他人、感戴天地的感恩情怀,是一种富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感恩礼俗。感恩与敬畏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对敬畏的思考反映出传统感恩的内涵与特点。  相似文献   

8.
大禹文化见证了中国各民族共同缔造文明的历史进程,是赓续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升华。大禹文化精神是中华民族观念形成、民族自强求变、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依托。将大禹文化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相融合,进一步增强大禹文化的传播力、影响力,提升大禹文化的凝聚力、引领力,是当前丰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重要途径,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战国末叶秦灭巴蜀到秦汉之际,是巴蜀文化的转型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巴蜀文化从先秦独立王国形态和民族性质的文化,向秦汉统一帝国内的地域形态和以秦汉文化为符号的中华文化的亚文化转化.巴蜀文化在转型过程中,发生了极为深刻的文化解构、文化重组和文化整合.其结果,一方面,巴蜀文化经过分化和重组,获得了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生机;另一方面,通过与秦汉文化的整合,使它在保留其精髓的基础上表现出整体进化的新姿态.创造性适应(变革)与连续性发展(继承),成为巴蜀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 甘孜藏族自治州历史悠久,是康巴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厚重、种类繁多、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蕴含着康巴藏民族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  相似文献   

11.
海南黎族与台湾原住民族都是古越族后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的黎族和台湾原住民族虽然现在分属两个民族,每族内部又有多个分支,但溯本追源,他们主要都是从祖国大陆迁到岛上的古越族后裔,即本是一家人.充分认识和肯定这种关系,对研究海南和台湾的民族历史文化,以及它们与大陆的关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 昆仑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合流的源头之一,是中原文化和西北各少数民族文化的汇源典型,是中原主体民族和各少数民族融合的产物。作为文化融合的源头,它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是中华民族和版图形成的原始雏形。  相似文献   

13.
优秀民间文化,是建设中华当代先进文化的民族性、科学性的基础,也是实现先进文化的大众性的重要途径.因此,应当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抓好民间文化的清理、抢救、保护、开发和创新工作,建设"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先进民间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一个国家抑或一个民族,不仅需要具有实力,更重要的还需要具有魅力,这种魅力就是文化。民族文化是最深远最恒久的影响力,不同的文明形态是区别不同民族最本质的内涵,是民族性格最本质的体现。自觉地将建设“文化中国”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用“文化”向世界说明中国,展示中国坦然和自信的气度,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文化问题,说到底,是民族问题的核心。任何民族,除了地理的、种族的因素以外,都是由文化的纽带联结起来的,反过来说,任何文化都以民族为载体。和地理、种族等因素比较,共同的文化是民族的根本特征。比如: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但他们却是一个极有凝聚力的民族,又如盎格鲁——撒克逊民族,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文化产业是江泽民文化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认真学习江泽民的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南方丝路远不是一般的商道,而是一条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领域都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国际通道,也是近代史上最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的长廊。整理、挖掘、开发和利用南方丝路上的红色文化资源,不仅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最好教材,而且对于开展红色旅游,构建四川独具特色的红色文化、绿色文化、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四位一体的新型旅游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昭通龙虎文化与彝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江 《寻根》2003,(1):10-15
巫术文化是古代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以其作为窗口,可以窥知许多古代文明的秘密,诸如宗教、艺术、心理、民族、习俗等方面。因此对巫术文化的考察研究是古代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具有其他研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蚌壳龙虎图案及其背后的巫术观念,就是对史学界、文化界长期盛行的“惟龙独尊”认识的矫正,对于还原中国古代巫术文化的原始面貌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本文试对龙虎文化在朱提(昭通)古地“淮桔为枳”的原因提出彝族文化背景的理解,并由此推及当时和其前彝族及其文化在昭通的重要地位、夏人岁…  相似文献   

19.
先秦至唐宋很长的一段历史时间内,狐是原始图腾的形象,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征兆,是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至尊至善的灵兽瑞兽,在正统典籍文献中多得赞颂.作为淄博地域传统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瑞狐文化成为地方政府宣传和关注的重心,形成一套新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牟钟鉴 《寻根》2003,(6):8-15
一从历史上看,孔子思想规约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方向,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文化力量。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又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这样一个大国,它的文明能够延绵不绝、常存常新,它的社会能够长期稳定、没有分崩离析,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在世界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它也有过政治分裂、军事对峙、民族纷争的时候,但最终它都能够克服这些对立冲突,走向统一。它之所以能够在民族和地区的多元中保持一体,经受得住内部政治对抗和民族冲突的激荡和考验,一个极重要的原因便是它有着以儒家为轴心的深厚文化传统,这个文化传统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