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写景很简单     
许洁洁 《作文》2023,(17):39-40
<正>写景很简单。不过,很多小朋友经常会陷入两个写景的“坑”里。第一个“坑”叫“不知道写什么”。有的小朋友觉得,每天的生活很简单,校园里、回家路上或者小区里都是熟悉的景,没什么好写的。有的也经常去公园玩,甚至去外地旅游,但回来后还是脑袋空空。第二个“坑”叫“不知道怎么写”。有的小朋友一写景就用上很多“好词好句”和各种修辞手法,甚至把摘抄来的句子堆在作文里。  相似文献   

2.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人心提到作文,不少学生却深恶痛绝有的咬着笔头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更多的是像挤牙膏一样写了出来,但自己很不满意。作文兴趣更是无从谈起。那么怎么才能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呢?下面介绍几种简单而实用的方法。一.重积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自然是我们的生活。别人的精彩文章其实也是我们作文的一个来头。多读、多记、学会摘抄,其实就是在积累知识。  相似文献   

3.
笑弹X枚     
心声写作文其实很简单,我常常告诉孩子:“作文就是自己的心声。所有不敢讲,不好讲、讲也讲不清楚的话,其实都可以写进作文里,只要把心里想的事写出来,就可以是好作文了。”后来我改到一篇作文:“我真的想要尿尿,快尿出来了。哎呀,我心里想的事就是,憋不住了,憋不住了。”  相似文献   

4.
“不知道这些初中生在小学怎么学的,写的字龙飞凤舞,写的作文语句不通,读书不知道该在哪里断句。”我们经常听到初中教师抱怨。我心里挺纳闷,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到初中后怎么就一无是处了呢?其实,光抱怨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正视现实,多一  相似文献   

5.
这怎么可能     
常有小朋友给我留言,说自己很喜欢作文,但就是没有素材。或者搜肠刮肚地写出来,却淡而无味。天啊,这怎么可能?奶油老师今天先教你们怎么寻找素材。举个例子啊——今天下午是一周一度的作文课。作文对他们一伙来说,无异于就是节日。而且他们最喜欢的作文形式就是:自主作文!  相似文献   

6.
一般来说,最适合小朋友发挥的文体就是记叙文了。或者也可以这么说,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议论文,总觉得那些《论勤能补拙》之类硬邦邦的题目实在没有什么好说的;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童诗,在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的情况下,只好把一句话硬拆成短短的几行应付了事;也有的小朋友特别怕写幻想故事,最后只好东拉西扯编造一通,然后再用“原来是做了一场梦”来做结束……但是,若要写一篇记叙文,小朋友们多半不会觉得很困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记叙文是最生活化的一种文体。譬如,《我的老师》、《我们班上的调皮鬼》、《我最难忘的人》、《我最难忘的事》…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校园总是那样充满活力,总是那样生机盎然,我们的校园每一天都是新的,都在发生神奇的变化。这一次的“哈哈校园”专栏又要告诉我们许多有趣、精彩的故事了。二年级小朋友章立远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写了一次难忘的主题中队会,小作者“过把瘾”做了一回“表演艺术家”,深感“看事容易做事难”,体会到艺术表演的甘苦。三年级小朋友吴梦婉的作文记叙了一堂饶有趣味的科学课。老师启发学生的科学想像,不拘一格,简单而有效,同学们的表现千姿百态,有的很成功,有的则出了洋相。这两篇作文叙事比较简单,但都写出了情趣。陆莹同学的《新同学来…  相似文献   

8.
张老师:我们写作文的时候,老是看到这样的评语:写法不新颖,很老套。是呀,我们一写作文,就想到事情的“起因、发生、发展和结果”,这种“老三段”的写法,或者呢,还有“总启、分叙,总结”这样的“老三段”。我们是一群要求成为作文高手的小学生,自己也不满意,能不能介绍一些新的写法,供我们学习参考?一群热爱作文的小学生一群热爱作文的小朋友:很高兴看到你们的信,你们是“一群”小朋友,意味着“热爱作文”的小朋友越来越多,是件大好事啊!只有热爱作文,才能写好作文。巴金爷爷说过,“文无定法”。就是说写作没有固定的方法,最富有创造性。作文…  相似文献   

9.
蚊子的创新     
作文课,我要求同学们以《假如……》为题,写一篇想像作文,要求要有情节和细节而且必须有创新。我把要求一说,同学们都很奇怪地看着我,因为大约一周前,我们刚写过这篇作文。而后,我问他们:“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生活,可你们的生活都一样吗?”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一样!”我又问:“请同学们再好好想想,我们是从同一个家门出来的吗?就说上学,有的步行,有的坐车,还有的让爸爸送,是不?”下边只听见笔和纸交织出来的“沙沙”声,我突然叫停,问:“你们都在写什么?”有的说,我在写《假如我是市长》;有的说,我写《假如我是老师》……我摇了摇头,怎么…  相似文献   

10.
话题聚焦有的同学问活动场面怎么写,我们的作文要么就是很单薄,给人的印象不深,要么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去写,更糟的是有时越写越乱。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这多半是因为没有做到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缘故。  相似文献   

11.
一、大面积欣赏 师:我看了同学们的作文,作文中的句子,给我带来了语言的享受。 她非常瘦,无论近看远看,她都是那么瘦。——谭思睿 师:看了这个句子,我发呆了两分钟。瘦有什么远看近看的呢,后来一想,有的人远看很苗条,其实不瘦,很丰满。谭思睿这么写,真把瘦写“绝”了。  相似文献   

12.
提到作文,不少学生都“深恶痛绝”,有的咬着笔头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更多的是像挤牙膏一样写了出来,但自己很不满意。作文兴趣更是无从谈起。那么,怎样才能不怕作文进而喜欢作文呢?这儿有三个简便易行的办法。一、学会摘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文的源头活水自然是我们每天的生活,但别人的精彩文章其实也是我们作文的一个来头。一篇文章有可能容纳了作者的一段生活,一篇文章有可能包含了作者的一个见解,一篇文章有可能表达了作者的一些情感。学会了摘抄,就是另外一种意义上的积累生活。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主张:“博观而取,厚积…  相似文献   

13.
张萍 《湖南教育》2008,(8):28-28
一、不能多要求学生写话的数量。只要能写一句完整的话在写话时,我们并不要求学生对事物叙述得多么生动具体,也不限制书写的篇幅。只要能写好一句话,写完整就行。如我布置了一次写话内容是写一写你最高兴的事。有的学生写道:“今天,老师表扬我阅读课文流利,我很高兴。”语句中并没有把自己课文读得怎么流利、教师怎么表扬他写得具体,但是他把句子写得通顺完整,  相似文献   

14.
多少年来,由于作文教学没有使学生感到“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其直接的后果就是作文成了孩子们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家长们难饮的苦酒和老师们头痛的课程。在作文课上,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同学咬着笔不知从何下手;有的寥寥几句,不知怎样继续。再翻开同学们已写好的作文,有的重点不突出;有的文笔干瘪;有的千篇一律,毫无新意。小学语文修订大纲对小学的作文要求是“对于写作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出来”。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新意。”其实,作文就是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15.
第一问,写话题作文,记叙文还那么重要吗?近几年来,话题作文比较“热”。有的学生认为,话题作文,文体不限,就可以随便写随便说,就可以把文体丢弃在一旁,只要是一篇文章就行。其实,这是一种极端错误的认识。文体不限绝不等于文体杂糅,那种漠视文体的考生,写出来的文章非驴非马,成了四不象,只能在考场上败下阵来。  相似文献   

16.
[开场白]想像作文是同学们都十分喜爱的作文形式。原因就是这样的作文可以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不必拘泥于一个内容,可以发挥个人的能力,显现各自不同的风格,比较容易达到与众不同的效果。但是,有的同学认为:想像作文嘛,那就是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其实,这种想法是不太合适的。尽管想像作文可以发挥每个人不同的想像力,可以写不同的内容,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和感受,但想像作文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写好“想像作文”我们先看一篇例文:[范文示例]文具们的争吵一天晚上,明明写完作业后,没来得及收拾文具,就去睡觉了。铅笔、…  相似文献   

17.
今生无悔     
今天,我们的语文作业是写第二单元的作文,作文的要求是:写一件后悔的事,还要把经过写清楚。上帝,我没有后悔的事!怎么办?我拼命地回忆,边敲脑袋边想,可就是想不到题材。我看了一下钟,天哪!8点半了!突然,一个念头从我脑海里闪过:既然没有,那我就来制造一件后悔的事!AONIANZUOWENFUDAO说干就干!我拿来铅笔笔芯,抓出几根,全部弄断!咦,怎么没一点感觉?是不是分量不够?我索性把笔芯全都倒了出来,“啪”的一声,笔芯全军覆没!怎么还是没感觉?“怎么办?怎么办?”我急得大喊大叫。妈妈进来了:“磊磊,你让不让我们看电视?”“我作文写不出来。…  相似文献   

18.
很无米之炊”,即使挖空心思写出来的习作,也是内容空洞,缺少灵性,怎么改变这种状况呢?在教学中我们作了这样的尝试:1.营造习作情境,走“作文生活化之路”。生活中处处有作文。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丰富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我们曾设计了这样一次作文课  相似文献   

19.
有的同学说:“我就怕作文,因为没东西写。” 这个同学说“没东西写”,说穿了就是没注意观察生活。其实每个人都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百花园之中,只要注意观察,就会有写不完的作文。  相似文献   

20.
在作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套袭作文的现象很严重。不少学生平时习作,书桌上总要摆放一两本优秀作文选,一边看一边写,把某篇优秀作文或改换一下人名、物名,或改一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或增删一些句子。写成一篇新的作文,还美其名曰“仿写”。其实他们是在套袭作文。这些学生一旦离开了范文便束手无策,老半天写不出几个字来。因此,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引导学生走出套袭作文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