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玛蒂尔德是莫泊桑<项链>中的女主人公,传统定论认为,玛蒂尔德是"小资产阶级妇女庸俗鄙陋"的典型形象,"十年的艰辛"是对其虚荣心的惩罚,对其所追求的享乐思想,作者给予了"辛辣讽刺".笔者联系现实,认为玛蒂尔德的形象,至少有以下六方面的魅力值得欣赏.  相似文献   

2.
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项链》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历来公认的观点认为: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一个被资产阶级虚荣心腐蚀而导致丧失青春的悲剧形象,小说的主题是尖锐地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苏丽杰 《今日科苑》2006,(4):I0005-I0005
罗亭是19世纪中叶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罗亭》中的主人公,人们都认为他是继奥尼金、彼巧林之后的又一“多余人”形象,笔者就罗亭决不是一个“多余人”, 而是一位40年代具有进步思想的先进贵族知识分子的形象这一观点,详尽地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范征 《科学学研究》2000,18(2):50-56
通过对国内外CI经典案例道出了CI效用递减事实的存在。传统CI从“视觉性”经由“文化性”所到达的便是“战略性”的“第三代CI”。本文论述了“企业形象”与“企业战略”的互动所呈现的五个方面的关系 :①形象的深处是战略 ;②具有战略取向的CI的目标即是要达到公众的“企业形象满意” ;③一般的战略与形象的一般准则都是相通的 ;④常胜不衰的企业形象的维系是一个需要对其进行战略管理的动态过程 ;⑤作为一种“学习型”的CI战略管理 ,其边际效用是递增的。  相似文献   

5.
杨曙晨 《科教文汇》2009,(29):245-246
古希腊人独特的神观是神与人“同形同性论”.他们不仅认为神的形象、性格与人相似,还认为神人关系亲密无间。这种神观受到了古希腊历史观,以及人本主义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通过对单词和其所指事物在“形、声、意”方面的关系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形象、生动、快速、持久地理解和记忆单词。同时认为除了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单词构词法记忆介绍外,还有好多单词可以用构词法助记。文中列举了好些具体单词的分析和学习例子。  相似文献   

7.
谭伟良 《中国科技信息》2006,(4):300-300,304
本文认为通过对单词和其所指事物在“形、声、意”方面的关系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形象、生动、快速、持久地理解和记忆单词。同时认为除了目前已发表的具体单词构词法记忆介绍外,还有好多单词可以用构词法助记。文中列举了好些具体单词的分析和学习例子。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5,(3):56-56
法国女孩玛蒂尔德在童年时从梯子上摔落,落下残疾,成了跛子。她与儿时同伴马纳什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光阴荏苒,长大成人的两人更是情深意笃。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蔓延,马纳什应征入伍,在此之前,马纳什和玛蒂尔德已定下了婚约。  相似文献   

9.
曾小艳 《科教文汇》2007,(8S):162-162
杜甫对儿女的呵护疼爱,在其诗里表现得很是充分。诗如其人,透过儿女诗,杜甫向我们展现了他人性中的慈父形象,使其“诗圣”形象更加可亲可敬。  相似文献   

10.
冉维娜 《科教文汇》2009,(5):252-252
美国人早期的中国形象观是属于什么性质?笔者作将早期定义为18世纪初到1840年,并认为在这个时期,美国人的中国形象观总的来说还是积极。正面的。虽然后来早期到达中国的美国人对当时的中国感到失望,但那时在一定意义上还是处于之前欧洲传达的美好套话中而“不能自拔”。  相似文献   

11.
关于什么是“科学精神”的问题,我讲两三个和“科学精神”有关的故事,形象地讲讲“科学精神”的某些内容。故事一:“科技”的概念 物理学家吴大猷前几年说过一句话:中国创用“科技”这个概念是最大的不幸。它对基础科学、理论科学的发展很不利。我认为他这个讲话的意思是可以理解的,也可以说我是赞成的。只是觉得他说的“创用”两个字不怎么符合事实。1956年,  相似文献   

12.
《热带地理》开展学术争鸣 构建科技期刊形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论述学术争鸣对科学发展的意义,阐明《热带地理》开展学术争鸣,设置“争鸣园地”栏目的背景和指导思想。认为开展学术争鸣,在构建期刊形象中具有重要作用,提出开展学术争鸣,办好“争鸣园地”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陈珩 《科教文汇》2013,(7):83-83,87
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喧嚣的“二十年代”——“爵士时代”,其小说中的时髦女性人物大多是负面形象。本文就时髦女郎负面形象的表现及其成因做了简单的探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潜在的男权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4.
宋庆龄,活跃于我国二十世纪政坛的一位杰出社会活动家,被认为是国人心中极具个人魅力的“第一夫人”,经历过抗日战争、内战、文革、新建设等各具时代特征的几个时期,在国际上被公认为是二十世纪伟大女性。如果从公共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无疑她的个人形象塑造是相当成功的,除了得益于她第一夫人的有利地位,也得益于她周旋于各种时期、各种人物之间所施展出的高超的公关技巧。  相似文献   

15.
戴江伟 《知识窗》2014,(24):61-61
数学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也常常给学生以抽象、晦涩、深奥的灰色形象。许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对数学学习产生了畏惧心理,认为只有智力好、智商高的人才能学好数学。怎样才能让学生热爱数学,并重新树立学生数学学习的信心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苏会艳  杨充 《科教文汇》2009,(27):249-250
日本作家有岛武郎的代表作《一个女人》被认为是近代文学纪念碑式的名作。女主人公叶子的悲剧命运与几位男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粗犷阳刚却自私冷酷的情人仓地和宽容仁慈却虚伪自私的未婚夫木村一步步将她引到了万劫不复的凄惨境地之中。马丁·布伯说:“只有在生动的关联中,才能直接认识人所持有的本性。”本文尝试以其“我—你”、“我—它”关系理论分析《一个女人》中的两个主要的男性形象,以更好地把握叶子这一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17.
在?白鹿原?这部描写渭河平原半个世纪风云变幻的史诗著作中,男权统治之下,无论是封建势力的帮凶白赵氏、红颜薄命的白嘉轩丧妻们,或是时代变革的牺牲品冷大小姐还是死在政治漩涡的进步女性白灵,悲剧性都是她们人生的重要组成。田小娥这一女性形象是?白鹿原?中刻画最成功也是一直备受争议的。作者按照“人原本的形象”展现田小娥的“传奇一生”,大胆追求平等自由未果,以悲情的狂欢向封建文化进行挑战。其形象的悲剧色彩以及对女性解放的方法道路都具有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8.
《源氏物语》是整个日本古典文学中成就最高的作品之一,其中塑造了许多性格迥异的女性形象。在众多女性形象中,存在着“年轻的继母”这一形象群。本文通过对较具代表性的藤壶、空蝉、紫上三位“年轻的继母”的形象分析,试图窥见作者紫式部个人人生经历对作品人物塑造的影响,及她对于这一社会现象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刘静秋  雷玉梅 《科教文汇》2007,(12S):171-171
二十世纪世界文坛最具个性的作家海明威,他笔下的“硬汉形象”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他从最初的速写集《在我们的时代里》主人公涅克——“硬汉形象”的雏形逐步发展,直至《老人与海》中的桑地亚哥,“硬汉形象”才得到最终的完善。“硬汉形象”即在面对困难、厄运时,表现出一种“重压下的优雅风度”。  相似文献   

20.
高校“两课”教师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艰巨任务.其良好的师德风范形象。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基础。作为从事马克思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和教学的“两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情操,同时融入到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引导之中。为此,“两课”教师要多方面进行道德情操的自我修养和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