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苇 《大理文化》2008,(5):36-41
千百年来,下关即是滇西重镇,是南诏大理国时期的重要关隘,旧称龙尾关,因与龙首关遥相呼应,故将龙首关称为"上关",将龙尾关称为"下关".下关是大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军事要塞,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2.
古城漫步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市区内的大理古城,而现今州、市政府所在地叫"下关".我的朋友老何曾在大理住过一些时日,此次结伴游玩,一定邀约我到大理古城走走.乘车从大理市的下关往北15公里,就来到了一道古城门下,门楼雕梁画栋,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  相似文献   

3.
追水龙尾关     
正下关,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滇西地区的政治交通中心。要说下关最具有历史感的地方,非关迤莫属。关迤是指位于西洱河边,黑龙桥以北的一片老城区。一条笔直的青石板路沿着豆糠坡,通向巍峨高耸的寿康楼,沿路两边都是屋檐低矮充满了岁月沧桑的旧木板瓦房。周边,一个个小院沿着一条条街巷排列开来,屋宇相连,串联起一个个关于老下关的故事和传说。关迤,应为"关里"的谐音,曾经,龙尾关雄踞西洱河  相似文献   

4.
风子 《大理文化》2005,(3):11-12
岔路口的下关 外地人到大理市,一般都不愿住在下关(镇)这个市府、州府所在地.毕竟多数人不愿大老远赶来住在一个千篇一律、毫无特色的钢筋丛林里.他们更愿意去领略古城的千年如一,或者去触摸喜洲白族院落的古朴气息.如此一来,身为大理之门户的下关,在许多游客的眼里,那只是一个必经之地而已.  相似文献   

5.
吴棠 《大理文化》2014,(3):96-104
正公元2003年9月,大理市下关以四方街为中心的正阳、子河片区,在"旧城改造"中被拆除。对土生土长的老下关人和我来说,这是一块人气最旺的风水宝地,历史上曾几度辉煌;人文学者的视角则认为是:"承载着独特民族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从时间、地理、人文环境等方面追根溯源,这一街区是大理古老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物质文明交替、融合、最具说服力的地方。四方街的消失,成为我和很多人挥之不去的情结。云南三大商帮崛起之地下关是南诏、大理国的南面门户重镇,又是滇西驿路、公路的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地域都有一个专属自己的密码,它们关乎生活习惯,关乎地域性格,关乎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一金庸笔下的大理,不仅有着"神仙姐姐"和"段公子"的爱情故事,还有浓墨重彩的"风花雪月"四大奇景。不过,但凡说起大理,爱茶人士第一个想到的一般都是沱茶的鼻祖——下关沱茶。一个春茶吐芽的清晨,我在离开大理多年以后再次走进位于西洱河南岸的老下关茶厂(现在叫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去感受那份保存在内心深处的美好记忆,走近那段让我难以忘怀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名城大理下关古镇,有一条现今在市区街道名录中已找不到其原街道名称,但在大理下关乃至滇西近代历史上曾辉煌一时,曾是大理政治、商贸经济和文化娱乐中心,曾为大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重大作用,有着深远影响的著名街道,那就是下关仁民街.  相似文献   

8.
吴棠 《大理文化》2004,(6):58-59
将军洞即李宓将军庙,在下关西北苍山斜阳峰麓,与"万人冢"同属天宝战争有关的历史遗迹.明万历<云南通志>卷十二"祠祀"载:"李将军庙在(大理)府城南三十里,龙尾关之西,祀唐李宓";明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刻碑:"大唐将军,领命南巡,至此即终."说明庙始建于明,清代又加扩充,民国时期几次修葺,成为大理规模最大、香火旺盛的本主庙.  相似文献   

9.
徜徉苍洱间     
张光 《大理文化》2021,(6):85-87
1 一路向西去拥抱"风花雪月",享受"自在大理".不问世事,不问繁华.冬日夏云,只为"宅"在大理享受冬日里的那抹暖阳,感受那味道浓郁的年节.只有一个地方让我变得如此的慵懒,能够"猫"在大理晒晒太阳,享受一下日光浴,由衷地感谢来自苍天的恩赐.大理的冬日,风的季节.行走于下关的风,让我感知年节里的天朗气清.喜欢"望夫云"云卷云舒的变幻莫测.远眺苍山玉局峰,如若有云朵加盖,就可知"下关风"必将是今天天气的"主角",出行定要"重装上阵",不然就会变成瑟瑟发抖"表情包"的代言人."望云知变,闻风而动".我想,这便是望云知天气的道理.  相似文献   

10.
春游石门关     
春节放假,一家人本要在初三回去老家过年的.临行,从北京回来的儿子同学打来电话,说是有同学相约要来大理和他聚会,回老家的行程便取消了.所有同学初四才能聚齐在下关,初三这天正遇空档.于是相约朋友一家,到漾濞石门关游玩.  相似文献   

11.
且听风吟     
"下关风吹上关花,苍山雪映洱海月",大理四景"风花雪月"享誉海内外。风是下关的一大特色,无论冬夏,不分晴雨,总有清风拂面,总有风声盈耳,无形无迹的"风"入景,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明山丽水的下关是一块宜居之地,也是独一无二的"听风之城"。我不是地道的大理人,我的家乡坐落在离大理有两百公里路程的无量山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长大的我跟许多山里孩子一样,最熟悉的童年风景就是山外青山,外面的世界离我很遥远,两百公里是段遥不可及的距离,只能羡慕地听别人一  相似文献   

12.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喜洲民族资本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洲镇位于大理市北部之平坝中,西面苍山,东临洱海,山明水秀,土地肥沃,经济繁荣,历史悠久.汉至晋为叶榆县治所,是滇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国至大理国时期为京畿要地,交通便利,水路、旱路直通上关、下关,出上关可至西藏,出下关可至昆明、四川、缅甸.……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叶,其生产和饮用在大理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大理地区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茶文化,有着极期丰富的内涵,崛起于20世纪初期的白族资本家群体--喜洲商帮,在西南丝绸古道上运锁茶叶、黄丝等商品,经营活动长达半个世纪,其中以创造名牌茶"下关沱茶"的永昌祥商号的经营活动最具有代表性,为大理地区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大理州茶叶生产销售又有较大发展,成为骨干产业,"下关沱茶"、"三道茶"等名品更是饮誉海内外,为大理茶文化谱写了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14.
下关忆旧     
下关子河片区拆迁改造,牵动着多少老下关人的心.人们相约专门去看一看下关八景之一的"龙关晓月"的玉龙关旧址;走一走既熟悉而又即将消失的老街道.有的老人领着孙儿指点四方街,向后辈诉说着早年这里是如何的热闹,周围几条街道上开着数十家集商贸洽谈、仓储货栈、旅客食宿于一体的"老堆店"和众多的商号.昔日下关四方街的民族商业文化特色,是丽江四方街无法比拟的.这一切却将成为过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15.
《大理文化》2015,(3):86-87
骏马辞旧,瑞羊迎新。2015年2月13日,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年会在大理隆重举行。当天上午。在公司总部的空地上举行了年会趣味活动比赛,并于当天下午举办了隆重的表彰颁奖和文艺汇演活动。公司总经理陈国风,副总经理褚九云、吴青、杜发源,财务总监杨发保、监事会主席朱子纲等公司高管出席上述活动。在"瑞羊送福·关茶振兴"表彰颁奖暨文艺汇演活动上,精彩不断、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6.
在大理     
杨洋 《大理文化》2011,(8):41-44
一直在下雨,但我还是决定去大理古城走走。古城和下关,现在都称为大理,却是截然不同的两个地方。下关从一座灰蒙蒙的小城一天天成长,一点点蜕变,已成为一座大气、美丽的城市。古城则是婉约的,细致的。从十多年前我见到它,到如今,它从一座宁静温婉的小城,变  相似文献   

17.
杨圭臬 《大理文化》2012,(10):74-76
初到大理市的外地人,常听本地人说“到大理”或“从大理来”就觉得很奇怪,其实他们说的“大理”,指的是大理古城.到大理古城,首先经过的是文献楼,门楼上面高悬着一块匾额:“文献名邦”.这是清康熙四十年(公元1705年)云南提督偏图深感此地人文兴盛,报请清政府颁发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大理,点燃记忆的是下关客运中心和大理师专的红楼。从下车时的茫然到凝眸师专红楼的深情,其间时光漫漶三载。岁月的沟壑里除了沙砾还是沙砾,捡拾起来的能够闪烁一些珠玉光泽的却是这两座消失掉的建筑。我多少次进出下关客运中心,已经记不清了。曾经的自己仿佛是它巨嘴里的一口气,任其吐纳。就像孙悟空总是逃不出如来佛的掌心一样,我即  相似文献   

19.
陈逢湘 《大理文化》2009,(Z1):122-123
大理美景天下传,风花雪月风为首。大理风,四季吹,亘古不变的风,使下关因之得了"风城"之名。利用风能发电,是大理人生生不息的愿望。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州属一家科研机构从事科技情报工作,每天都能看到不少科技文献资  相似文献   

20.
西洱河怀古     
西洱河贯穿于大理市区东西。人们以西洱河为界,洱河北面叫关迤,洱河南面叫关外;现在人们又把关迤称北片区,关外称南片区。西洱河古称叶榆水,海尾河,群众俗称它为洱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