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逸闻趣事斋宋徽宗巧考画师宋徽宗赵佶在位时,曾设立画院,招考画师。他常常亲自命题考画师的故事,在画苑、文坛广为流传。有一次,宋徽宗以"万绿丛中一点红"为题。有的画家画的是绿草地上开一朵红花,有的画绿树丛中露一段红墙,有的画一片松林,树顶上立着一只丹顶鹤……这些画虽然都符合题目要求,但因为没有新意,宋徽宗看了都不满意。有两幅画没有画绿草、红花,却被选为上乘之作,深受宋徽宗喜爱。一幅画的是:翠楼上一个唇上点一点口红的红装少女在倚栏沉思,画意新颖,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相传宋徽宗曾以“深山藏古寺”为题考画家,有的画一座古寺在半山腰,有的画古寺在深山幽林里,有的画两边是悬崖峭壁的山谷中露出了古寺的一角,然而都未夺魁。令宋徽宗拍案叫绝的是这样一幅画:画面上没有古寺,只有一个和尚在山脚的溪边挑水,脚下是一条通往深山的小径。这则轶事说明了“虚”与“实”的艺术手法在绘画中的重要性。而夺魁画的高明三处正在于正确处理“虚”  相似文献   

3.
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常亲临皇家画院主持开科考试。有一次,他出了个“深山藏古寺”的题目,把前来应试的画家难住了。有的画了高耸入云的山峰,再在山腰画一座古寺;有的画了深山老林,再画一座古寺置于其中;有的画两峰耸峙的山谷中露出寺庙的一角红墙……只有一幅画与众不同,画面上没有古寺,而是画了一个和尚在山脚下的小溪边挑水,一条石径由溪边通往山中。宋徽宗审阅画卷时,对那些画了古寺的画连连摇头,当看到和尚挑水这幅画时,不禁拍案叫绝:“用一个和尚点出‘藏’字,不画古寺,而古寺自在画中,构思有独到之处。当取此画为第一!”  相似文献   

4.
张志盛 《新作文》2004,(11):25-25
据载,宋徽宗时设画院,每年以考画录取新生。有一回。主考官以“深山藏古寺”命题,让考生们精心构思,挥笔作画。结果,有的画面上画了高山峻岭.山下一座古庙;有的画面上是苍山幽径.深山丛林中闪现一个古庙的塔顶。其中有一幅画既没有古庙,也没有塔顶,只在云山缭绕的山脚下溪流旁边,画着一个汲水的老和尚。主考官对这幅画大加赞赏.认为这幅画充分表达了“藏”的意境,技法高超。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5.
据说宋徽宗在一次殿试时出了这样一道考题:要考生们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作一幅画。绝大多数考生一看题目就乐了——这还不简单!不加思索就立即画了起来。只有一位考生深思了良久方才下笔。最后,画作收了上来,猛一看,大家似乎都匠心独运,功力非凡:有人画的是群山绵延,林木繁茂,露出占寺一角;有人画的是群  相似文献   

6.
宋徽宗擅画,曾开设国家画院,以考画取士。一次,画院以“深山藏古寺”为题,于是出现了三种画法:一是画古寺屹立山下,背后众峰层迭;二是只画古寺飞檐一角从崇山密林中闪现;三是画一和尚于云雾缭绕的山下小溪旁汲水,不露寺院形迹。考官们一致认为:第一种画法门户洞开,一览无余;第二种画法以飞檐代古寺,略胜一筹;惟有第三种画法没有直接去表现“深山藏古寺”的命题,而是借助和尚汲水以暗示,因而就显得“深”、“藏”俱出,余韵无穷,自然是独占鳌头。[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惟有写真才能感人汪克谦八百多年前,宋徽宗赵佶设立画院,招考各地画师。有一次,宣和殿前的荔枝结果了,孔雀在树下啄食掉落的荔枝。赵佶一看,高兴极了,急忙把画院的画师叫来当场写生。画师画出了一幅幅荔枝孔雀图,送给宋徽宗评赏。赵佶看后,说:“你们虽然画得不错...  相似文献   

8.
北宋末年宋徽宗赵估是一位绘画能手。一次,他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让众画家作画。在许多出色的作品中,赵估只看中其中的一幅。画面内容是:一匹骏马在草地上飞奔,几只翩翩飞舞的蝴蝶紧随其后。赵佶为什么独独钟情于这幅画呢?关键在于画面“以意取胜”,具有含蓄美。画面虽不能直接表现  相似文献   

9.
据说,宋代画院录取画师,常出一些别出心裁的题目,以试画师的想像力。有些画题是很不好落笔成画的,如宋徽宗曾以“踏花归去马蹄香”为题来考画师,可“香”怎样画得出来呢?画师们大都束手无策。有一个画师却十分聪明,画出来了。他画了一个人骑着马行走,两只蝴蝶追随马蹄飞舞。高明的画师充分发挥艺术想像力巧妙形象地将“马蹄香”表现出来。这则故事说明:艺术必须有想象。  相似文献   

10.
我们先给大家讲个故事,宋徽宗书画皆不错,但水平未必超过米芾。一次徽宗曾当众问大家:“诸位爱卿,朕书法如何?”群臣当即恭维:“吾皇之字,空前绝后。”又问:“朕的画怎样?”群臣再次赞扬:“吾皇之画,登峰造极。”又一日,徽宗以此来问米芾,米芾心想:“明明我的书画更佳,如恭维备加,岂不是拍马屁?如不歌功颂德,岂不是犯上?”于是,想了想妙答道:“回圣上,在众  相似文献   

11.
据传,宋徽宗赵佶之时,曾设画院,为搜罗人才,摘取前人诗句做题目,让应试人据题构思作画.有一次,题目是“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两句诗.应考人一般都这么画着:岸边横着一只船,船舷间或仓蓬上停着几只鸟雀,有的远画着两只小鸟斜翅飞往船仓中,以示无人.然而,这些画儿均被认为“与题不切”.相反,被认为画得最好的,却画了一个船夫倦睡在船尾上,身旁有一根笛子.题为  相似文献   

12.
宋徽宗时设画院,每年考画录取新生。有一回,主考官以《深山藏古寺》命题,让考生们精心构思,挥笔绘画。结果,有一位画的是崇山峻岭,山下有一座古庙;另一位画的是苍山幽径,深山丛林中闪现出一座古庙的塔顶;第三位既没有画古庙,也没有画塔顶,只在云雾缭绕的山下溪流旁边,画着一个汲水的老和尚。主考官经过一一品评,认为头一种画法山寺俱在,构思平淡,技法一般;第二种画法以塔顶点出古庙,“藏”的含意有所表现,技法比第一种略高一筹;第三种画法构思新巧,落笔不凡,以一个老和尚汲水暗示出山中古庙,更显得山深庙隐,充分表达了“藏”的意境,这样画才不落俗套,技法高超。  相似文献   

13.
宋徽宗时,一次画院考试的命题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赢得头名的作品画中连一朵花都没有,仅画了一匹飞奔而来的骏马,马蹄边几只蝴蝶争桕追逐。可以想象:蝶为香而来!马蹄上是何等花香浓郁,骏马踏花是何等之多!正是想象,让人们于无花的“飞白”(“飞白”原是一种书法艺术,笔下无墨、断缝留白)处,尽得有花之神韵,诗画之精彩。  相似文献   

14.
《水浒》里的宋徽宗,是个富有生机的艺术形象,还是一个呆板抽象的概念化人物?《水浒》作者究竟对宋徽宗抱什么态度?是恭维歌颂,还是“无情揭露和尖锐批判”,或是“既不满又同情,既歌颂又暴露”?各种观点,都持之有据。笔者认为:《水浒》里的宋徽宗,当他以“纨袴王子”、“酒色天子”和“昏庸皇帝”的而目与姿态出现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富有生机,又有思想深度,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至于作者对宋徽宗的态度,则基本倾向是批判的。  相似文献   

15.
<正>分数,是数概念的一次扩展。它的概念比较抽象,因此学生形成分数概念比较困难。结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数学核心素养中的“三会”,我们提出了“趣HUA数学”的实践研究,这里的“HUA”对应的汉字分别为“画”“话”“化”。本节课主要通过“HUA”来帮助学生搭建支架,达到以画促话、以话促思。  相似文献   

16.
以小见大     
师:同学们,今天我先讲一个典故,“深山藏古寺”是宋徽宗考察画家出的一道考题。当时画家中有的画青山丛中露出一个寺顶;有的在半山腰画一半古寺;有的则干脆在山中画一个寺庙。只有一位画家没有画庙,画面上只有山水和一条羊肠小路,一个老和尚在深山的泉边提水,最终这位画家取得了第一名。那么,这幅画好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7.
《水浒》里的宋徽宗,是个富有生机的艺术形象,还是一个呆板抽象的概念化人物?《水浒》作者究竟对宋徽宗抱什么态度?是恭维歌颂,还是“无情揭露和尖锐批判”,或是“既不满又同情,既歌颂又暴露”?各种观点,都持之有据. 笔者认为:《水浒》里的宋徽宗,当他以“纨袴王子”、“酒色天子”和“昏庸皇帝”的面目与姿态出现的时候,这个形象就富有生机,又有思想深度,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形象.至于作者对宋徽宗的态度,则基本倾向是批判的.  相似文献   

18.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在宋徽宗时期的翰林画院任职时画的。后来由宋徽宗题写画名并收藏。后金人攻陷汴京(今开封)之后,此画流落民间。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当时的宰相严嵩听说此画在员外王振斋手中,便派总督王忏去买。王振斋惧怕严嵩的权势,但又舍不得将画卖给他,于是就请人临摹了一幅送给他。严嵩不知是假,在公开炫耀时被装裱过此画的师傅点破。严嵩恼羞成怒,以“欺相”之罪抓王振斋关于狱中,从王振斋口中得知真迹在其舅舅陆治手中,又利用权势获得此画,而王振斋却死于狱中。严嵩知道他以权势夺画的内幕王忏最明白,于是借王忏于雁门…  相似文献   

19.
记得有一次,我指着走廊上两排雪白的瓷砖墙壁对孩子们说:“请小朋友们一起想想这上面可画些什么?”“老师,我们来画《小蝌蚪找妈妈》吧!”没想到孩子们居然一起这样回答。原来,他们刚听过这一故事。我马上表示同意:“好啊,我们用画把‘小蝌蚪是哪儿求的’‘又是怎么变成小青蛙的’画出来。”  相似文献   

20.
集体作文就是教师和全班学生共同作文,这是一种重要的训练方式。这是手把手的教。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当我们教学生写一个场面的时候,可组织学生搞一次活动,活动搞完以后,老师和学生都以这次活动为题材共同写一篇文章,以具体的题材为例,告诉学生文章到底应该怎么写。有位老师有一次组织学生搞了一次“画人物头像比赛”的活动,事后他组织学生写了一篇文章,他是这样指导的: 老师问:“这次活动是什么时候搞的?”学生答:“第四周星期二,我们班搞了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问:“活动是怎样开始的?”学生纷纷发言,综合为:“比赛开始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画了六个椭圆形的圈。同学们正感到奇怪:‘这是什么呀?’这时,老师微笑着对大家说: ‘黑板上有六个圆圈,你们六个组的同学分别要把这六个圈画成六个正面人物头像。第一个画眼睛,第二个画鼻子,第三个画嘴巴,第四个画耳朵,第五个画头发,看哪个组画得最好。’”老师接着问:“同学们是怎样画的?”大家纷纷回答:“老师的话音刚落,各组的第一个同学便走到讲台边,拿起粉笔争先恐后地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