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西桂中地区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桂中地区大学生对饮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饮食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大学生的营养态度良好,并自愿为健康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大学生的饮食选择受意识、营养知识和经济条件影响;大学生喝酒、吸烟的比例不大,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并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广西桂中地区在校大学生的饮食、营养知识与健康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发现:桂中地区大学生对饮食、营养知识的掌握情况不容乐观,饮食处于自发行为,缺乏科学指导;大学生的营养态度良好,并自愿为健康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大学生的饮食选择受意识、营养知识和经济条件影响;大学生喝酒、吸烟的比例不大,大部分学生能自觉参加体育锻炼,并保持足够的睡眠时间,具有良好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3.
某高校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高校医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为开展营养健康教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问卷,对某高校医学院386名一~三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医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回答正确率总体上在50%左右,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饮食行为,有27.2%的学生不能坚持每天吃早餐,而且早餐质量较差,早餐品种较单调.另外,每天喝牛奶的学生仅有9.8%,但他们具有良好的接受营养教育的态度,有89.6%学生愿意为了健康改变不良饮食习惯,92.5%的学生愿意以后更多地关注营养知识.结论: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不合理,但接受营养知识的态度较好,应加强医学生营养知识教育,纠正不良的饮食行为,促进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营养健康教育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为探讨有效的营养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我院护理专业学生420人,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后,进行针对性营养宣教,比较前后效果。结果:健康教育后大学生对营养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大学生对营养与疾病、健康知识知晓率,形成正确营养态度,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5.
对大学生营养状况、知识和态度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宣教。笔者查阅了近几年采用K-A-P模式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饮食行为等的问卷调查研究资料。资料统计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有一部分学生存在不良的营养行为,如不吃早餐,常吃零食等。但是这些学生营养态度良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更多的营养知识,愿意为健康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所以,在大学生中开展积极有效的营养知识教育,定期进行营养知识的专题讲座、出版营养报、开设有关营养知识的选修课等形式,加强营养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了解新疆高校教师的营养知识、饮食行为习惯及健康现状,为今后对高校教师进行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新疆9所院校在职教师380人进行营养知识、饮食行为及健康现况调查.结论是新疆高校教师日常饮食营养习惯和饮食行为不够合理,营养知识普遍缺乏,参加锻炼运动时间不足,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但其饮食营养态度较好.建议加大营养饮食知识宣传力度,加强锻炼身体并开展定期体检.  相似文献   

7.
本文调查了大学生对饮食与健康的知识,态度及行为(Knowledge-Attitude-Practice,KAP)情况。结果表明,高校学生普遍缺乏对食品营养方面知识的了解,对相关法规认识不透彻。建议高校开设饮食与健康相关的素质拓展课,提高学生饮食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8.
杨丽琴 《文教资料》2010,(29):239-240
通过对高职院校的在校学生进行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对营养知识了解不够,对一些常见的营养知识概念比较模糊;普遍认可饮食对健康的重要性.但对健康的重视程度并不够.平时不能真正把营养知识应用到生活中;从行为上看.高职院校学生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需要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9.
况自然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6):97-98,128
目的:调查某中学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膳食行为,为更好地开展营养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中学学生以班级为单位以不记名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多数学生对营养知识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普遍存在不合理的膳食行为,但有一定的健康饮食意识。女生的营养知识及行为优于男生;县城学生优于农村学生。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加强中学生营养知识的健康教育,正确指导中学生改善膳食行为。  相似文献   

10.
在幼儿园健康饮食教育中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生动的特性,通过视听结合、动静结合、讲练结合等方法,帮助幼儿更直观地掌握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的饮食态度和良好的饮食行为,从而优化教育过程,更和谐、高效地达到营养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澧浦镇中小学生营养知识,了解中小学生对营养知识的了解、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以便更好地对中小学生进行营养健康知识的宣传及营养指导,为促进少年儿童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在专人的指导下进行调查。结果:小学组调查49人,其中营养知识欠缺的28人(57.1%),饮食无规律的10人(20.4%);中学组调查了253人,其中营养知识欠缺的87人(34.4%),饮食无规律的66人(26.1%)。结论:中小学生的营养知识缺乏都较严重.需进一步加强营养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宁德师院体育系学生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体育系学生抽烟、喝酒现象严重;相当多的学生饮食习惯不良和缺乏营养知识,尤其女生;大部分学生都有良好的运动锻炼习惯,且应激控制能力较强,心理健康水平较优;女生安全习惯优于男生.建议加强体育系学生的健康教育,提倡合理营养,平衡膳食,采取教育、管理和学生自律相结合的措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习惯.  相似文献   

13.
随机选取娄底市5所中学体育特长生200人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同伴教育教学使干预组体育特长生营养知识认知有较大提高、营养态度有明显的好转及营养饮食行为有显著改善。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采用同伴教育模式对体育特长生进行营养教育干预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做为一种新的营养教育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结合实际进行《营养学》知识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里开设《营养学》课程,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生营养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开放式的考察方式等教学方法,都有助于学生运用科学的营养学知识指导生活和实践,建立科学合理的食物结构和自我保健意识,对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李翠泉 《高教论坛》2012,(1):37-39,88
实践能力是小学教育本科生的一项重要素质,重视师范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小学本科教育普遍的价值诉求。基于学生的缄默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分析了学生缄默知识的获得机制,进而提出了缄默知识视域下小学教育本科生的实践能力的四种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江苏版义务教育劳动与技术课程《营养与烹饪》新教材以“项目学习”理论为编写理念,经该教材教育干预的学生其营养知识的平均分、及格率和优良率均明显提高,营养态度也有所改善,体现了较为显著的营养教育效果,不失为基于课程途径实施学校营养教育的好教材。建议适当增加教育时间,不断更新并优化教学内容,修订营养教育指导性文件,实现多学科协同教学,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营养行为。  相似文献   

17.
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是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知识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调研、专家论证和教学实践,探索以营养为主线,将营养相关课程设计为贯穿人才培养过程的三门系列课程,分别为"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营养与食疗学""运动营养学".介绍了系列课程建设的思路、开设时间、课时量、课程内容、框架结构、实践环节等...  相似文献   

18.
以2016—2019级贵州大学植物生产专业在校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大学生健康状况、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对第二课堂的需求状况,以及对第二课堂的参与度与满意度,了解大学生对营养与健康教育的第二课堂的需求,为高校更好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依据和对策,从而对营养与健康第二课堂进行更好的课程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9.
采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及访谈法对内江市两所高校部分全日制大学生生活方式现状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生活方式外,还与环境、生物和保健服务因等素相关,但不良的生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加强卫生保健宣传,形成大学生正确的健康价值观;对大学生开展健康教育课程,加强饮食营养、睡眠卫生指导;提高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加强体育锻炼;引导大学生剖析现代社会的节奏特点,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