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茶花 《学子》2013,(5):66
"你怎么又错了,我都讲了无数次了!"经常听到有的老师这样抱怨,为什么学生总是犯我们觉得不应该犯的错误。其实,我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错误的出现是一种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很正常的现象,学生学习时必须有自己的探索尝试,尝试中就必定会有错误的发生。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让学生通过"尝试错误"的活动,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只要我们抓住这种数学教育契机,让错误变成宝贵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所以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而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会使用错误资源.我以课堂为中心点,从课前"预设"、课中"将错就错"、课后形成"错题链"三个阶段来进行.一、课前预设"错题"在备课时,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将一些教学重点和难点预设为错题点,通过对错题的辨析和讨论,引导学生将"错点"变为"亮点",提高学习效果.如我在进行"倒数的认识"的教学设计时,想到学生对倒数的概念容易辨析不清,便预设了一组概念辨析题:1.得数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相似文献   

3.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出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书读错、字写错、题目做错,很多老师都在为学生的错误大伤脑筋。其实,学生出错并不可怕。叶澜教授曾说过“:在教学中宁要真实的错误,不要虚假的成功。”因为,我们可能从“错误”中找到“豁口”,因势利导,将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例如我在教学《秋游》这篇课文时,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结果不少学生粗心大意,把“兔”写成了“免”。于是我引导学生讨论“:兔”字为什么不能丢掉这个点呢?一个学生说“:点就像小兔子的眼睛,没有眼,小兔子会伤心的。”我拿起红粉笔,在“免”字上加了一个红点。另一…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一堂好课的评价众说纷纭,那些错误多出的课却好像更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出错"是课堂教学真实而正常的现象,也是必然现象,尤其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不足,学习能力缺乏,"错误"无时不在。教师如果能化"错误"为"资源",则可以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逐步提升学习能力,使"错误"成为课堂的"亮点"、学生的"拔节点"。  相似文献   

5.
陈通水 《考试周刊》2015,(19):81-82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本身并没有价值,当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有效利用时,错误的价值才得到体现,因此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6.
<正>笔者近期所从教的班级学生,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时,解题中出现了很多错误.为了纠正他们的这些错误,笔者把平时搜集到的典型题目及错误加以整理,以复习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他们对错题进行剖析,找出出错的根源,得出正确的答案.通过这样一节"找茬"的复习课,让学生真正明白了出错的原因,避免类似错误的发生,起到了复习巩固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一、暴露"错解"先把平时搜集到的学生作业和考试中的  相似文献   

7.
陈通水 《考试周刊》2015,(20):72-73
<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错误是学生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课堂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错误本身并没有价值,当错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被有效利用时,错误的价值才得到体现,因此我们要善待学生的"错误",  相似文献   

8.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位。一、正视错误,体会学生的感受心理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有时出错反而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有的是小错,有的是大错。为此,教师着急,学生苦恼。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应切切实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对症下药。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从正面讲清数学知识,还要能从反面揭示容易产生的错误的原因,帮助学生认识错误,并彻底根治错误。对于学生所出现的错误,教要正确对待,引导他们认识那"陌路",走过那"曲折",越过那"陡坎",让错误发挥功效让错误成为学生学习发展中的"垫脚石"。  相似文献   

10.
李燕华 《现代语文》2010,(11):112-113
课堂就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课掌上学习过程出现的错误正是展示学生思维风采的最佳时机,即使有些错误是课前难以预设到的,这些错误信息也能生成一些新的学习目标、为师生展开新的认识提供新的方向。因此,我们教师要树立课堂学习中学生出现的错误和产生的疑惑都是课堂生成资源的理念,巧妙地挖掘其中的错误资源,通过分析、比较,学生自我探索、自我体验等方式,把错误化为一次新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正>错误就意味着失败吗?如果视而不见,一错再错,那必然是失败;如果正视和直面它,查找出错误的病根并对症下药,那往往是通往成功的基石。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正视错误,出错未尝不是一次学习的机会,纠错未尝不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错误亦资源,也是美丽的。错题资源管理是以错题为载体,引导学生自主管理知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错题管理意识,掌握较系统的错题管理模式,找到适合自己的错题管理措施。其实质  相似文献   

12.
以往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教师通常会强调学生"说"的训练,通过单独说、相互说、小组说、指名说、集体说等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倍"的含义。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关键是要实现从形到数的抽象。于是,我把精力花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着力让学生体会、掌握"倍"的内涵,即"几倍"是指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一份数。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叶澜教授在《重建课堂教学过程观》一文中提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状态,包括他们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合作能力、发表的意见和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因此,我们教师要善于抓住"错误"这一宝贵的教学资源,以新的观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上对其进行重新定位. 一、正视错误,体会学生的感受 心理学分析:由于学生受生理、心理特征及认识水平的限制,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每天都有学生"出错".有时出错反而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作为数学教师,要正确地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精彩与否,我们不能只看师生互动中思维的碰撞,精彩的发言,语言的生动,知识的掌握。确实这些都会成为课堂教学成功的注脚。但同时我们却很容易忽视另一种别样"精彩"——"错误",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教学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非常常见的,一堂一点错不出的课应该说是没有的。对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有的教师没有准备,手足无措。有的则直接判"错",再连续提问,直到回答正确;有的则置之不理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有的则自己说出答案……以上等等做法都是不顾学生实际,为教学而教学。如果我们能机智地通过学生的错误加以正确的引导,通过你的点拨让学生找到出错的原因,阻断以后出错的路径,这将会为课堂教学的精彩增添浓厚的一笔。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学生的出错,并将错误善加利用,让这些错误成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相似文献   

15.
陈伟 《西藏教育》2009,(8):29-29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的反应各不相同,有的害怕学生出错,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给出了标准答案;有的对学生出错原因不加分析,给出标准答案草草了事;有的厌烦学生出错,惩罚学生抄写答案N多遍……凡此种种,都没有对学生的错误引起足够重视。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说:“差错人皆有之,作为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加以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因而,学生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对学生犯错的漠视和忽略。  相似文献   

16.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奇曾说过:"错误人皆存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因此,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不应采取批评、斥责的态度,不应总是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容易也不懂",而应巧妙地利用错误,引导学生找出错因,改正错误.课堂不应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而应把课堂改成是知错、纠错的地方.教学实践表明,巧妙、合理地利用"错误"这一教育资源,能让学生留下终身铭记的印象,以后遇上同样的错误时,就会认真、慎重地去思索、去探究,避免再犯错误.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教学中,小学生的数学作业会经常出现错误,甚至出现重复性错误。那作业出错的原因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应对呢?下面谈谈笔者在教学中的认识与体会。一、正确认识学生的错误小学生数学作业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是正常现象。教师不要怕学生出错,要心平气和地接纳错误。要用一颗"平常心""宽容心"去对待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要善待学习中出错的每一个学生,  相似文献   

18.
<正>不少教育专家指出: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而更多的教学资源则是在课堂中产生的。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必然产生大量始料未及的错误,这错误就是一种教学资源。在当今生本课堂"先学后教、少教多学、以学定教"的方法引领下,学生课前自己学习的知识,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难免产生错误。作为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并将错误作为一种促进学生情感发展、智力发展的教育资源,正确地、巧妙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阐述数学教师课前预设学生课堂上会犯的错误,课中在学生错误产生时进行科学引导,课后引导学生对典型错误进行反思.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对错误的及时把控从而使得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效率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正>案例背景:我认为要上好复习课,首先要引导学生温故知新,其次要突出复习课承上启下的作用。温州市小学数学六年级备课会以"如何上好复习课"为主题展开研讨,在确定要教学"数的认识"一课时,我发现这一课的概念非常多,而且容易混淆。如何让学生清晰地建立数的概念体系,是这一课的教学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我以数形结合和温故知新为主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