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球仪     
正爸爸送给我一个小小的地球仪,它大部分是蓝色的,表示地球大部分都被海洋所覆盖;地球仪上,各个国家用五彩的颜色表示,如粉色、黄色等;南极和北极很冷.到处是白茫茫的冰雪,所以用白色代表。我把地球仪放在桌上,轻轻一拨,它就转动起来,我的眼睛随着它的转动寻找着我们伟大的祖同。啊!找到了!在地球仪上,我们中国是用粉色代表的,形状就像一只昂首啼鸣的雄鸡,挺立在东半球上,多么庄严和生机勃勃!不一会功夫,我又找到了首都北京,在一地球仪上用一颗红五星代表。我曾去过北京,和我的家人们漫步在故宫、颐和园、圆明园里,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并且登上了长城,  相似文献   

2.
1秒差距等于206265天文单位的推算杨柯金宇宙里的星体相距都非常遥远,距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与地球的距离用公里作单位表示是384400公里,数字达几十万;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用公里作单位表示是149600000公里,数字达若干亿;而太阳系其它天体的距离用...  相似文献   

3.
沿海版教材第五册第六组第一篇课文《我在地球仪上寻找祖国》是写小作者站在地球仪前,寻找祖国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寻找祖国的心脏———首都北京;寻找祖国大地的两大“动脉”———长江、黄河和祖国的宝岛———台湾,以及在寻找中产生的联想。这篇课文篇幅不长,但词汇丰富,文字优美,感情充沛。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了解祖国在地球仪上的位置;品味欣赏重点词句;指导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引发学生展开想象;课外阅读延伸,围绕这些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是:一、激趣导入新课伊始,教师出示地球仪,问学生:这是…  相似文献   

4.
你观察地球仪时,也许感到好奇:地球仪上那穿过地心的地轴为何是倾斜安装的呢? 地球仪主要有两种功能,一是用来表示地面的地理状况,二是用来表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如果将地球环绕太阳  相似文献   

5.
杨多校 《广西教育》2007,(9C):22-23
点评: “为了地球的明天”,这是一个环境保护方面的话题。文章用了大量的数字说明地球面临的严峻形势,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文章基本上可以分作两大部分,前一部分用数字说明人们乱扔垃圾给地球造成的巨大污染。后果严重的程度;后一部分主要是发出呼吁,以三个“为了地球的明天”领起三个段落,结构紧凑,排比铺陈,感情凝重,有较强的议论抒情性。  相似文献   

6.
我的地球仪     
我有一个地球仪。它是椭圆形的球体,直径大约有20厘米。它由三部分组成:底座、转轴、球体。只要你用手轻轻一转,球体就会以转轴为中心转动起来,地球在你眼前飞快转动,好像瞬间就能游览整个世界。地球仪上的颜色是花花绿绿的,蓝色占了大部分,蓝色代表的是广阔的海洋。地球上的国家也是用各种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比如:中国是黄色的,俄罗斯是绿色的,印度是红色的……爸爸告诉我,地球仪上相邻的两个国家的颜色一定是不同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加以区分。  相似文献   

7.
[绝密档案1#] 地球也许取名为“水球”更恰当,从世界地图或地球仪上,我们会看到大片大片鲜亮的海蓝色;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一个椭圆形的蔚蓝色球体,水是它表面上数量最多的天然物质,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表面。 但不要因此以为我们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余下3%的淡水中,又有77%集中在两极冰盖、冰川和冰雪中,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人类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有全球水总量的0.7%,而且大部分是地下水,是不能再生的。[绝密档案2#] 干渴的“水球” 近50年…  相似文献   

8.
世间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可以使愚人变为智者,可以使懦夫变为勇士,能使浪子回头——这就是爱。小小的一个“爱”字在古希腊语言中竟是用五个不同的单词来表示的。这五个词表示不同关系、不同程度的爱:不求回报,无私的爱;浪漫的爱情;友谊,朋友间高尚的爱;家庭成员间的关爱;宾主之仪,礼仪。如此详细具体的爱的诠释足以说明爱的无所不包,无所不容。纪伯伦说:  相似文献   

9.
即用地球仪演示,使学生不仅掌握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而且掌握从南极上空、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顺时针还是逆时针。这样,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0.
近日。重新研究2007年全国高考物理卷一道试题,有如下想法: 题目假定地球、月球都静止不动,用火箭从地球沿地月连线向月球发射一探测器.假定探测器在地球表面附近脱离火箭.用W表示探测器从脱离火箭处飞到月球的过程中克服地球引力做的功,用Ek表示探测器脱离火箭时的动能,若不计空气阻力,则  相似文献   

11.
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件仪器就是地球仪.旧的地球仪的演示内容是较有限的,为了增加演示内容,我对地球仪进行了一些改革,实践说明,这种改革是可取的.现简介如下,请同志们提供改进意见.一、多用地球仪的制作用旧排球为芯,草纸、浆糊为原料,做成地球仪毛坯后,买一张“地球仪(政区)图片”糊上,装上地轴、半月形支架和底坐,就做成了地球仪的主件.为了使地球仪能多用,我首先对半月形支架进行了改革,用直径4mm的元铁条弯成半月形支架,而不采用较宽的扁铁弯成支架的做法,这样,就使其它配件较易安装.  相似文献   

12.
宇宙     
宇宙一、演示说明1.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说明:(1)地球的自转方向是_____。(2)地球自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为_________2.用蜡烛光代表太阳继续转动地球仪。说明:(1)昼夜是怎么形成的?________(2)停止转动地球仪,指出当时地球...  相似文献   

13.
北师大版教材《祖国在我心间》课堂教学片段一:师:你们课前去摸模、看看地球仪了吗?(生答“是”)那我想,你们一定知道地球仪上这大片大片的蓝色表示的是什么吧?(生回答“海洋”)师:剩下的是陆地。在陆地上有一片区域是我们祖国的领土,你能找到吗?  相似文献   

14.
一天下午,阳光照射在大地上,小波领着一群小伙伴来到附近的沙堆上挖地道。当他挖得正起劲时,却碰到了一个硬邦邦的家伙。挖出来一瞧,哟,原来是个地球仪。小波把地球仪一转,立刻,白天、黑夜、黑夜、白天迅速地变换,当地球仪停下来时,白天已变成了黑夜,大家只好各自回家睡觉去了。小波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他多想再和伙伴们玩一会儿呀。于是,他摸着黑起床,想找到地球仪,把黑夜变成白天。他正要伸手去抓地球仪,可地球仪却倒了。小波马上感觉到地震来了,他连忙钻进床下,可他转念一想:“不行,我得去把地球仪扶正,否则地震会…  相似文献   

15.
物理问答     
34.用m表示地球通讯卫星的质量,h表示它离地面的高度,R_0表示地球半径,g_0表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ω表示地球自转角速度,则卫  相似文献   

16.
姚向明 《教师》2013,(19):60-62
第一部分:新授课教学设计[课标要求]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学情分析]认知特点而言,初中阶段是学生观察的自觉性、持久性、精确性和概括性发展和提高的重要阶段,学生适合接受具有直观性的学习材料。就知识储备而言,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初步学习了地球仪的相关知识;就思维能力而言,大部分学生观察力较强,而且思维较活跃。学生的学习障碍主要体现在空间概念较弱,善于形象思维,而不善于抽象思维;不易理解远离生活实际的知识。  相似文献   

17.
林志胜 《地理教育》2012,(Z2):45-46
一、课标要求"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一、课标要求 “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按照鄂教版《科学》教材的总体安排,六年级以“地球与宇宙”为主体内容开展系列科学探究活动。《我们居住的星球》是六年级科学课的第一个主题单元,是学生认识地球的重要单元。学生通过本单元的科学探究活动,不仅要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知道地球是由大部分水域和小部分陆地构成的,还要了解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历史和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并有意识地建立“地球档案”,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除了少数宇航员以外,绝大部分人都无法亲眼目睹地球的全貌。七年级上册地理(商务星球出版社)第一章就是学习抽象的地球知识,对于我们教学设施薄弱的西部农村学校,除了地球仪外,就没有任何的学具,孩子们对庞大地球的感知,确实很难形成影像。现根据这几年的实践,分享心得如下:我叫学生把自己的身体当作地球,头顶就是北极,用N表示;因为在此上方悬挂着明亮的北极星,所以地球相应的这端就叫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