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旅游的交往可促进妈祖文化的传承与传播。在分析莆台两地30年来妈祖文化旅游交往六大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莆台妈祖文化旅游交往的经验,提出今后妈祖文化旅游交往的若干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茂县坪头羌寨由高山迁入河谷的移民,是在同一地域文化共同体中的近距离自主移民。其生存样态是在同区域内垂直空间(高山—河坝)与平面空间(江河上—下游)两个层面人群的移动与交往,这一过程不仅是市场原则下人们对城市生活诸如现代教育、医疗的单纯向往使然,更重要之处在于地方群体在流动迁移过程中出于自身的社会文化特性做出了自主选择。这种模式基于有效整合高山与河谷两地的资源,也基于地域内部传统生存空间中长年交往互动的文化积累和紧密的社会联系。  相似文献   

3.
女真族在与汉族杂居、通婚、交往的过程中,其文化中的一些因素都被汉族所吸收,但这种吸收是以物质文化和习俗文化为主,并以民间交流为介质,吸收的程度也呈现由北及南的不均衡分布。  相似文献   

4.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和而不同”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南文化与台湾文化同源同质,但也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是阻碍发挥两地文缘纽带作用,促进经贸合作的因素。文章具体分析两地文化的差异,并提出利用两地共同的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以促进两地文化融合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新型的数学课堂文化应当是一种基于“在活动、实践基础上通过交往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这一思路之上的教学文化。在这种文化氛围中 ,师生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 ;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积极的、主动的 ;思维活动是灵活的、创新的。那么 ,如何构建新型的教学课堂文化呢 ?我认为应做好下述“三个转变”。   一、建设和谐的文化交流环境 ,由单向信息传递的师生授受关系转变为多向信息交流的师生交往关系  教学 ,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是一种双边乃至多边的交往形式。因此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 ,是合作、共建 ,…  相似文献   

6.
交往是物质生产的前提,物质生产决定交往形式,物质交往决定着一切意识活动和意识形式。交往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交往促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的一系列交往理论,对于解决南北问题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有利于南北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促进南北各国经济、政治、文化、宗教、法律等多方面的交往;有利于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为解决南北问题提供可能。  相似文献   

7.
先秦时期吴楚地区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史前。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华夏、东夷部族已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苗蛮、百越部族有所交往。中原地区的庙地沟类型文化已至于汉水中游,长江下游良渚文化的玉器已经影响到黄河中下游地区。建都中原的商王朝的影响已至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周王朝也向这一地区发展势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大都是在不断地吸取中原的先进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及至春秋时期,楚国与晋国争霸,吴、越也北上争霸中原,吴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又互相吸收和影响。战国时期楚国和中原地区通过战争和政治交往,加速了两地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刘晓 《山东教育》2003,(18):44-44
一、多与同伴交往在孩子的交往中,争执、打架是常有的事,孩子正是从中逐渐发展起自己的品格,懂得如何与他人正常交往,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懂得同情,获得爱心。在日常生活中,可让孩子与其他的孩子进行“游戏约会”,每天给他们几个小时的时间交往。在与小伙伴的交往中,如何约定时间?如何与对方小朋友的父母打招呼?何时该离开?这都是交往的基本常识,家长要适时教给孩子。我的孩子经常与同楼的小伙伴做游戏,有时在幼儿园中他们会约好:“今天晚上到我家来玩吧。”但随着同楼小伙伴“学业”的加大,这种约会就不能自由订立了,我就让孩子把小伙伴…  相似文献   

9.
京、沪两地是全国最早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的地区,又是全国政治、文化或经济的中心。这种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使两地的高考命题对其他省市的高考自主命题客观上起到了引导与规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有些青少年不敢与异性交往,羞于谈异性,与异性说话时脸红、出汗、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语言不连贯等,出现异性交往障碍。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打破这种异性交往的障碍呢?1.更新观念,主动交往青少年由于性的萌动,产生对异性的渴慕,是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过分压抑对于身心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开放的年代,人们的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放型的人际交往成了社交的主旋律,因此,不应将与异性交往神秘化。  相似文献   

11.
京、沪两地是全国最早实行高考自主命题的地区,又是全国政治、文化或经济的中心。这种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使两地的高考命题对其他省市的高考自主命题客观上起到了引导与规范的作用。2006年京、沪两地的高考作文命题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先看北京作文试题:许多城市都  相似文献   

12.
文化语言与思维方式的关系历来就受到人类学家的关注。在日常与英美人的交往中,我们都曾感受到中国文化与英美文化的不同,即“文化语言诧异”现象。这种文化语言上的差异与思维方式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本文试图从汉英两种文化语言的比较人手,探讨中国人与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高校领导者与企业家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最近几年开始多起来,有的还建立了一些有利于双方联系和交往的固定组织和活动方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看待双方的这种联系和交往?本文试就此作一些探析。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了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是指人类历史上所创造的精神文明。而校园文化是指学校所特有的文化概念,一般来说,它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物质文化,二是交往文化,三是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的是学校所处的物理环境,如学校的建筑、校舍的大小、校园和教室的空间安排等。交往文化是指学校范围内在各种人际交往过程中已形成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行为等,  相似文献   

15.
在宋代中国与印度洋沿岸印度、阿拉伯及东非地区的交往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国的医药学知识、书籍和药物通过各种途径传入印度洋沿岸各国,为当地医药界广泛吸纳,促进了阿拉伯医学以至欧洲医学的发展.另一方面,印度洋沿岸各国的医药学知识、书籍和药物也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有力地推动了中医中药学的发展.这些,既是两地人民传统友谊的体现,又是两地人民对世界医药文化及科技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理应彰明之.  相似文献   

16.
概述家庭文化是指被婚姻、血缘或收养的纽带联系起来的人的群体,各人以其作为父母、夫妻或兄弟姐妹的社会身份相互作用和交往所创造的一个共同的文化。它包括了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诸如生产、消费、抚养、生育、感情交流、娱乐、政治等。家庭文化包括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养老育幼、互敬互爱的显著特点,当然还包括了父辈与儿孙的矛盾冲突与化解。家庭作为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单位,与社会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种变化必然也引起家庭文化的变化,每个时代都有着显著的家庭文化特征。家庭成员的相互影响,家庭文化内部因素与外界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都制约着家庭文化,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一、对人际关系的认识 所谓人际关系就是指人们在物质交往与精神交往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具体指个体所形成的对其他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际关系的好坏反映了人们在相互交往中物质和精神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果得到满足,彼此之间就喜欢和接近;相反,就厌恶和疏远。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别人,都具有人际关系的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文化是随着网络交往产生继而丰富和发展的,提高网民网络文化的适应能力,反过来对网络交往又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且由于网络的开放性等特征,使得网民之间的交往也日益频繁,空间距离感也逐渐缩小,与此同时而产生的则是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而如何适应这种网络文化碰撞、摩擦,对文化进行了解则是进一步解决这些矛盾的首要措施,而适应的关键又与网络文化适应能力有着莫大的关联。从网络交往与网络文化出发,提出了培养网民网络文化适应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古戏台是贺州重要的物质文化遗存,通过分析古戏台的类型,探究古戏台的建筑特色,进而阐明宗教祭祀、社会教化、娱乐交往、文化传承是贺州古戏台在乡土社会中所承载着的重要文化功能。因而,贺州古戏台建筑在农业社会是一个神圣与世俗的文化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趋势不断加强。在这一过程中,族际通用语言在各民族间日益普及,民族语言地位不断下降。这种趋势在人口较少民族中尤为突出。例如,中国境内的赫哲族与俄罗斯联邦境内的那乃族、乌尔奇族等人口较少民族的民族语言已经濒临消亡。然而,民族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至关重要。传承和保护需要从社会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改善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