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政治三元论”出发,追溯历史发现文学的伤痛缘于政治人为的狭义化,“政治”概念的含混是文学与政治关系争论不清的根源。“政治文学”以政治生活作为作品“核心轴”,审美地反映人类的美好政治理念和情感,具有理想性、否定性的特征。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的阐释放弃了一个重要的想象维度——乌托邦,实际否定了文学与政治在理念层面结合的唯一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随着跨文化交际学的兴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引起外语教学界的重视。这些问题有的属于语言问题,也有的是非语言问题。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传播媒介。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制约,不仅仅因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而体现在语言的句法、篇章层面上,语言的词汇作为语言的基本要素,它更明显,更直接地体现了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制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语言学习者使用目的语交际的语用失误,始终是外语教学的宗旨。本文拟对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一些词汇作初浅的文化分析,从语言的词汇这一层面,谈谈社会文化对语言的制约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21,(4):98-104
西方悲剧概念的内涵经过了从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悲剧到观念悲剧再到社会经验悲剧的变化。威廉斯的现代悲剧观与"感觉结构"的内涵联系紧密。"感觉结构"在美学层面,指涉作品中所反映的与时代相关的支配性观念;在社会层面,指涉社会感觉与社会经验;在主体意识层面,指涉一种现时的实践意识。威廉斯从"感觉结构"出发,审视悲剧传统以及悲剧理论中的问题,发现悲剧传统与社会经验的分离,他主张把悲剧纳入社会经验的范畴,将其理解为社会中的无序状况带来的经验、认识及其解决。这个过程同时也是漫长的革命过程。  相似文献   

4.
丁西林在"五四"时期以独幕喜剧著称文坛,此时他将文学作为一个物理学家工作之余的爱好,他的前期戏剧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喜剧因素,幽默、论辩色彩强、结局出乎意料。三四十年代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丁西林对文学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仅仅再将戏剧当作一种兴趣爱好,而是将文学作为爱国的工具,融入战争背景,揭示当时动荡的社会现实与人性复杂,并描绘个人的政治理想,赋予文学更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前,作为社会层面的诗歌阅读呈现出略化,作为中学语文教学层面的诗歌教学呈现出弱化,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诗性阅读应当是体会而不是解释,诗歌的意蕴、意象、语言等都是读者无尽的再创造空间。中学诗歌阅读教学应遵循诗歌的特质,把握好教学的切入点,整体判读、经验对接、归纳共性指导生活是中学诗歌教学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赛亚·伯林是一个因自由观而闻名的思想史家。但他以一个哲学家和政治家的身份来解读浪漫主义,有其独特的深刻性和广泛性。并且浪漫主义本身早已不仅仅是文学的定性规定,它更多地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本文对伯林的浪漫主义思想作一概观。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育的任务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应上出语文味。要完成这个任务,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文字,文学,文化。完成这三个层面的解读,既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又是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首先,对文字解读是基础,但它不应只是教条地传授字的意思,而更应侧重对文章内容的发掘,把个别字词放在文章整体中去把握。其次,通过文学的解读,力争了解文本塑造的人物,承载的写作意图、观点和技巧。最后,在感受中国文化精神的同时,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民族情感、懂得民族表达方式的人。本文以《庖丁解牛》的教学过程为例,谈谈如何从文字、文学、文化三个层面体现文言文教学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百花文学”进行叙事学分析,意在呈现“百花文学”在情节设置、人物塑造方面的叙事特点,及其作为短篇小说的抒情特征。本文认为“百花文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十七年主流的叙事成规,但也在叙事层面体现出暴露社会阴暗面与歌颂美好光明的社会主义社会、表达个人情感与体现阶级情谊之间的叙述平衡,其在叙事层面所做的尝试和努力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十七年文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提供了有益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更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将社会的特定层面展现在观众面前。以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米勒的名剧《推销员之死》为例,分析该剧所反映的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0.
空间可以分为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两个层次。社会空间概念的提出使得对于空间的认识脱离了具体层面并更为体现现代性的特点。教育空间作为社会空间,在不同的社会境脉下,有不同的表征形式。从书院到学校再到网络,教育空间在现代性的推动下不断进行着转换并以不同形式为行动者提供活动场景。  相似文献   

11.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专列《知音》一篇,论述了文学鉴赏的规律,提出了文学批评的原则,指出了文学鉴赏、文学批评在文学审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我国第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巨著,<文心雕龙>不仅注意到作品的多义性、读者的作用,而且《知音》篇实际上已从接受实际和理论层面上论述了自己的接受美学思想,较早期西方接受美学更具思辨眼光。  相似文献   

12.
文学意蕴层面指作品所内含的对于社会历史、宇宙人生或审美形象等的独特感悟和理解。由于文学形象具有指向性和包孕性,就使意蕴层面呈现出多层次的丰富意蕴。文学作品的意蕴作为多重意蕴组合而成的系统,一般可以被分为三个层次,即:社会历史意蕴层、哲学意蕴层、审美意蕴层。从作品本身来看,其实它们三者之间在很多文学作品中是互通的,渗透且转化。  相似文献   

13.
信息化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目标、一个特征或一种状态。基于对信息化的认识,信息社会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信息化,它还不可或缺地包涵着精神层面的信息化,这就是信息社会的时代底蕴。  相似文献   

14.
刘晖 《培训与研究》2005,22(3):9-11
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里程碑。本文试图分析这部小说的两个重要主题:一是“逃离”。哈克要逃离“文明”社会的虚伪与腐败,吉姆要逃向自由;第二是“觉悟”。对哈克来说,沿河而下的旅程是认识与道德成长、觉悟的旅程,学习的旅程,从个人层面和社会层面他都获得了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具有健全心灵和民主理想的人;而吉姆作为一个平等的“人”的意识的觉醒体现了黑人对自由、对真正“人”的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15.
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家埃德加·爱伦·坡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据独特的地位,爱伦·坡以其独特的人格和作品而闻名;其人格魅力和个人主义思想,在其作品中,在美学观、死亡观和道德观三个层面体现的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6.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公民个人层面的道德准则,在最大范围、最大程度上体现了以群体主义为基点的中华传统文化及其衍生出的群体指向性价值理念,是中国传统责任价值理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的表现形式,集中反映了当代公民应承担社会责任的内在要求。面对新时代青年责任价值取向所面临的诸多挑战,有必要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价值导向,引领广大青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担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相似文献   

17.
武松与桑地亚哥分别是东西方硬汉英雄人物中的典型代表。由于所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他们的硬汉形象及“硬汉精神”同异之处共存。从作品文本层次中的文学话语层面、文学形象层面以及文学意蕴层面比较这些异同,有利于深入了解中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异同,促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社会物质文明水平不断提升,精神文明在某个层面上不断被削弱,甚至有人认为传统文化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如此传统文化已经处于一个非常弱势的地方,甚至被摒弃,但实际上它存在于现当代文学当中,文学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中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此一来形成了一种不断把传统文化完善的过程,本文从现当代的文学出发,寻找其传统文化的根。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课标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学文化已经从理念走向实践.大多数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已经意识到:不仅仅是从科学层面,还应从文化层面来认识数学,才能够更全面地体现数学的价值;将数学课程建立在数学文化的总体框架中,更能够全面地体现数学课程的教育功能.也即,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单是限于对数学概念、演算规则、变换技巧的科学认识,还应重视从文化的角度加以润泽,尽可能形象化的处  相似文献   

20.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是中外文论界论争的一个重大论题。归纳起来 ,有政治需要文学 ,文学应当为政治服务说 ;有文学不从属于政治 ,政治和文学相互影响说 ;还有文学应超越政治 ,甚至认为文学与政治无关说。诚然 ,文学可以为政治服务 ,既可以为这种政治服务 ,也可以为那种政治服务 ,同时 ,文学也可以不为政治服务 ,或者超越政治。然而 ,从历史层面来看 ,真正的文学应当站在社会进步的高度 ,为人类的终极利益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