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儿童传染病的预防与治疗一直是我国儿童身心发育关注的重点。目前在医学上对儿童传染病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儿童传染病仍严重危害着儿童的健康。了解儿童传染病的现状及发病规律可以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对儿童传染病的现状进行了简要概述,了解常见儿童传染病的发病特征,并提出了一些防治儿童传染病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利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的基线调查数据,探讨流动儿童的课外体育活动对社会融合的影响,并检验了城市户籍流动儿童与农村户籍流动儿童的差异。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建立朋友关系的比例较高,并认为大部分本地儿童会和他们交往,只有少数会歧视他们,综合三个指标可知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总体状况较好;与城市户籍的流动儿童相比,农村户籍的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建立朋友关系的难度更大,且在其他两个指标上也处于劣势;课外体育活动参与有利于城市户籍流动儿童建立与本地儿童的朋友关系,而对农村户籍流动儿童没有影响;无论是城市户籍流动儿童还是农村户籍流动儿童,课外体育活动都能够显著地提升其与本地儿童的社会交往,减轻本地儿童对其的社会歧视。进而,增强流动儿童的体育参与度,打破义务教育中的学生在学校间的户籍分割,扩大群体交往的空间,是促进其融入城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文献资料法,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儿童篮球教学训练特点提出:儿童篮球训练要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采用符合儿童特点的篮球训练形式,注重培养儿童篮球训练的兴趣,在全面发展的基础进行系统的早期训练。儿童篮球早期训练特征的研究,对于儿童篮球早期训练的健康实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儿童是通过游乐来认知世界、学习知识的,所以有关儿童游乐场地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儿童游乐场设计理念进行分析和探索,再结合目前我国儿童游乐场地的现状,凸显创新意识,通过人性化的设计理论,力求在儿童游乐场地的设计中满足儿童的需求,使其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前儿童阅读现状,笔者对现阶段儿童阅读推广进行深入的思考,指出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图书馆在儿童阅读中的角色与作用,提出图书馆儿童阅读推广应加强对家长的儿童阅读指导性引导的观点以及引导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5,(5):112-120
研究目的:了解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体格发育和营养状况。研究方法:随机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安徽省砀山县和萧县9-13岁留守、随迁和城市儿童共1,936人(男生1,069人,女生867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比较留守儿童、随迁儿童和城市儿童的营养状况。研究结果:1)体格方面,总体上城市儿童男生身高、体重和BMI在三组中最高,其中身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高2.5cm,体重和BMI比留守儿童(最低组)分别高出4.2kg和1.3kg/㎡;女生身高、体重和BMI最高同样为城市儿童最高,比随迁儿童(最低组)分别高2.7cm、1.6kg和0.4kg/㎡;2)营养不良检出状况:城市儿童、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男生生长迟滞率分别为0.4%、1.2%和1.9%,女生分别为0.5%、1.7%和2.6%,消瘦方面,男生分别为9.8%、8.9%和1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女生分别为9.0%、11.6%和15.3%,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城市、随迁和留守儿童超重和肥胖检出率方面,男生分别为17.9%和10.6%、10.4%和8.9%、10.0%和3.3%,其中城市和留守儿童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生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3%和4.1%、5.6%和2.6%、2.6%和5.7%,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4)生活习惯方面,城市儿童一日三餐摄取状况,食物的摄取频率均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论:城市儿童在身高发育等方面好于随迁儿童和留守儿童;留守儿童营养不良比例(主要为消瘦)高于城市和随迁儿童,城市儿童超重和肥胖比例则高于随迁和留守儿童;与城市儿童相比,留守儿童日常生活习惯和食物摄取方面相对较差,其营养状况亟待改善。  相似文献   

7.
Nancy Butte 《体育科研》2013,34(1):30-32-38
儿童肥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流行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肥胖都迅速增长,肥胖流行具有全球性和地区性..同时肥胖给儿童的健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沉重负担,肥胖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会产生负面影响,肥胖的儿童认为,他们的生活质量与正在接受癌症治疗的儿童相差无几,文章用大量的实证研究分析了儿童肥胖的原因,并推荐了儿童肥胖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8.
试论体育游戏对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儿童少年的良好的社会性品质是他们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培养和发展儿童少年的社会性品质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从理论上探讨了体育游戏的本质特征及其对促进儿童少年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作用。研究结果指出 :体育游戏能够促成儿童少年社会交往关系 ,为儿童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帮助儿童摆脱自我中心 ,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任何儿童都有实现潜能的愿望,工具论代表人物罗恩菲德提出:“儿童生来就有很多表现类型,其中,艺术的潜能是生来就有的,绘画是儿童自然的发泄。”因此,不难得出结论:“喜欢绘画是儿童的本性。”从原始文学符号到儿童涂鸦绘画,同样证明了这一观点。顺应儿童本性,在美术教育中注重  相似文献   

10.
研究肥胖儿童正常行走时的步态特征,对了解其运动方式和肥胖引起儿童足部结构的变化特点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三维摄像,对30名7岁肥胖男童与30名正常男童行走时步态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肥胖儿童与正常儿童相比,行走时一个步态周期时间的绝对值上显著性增大;肥胖儿童单步长、步频以及步速均低于正常儿童,而步宽值比正常儿童宽;下肢关节角度活动范围表明肥胖儿童蹬伸不充分;足步向角度,表明肥胖组为典型的外八字步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