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小学生应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实践证明,促进学生乐写,欣赏比指瑕更重要。通过降低学生习作标准,放大学生习作优点,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写作的评价强调:"写作的评价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引导学生热爱生活,亲近大自然,关注社会。"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习作,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结合实践,探析评价学生习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欣赏式习作评价,有利于学生习得习作技法,激发习作兴趣,积累习作经验。教师要进一步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构筑自我式欣赏、同伴式欣赏、点拨式欣赏、比较式欣赏等多元化习作欣赏框架,让学生积极参以习作欣赏的评价过程,提升习作评价实效。  相似文献   

4.
课新标倡导:习作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在习作实践中指导习作。究竟"用什么来教"更有效?教材虽然提供了一些例文,由于这些例文不是出自学生身边,学生关注的仅是"怎么写"这一外在的言语模式,很难唤醒和激活学生发现自我,表达自我的内在欲望。而开发和利用本班学生习作资源,不仅解决了这一难题,填补了这一空白,而且利于教师找准学生现有习作水平和思维激活点,增强指导效果。  相似文献   

5.
赖俊铮 《广西教育》2022,(11):142-144
本文论述在中职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策略,认为教师要整合乐理知识创设表达机会、要设计欣赏讨论情境激发表达欲望、要组织音乐欣赏展示活动提升表达品质、要升级创作训练提高表达能力等,旨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写作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教师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困难。要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分层目标,注重评改,刺激欲望,想方设法抓住一切契机,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让学生从"习作"走向"喜作"。  相似文献   

7.
在习作起步阶段,学生除了要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表达欲望外,还要能够运用适切、灵动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想。为此,教学中,教师由挖掘、积累"有新鲜感的语言"入手,让学生找到习作的依托至关重要。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做到细挖掘、巧勾连,勤借鉴、善模仿,乐观察、求创新,就自然会使学生对习作产生别样的兴趣。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作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习作教学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创设一定的言语情境,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是习作教学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策略。一、立足生活,创设语境,搭建言语平台课堂小天地,天地大课堂。新课标指出,写作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因此,习作应从生活出发,立足生活,创设言语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习作课《我敬佩的一个人》课件出示:刘洋、郎朗、林丹、刘谦的图片师:你们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  相似文献   

9.
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要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可通过观察向内看,让素材变得多彩;范文"组合拳",让形式变得多样;纵向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习作发表,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四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要进行"创造性表述"就必须要有表达的欲望。由此可见,鼓励学生自由表达、乐于表达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为了在教学中让学生自由表达、快乐习作,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1.
秦斌 《江西教育》2022,(14):50-53
《我来编童话》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习作,这一单元是童话主题,语文要素为:"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试着自己编童话,写童话."教学时,教师应从儿童本位出发,创设童话情境,运用"猜、聊、编、评"等方式唤醒学生的想象思维,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指导学生习作技巧,让学生感受到童话的神奇.  相似文献   

12.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每个学段习作具体要求:第一学段"对写话有兴趣",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表达欲望,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走进生活,突破时空孩子天性好动,可以抓住孩子们感兴趣的活动,如,课间十分钟,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来说,是他们思想最活跃的时候。开展丰富  相似文献   

13.
形成个性化习作是习作教学的真谛,是广大教师习作教学的共同追求。我们要从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为学生的个性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还学生一个"乐写、敢写、善写"的空间。让我们带着一种期待,点亮孩子个性习作的灵感,欣赏孩子带给我们的精彩!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交际语境的习作教学是习作指导的新模式,强调要立足学生的心理、生活环境,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写""写给谁看",这样能诱发学生强烈的表达欲望。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我的心儿怦怦跳",教师要确定准确的教学目标,对习作前、习作中、习作后三个阶段进行全过程的动态指导,通过创设语境、依托语境、拓展语境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语境中构思、表达、修改、分享。这样,能让学生理解习作的本质意义,获得习作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谢晓花 《考试周刊》2015,(24):56-57
传统习作教学,基本按照"教师命题→讲解要求→出示范文→指导技巧→学生习作"的程序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习作积极性差,写出来的作文往往千篇一律。我们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让学生从内心里有想写作的冲动和欲望,乐于表达,从而学会写作。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要慎重审视"自由表达",有一定的目标性,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积累一定的生活素材,教会学生热爱生活,自主积累语言,激发表达欲望,使学生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从而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17.
期末复习阶段,借助写作地图复习作文,让习作思维可视化,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绘制指路牌,帮助学生紧扣习作主题;借助环绕圈,整理归纳平时习作素材;凭借提纲表,丰富习作重要环节;制作名片图,牢记特殊文体的格式。在复习阶段运用写作地图这一"利器",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将发挥事半功倍、以一当十的神奇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学作文指导课一直存在难指导,难批改,难讲评,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学生习作是作者本人的"心声",希望获得认可和欣赏。因此,引导学生学会互相欣赏,互求"友声",是提高学生写作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音乐是一门想象的艺术,它通过节奏和旋律,或叙事,或抒情,让作者情思飞扬,学生的习作也同样离不开想象.在教学中,教师抓住习作和音乐均离不开想象的内在联系,把音乐引进习作课,设行话题,巧设情境,把两者联系起来,通来欣赏不同风格、内容的乐曲和歌曲,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想象作者所表达的意境,让学生"与音乐对话",在音乐亏损欣赏、体会、想象、习作,把一般学生都觉得是"苦差事"的习作,变成一种自觉要求表达的快乐行为,让学生习作轻舞飞扬.  相似文献   

20.
要在初中培养好学生个性化的基础写作能力,必须要充分认识和发挥阅读与欣赏的作用:对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最佳结合点的作用;对丰富中学生写作内容源泉的作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利器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