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中,以"中国元素--中国红"为外观色的中国馆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传统元素魅力.本文分析"红色情结"这一传统元素在当今设计中的表现和象征意义,探讨"红色情结"对现代设计的积极影响和启发.  相似文献   

2.
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斌 《考试周刊》2008,(7):201-202
"自强不息"、"厚德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而代表传统文化精神与内涵的各种艺术形式也丰富多彩,它们即是所谓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今时代,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恰到好处的运用于产品设计中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探讨的课题.本文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及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产品创新设计进行了理论阐述.并结合文具造型设计这一案例进行了实践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之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显示出独特、深厚、富有魅力的民族精神。其中许多元素若能运用在设计中都能成为点睛之笔。但现今中国的设计,特别是工业设计,模仿有余而自主创新不足,原因之一即未能充分利用这一巨大资源库。优秀的设计不仅应具有现代感和商业感,也应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Made in China"固然光荣,但更应期待"Design in China"。探讨中国元素对于现代设计的启示,应从中国元素的范围和特点谈起,结合具体案例论述其在设计中的运用方式,找出其精髓所在,传承于工业设计。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为世人所深深折服。设计师应将中国书法艺术等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装饰设计紧密结合,并融入自己的设计理念,更多地关注设计艺术中的个性和民族性的问题,才能将设计建立在强大和深厚的民族根基上,为设计艺术开辟一片崭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其文学和艺术深深地印含着中国独有的元素。书法艺术这一国粹是以线条来表达和抒发作者情感心绪变化的,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追求中的情感的渲染和寄托,不仅书法家用自己的情感灌输着书法艺术,而且历代的书法理论家也认为书法是心与意的交融。一、扬雄——"书,心画也"扬雄的《法言》虽本不是专论书法的著述,然其中所表现的论书思想屡屡为后人所征引和推崇,成为中国书论的开山之作。他在《法言·问神》篇中有一段涉及"心"  相似文献   

6.
书法艺术是最富有东方色彩的中国古典艺术,研究现代中文字体设计,可以利用书法的美学意识找到最基本的参照元素.书法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抽象且纯粹的艺术形式,集中地体现出传统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是在互相渗透、互相制约中建立起规模的,因此,研究当今的中文字体设计,就要追根溯源,从传统书法中去汲取养分.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对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轿车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元素正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到国产轿车的造型设计中.本文从设计要素、美学特征等方面对中国元素在轿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总结归纳,从设计的角度,结合民族文化和消费者的需求,提出中国轿车造型设计应从民族性和现代性两个方面着手"双管齐下"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媒介,书法艺术同时兼具了传播文化信息和书法艺术信息的功能.书法艺术“去传统化”成为社会常态、由精英垄断艺术走向人民大众、经历现代科技技术的冲击之后浴火重生,成为世界民族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均丽奇葩而异彩绽放.借助标志性设计,书法艺术将走出国门,担负起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各种各样的标志设计让人学习书法艺术,回归书法艺术原点.  相似文献   

9.
浅议标志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元素是东方文化的特殊性的表现,它有着广泛的题材、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标志设计中,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因此,在标志设计中,我们应该在对传统元素的形和意的理解基础上,对这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它们成为新的标志设计元素,让设计更富有当代特色。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5,(87):21-22
文章界定了工业产品设计及中国元素的概念,分析了人们对工业产品设计的认知过程。以民俗民艺、吉祥图案、文学艺术为设计实例,开展了中国元素切入到工业产品设计中的研究,分析了中国元素在工业产品设计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龙开朗先生善书善刻 ,作品琳琅满目 ,有文有野。书法作品讲究“味”、“情”、“气” ,篆刻作品既有秦风汉韵 ,又有个性。这是他感悟人生和书道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守望中国书法》一书对"书以载道"这一问题的论述相当深刻,不但论及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国社会的文化精神,而且提出中国书法承载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意志。本文表示赞成,并且认为无论是书法的"道",还是文章的"道",指的都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因此,所谓"书以载道"、"文以载道",简言之,就是中国古人以庄重的书法和典雅的古文来表现中国文化,实际上就是一个关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书法作为中国古老的源远流长的艺术,最具民族特色且艺术"纯度"极高,它与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式家居设计有许多相通之处:其一,书法的书写特点与中式家居设计有诸多共同之处;其二,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其三,意境美是书法和中式家居设计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4.
气势与气韵     
中国书法艺术常提到"气",气乃书法之真谛所在。在书法创作与形象中常以"气势"、"气韵"等词进行表述,"气势"是书法家对自然抽象摹写与内心世界传达结合的一种书法表现的特殊形式。气韵是书法家、书法作品与欣赏者之间互相感知的产物。气韵生动乃书法所求的最佳效果。书法作品的气韵,是书法家品德情操、生活阅历、文化修养以及艺术功力等内外因素的综合产物。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核心素养培养是当下教育领域的热点,浙江孕育了众多文艺巨匠和文艺巨作,体现了浙江思想深度,奠定了浙江文化厚度,标注了浙江精神高度。核心素养视域下"浙江精神"融入青少年书法教育探索,主要包括"浙江精神"的彰显、基于"浙江精神"培养核心素养的书法课堂打造、聚焦"浙江精神"提升核心素养的书法活动探究。当前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下的书法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书法是最能代表民族特质又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艺术,它是中国人内在的精神,其笔墨磨练就是精神磨练。  相似文献   

16.
诗性是艺术的一个重要特征。汉字创造的意象性、本真性、想象性及其与书法艺术发展的关系等诸方面,在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一种诗性精神。其所涵括的诗性思维、诗性语境和诗性人格,对我国传统书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当今这种诗性精神的缺失,也成为书法艺术的发展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艺术门类,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其间书法大家辈出,书法作品美妙美伦,它们是中国艺术的骄傲,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一大组成部分。中国书学博大精深,富有民族特色,深入研究书学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有重大意义。本从创作心理的角度,总结了唐代书学“意在笔前”和“忘机兴发”两种创作心理,分析了唐代书学情感表现与笔法的关系,从而探讨了书法作为艺术,情感表现与笔法的深层结构,对在艺术理论的语境中进一步研究书法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中国书法,作为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分析书法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进而探索和丰富现代视觉传达设计的视觉语言,具有深层次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代视觉传媒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发掘地域文化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书法作为我国一项传统文化艺术,一直被视作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象征。平面设计是现代商业文化的产物,它对现代文化、信息的传播与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书法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及两者在文化精神上的融合,是传统民族文化精神在当代拓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艺的自然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本文先概述道家思想对传统文艺的整体影响,然后主要从私家园林,诗歌,书法以及绘画等方面,详细论述了道家思想在传统文艺的“自然境界”的形成与发展中所起的独特作用,最后指出道家思想不断地渗入文艺,文艺的发展也不断的趋向于道家,二者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