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最初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戌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戍(wù):戊本来是一种兵器,  相似文献   

2.
戊、戌、戍、戎这四个字,外形看起来非常相似,就像孪生兄弟一样,稍不注意还真会弄混淆呢。它们都是"戈"部,"戈"是古代打仗用的兵器,因此这四个字的本义应该都跟战争有关系,所不同的是左半边或点或横或叉,因此有人编了"横戌点戍戊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这个顺口溜,来帮助区别和记忆。  相似文献   

3.
《新作文》2007,(6)
"戌、戍、戊、戎"四个字很难区别。但只要记住下面的顺口溜就好区别了:  相似文献   

4.
这四个字,主要是看在“戊”(音务)字里边有没有东西、有什么东西来区别的。可以这样记: 以“戊”(音务)为基础, 加“点”变成“戍”(音述), 加短“一”念“戌”(音须), 加长“一”读“戎”(音荣)。  相似文献   

5.
戍戎戊戌     
戍、戎、戊、戌这四个字的形体区别甚微,而在中学教材中出现甚多。“戍”字读shù,甲骨文作“(?)”,象人持戈之意。到了小篆则化成“(?)”。许慎《说文》:“守边也,从人持戈。”这便是这个字的本义。教材用例有: ①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阿房宫赋》③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相似文献   

6.
正字口诀     
一,根据字形特点编口诀。如“戊戌戍戎”:空心戊(wù),茂字下从戌;一横戌(xū),一横出头读作戎(róng);一点戍(shù),蔑字下从戍。二,根据形音特点编口诀。如“己已巳卩”:巳(sì)字全封口,拿它作字头(导异);已字半封口,不作偏旁和部首;韵母i,放心写成己(岂起记纪忌杞……);韵母an,放心写成卩(fan)(范犯  相似文献   

7.
戊、戌、戎、戍,四个字容易相混,学生经常写错。但教师教学时,如果对照古汉字,根据字形、辨析字义,则学生不仅感到生动有趣,而且印象也是非常深刻的。书写时,错不了。  相似文献   

8.
●有些汉字的字形很相似,为了避免写错别字,同学们可以尝试用顺口溜联想记忆法记忆。例一:记忆“戌、戍、戊”和“己、巳、已”的音形关系与区别,概括成顺口溜:“横‘戌’点‘戍’‘戊’里空,‘己’开‘巳’闭‘已’居中。”  相似文献   

9.
简明正字歌     
从初中到高中,有些字学生总搞不清,总念错,总写错。如能把最易错的字编成顺口溜,就可在极短时间内收到很好的正字效果。例如: 空点横,戊戍戌(wù shù xū); 上中下,巳已己(sì yǐ jǐ)。只需稍加解释:“戊”里是“空”的,“戍”里有一“点”,“戌”里有一“横”;“巳”字一竖连到“上”面,“已”字一竖不上不下在“中”间,“己”字一竖在“下”面。这样,同学们在三五分钟之内便可记得住,写得出。还可记住下面两句话:  相似文献   

10.
课文中有些汉字笔划较多,学生常常写错,而且往往是一错再错。如:蠹、穆、赢、羸、嬴、蠃等字,为了让学生牢记这些字的写法,我就根据这些字的特征,把它们分解开,编成顺口溜。如“蠹”字,编成“一中头,宝盖腰,石头底下两虫叫”,“穆”字编成“禾白小三撇”,“赢、羸、嬴、蠃”等字则分别编成顺口溜,“亡口月贝凡”“亡口月羊凡”“亡口月女凡”和“亡口月虫凡”,这样特征分明,记忆牢固。 汉字中还有一些字,字形相近,很容易混淆,如“戍、戌、戎、戊”四个字,“己、已、巳”三个字,仅一笔之差,稍不注意,就会搞错,我便将这些字进行归类,编成顺口溜,帮助辨析,巩固记忆。“点戍(shù)横戌  相似文献   

11.
辨字歌     
卢禾 《良师》2004,(11)
辨辩瓣辫中间有点仔细辨,中间有言来争辩,中间种瓜长花瓣,中间丝线扎成辫。墓幕蓦暮有土做坟墓,有巾是幕布,马跳蓦地惊,日落天已暮。晓绕浇饶日将东升鸡报晓,游云如丝空中绕,水浇百花满园茂,丰衣足食真富饶。袍抱刨雹穿衣着长袍,提手将人抱,用力把地刨,下雨落冰雹。戌戍戊戎戌(xū)横,戍(shù)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就念戎(rónɡ)。辨字歌!浙江@卢禾  相似文献   

12.
辨字谣     
分辨已己已,方法要牢记,堵巳(51)不堵己(jl),半堵是个已(邓)。 来带戌戌戊戎应分清,横戌(x。)点戌(sh众)戊(w亡)中空,打个十叉念作戎(r6ng)。辨字谣@张宗英~~  相似文献   

13.
按照“干支纪年法”推算,今年是甲戌年了。一个“戌”字,由于形似字多,误读误写者、分不清者常有。如: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一幅精美的“家具图案挂历”,便在封面上赫然印着“甲戊年”;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职高语文》第一册中,《谭嗣同》一文的“课文揭示“里清晰地印着:戊戎变法”;至于将“戌”与“戍”二字混同的,中学生中就更多了。  相似文献   

14.
“戊戌变法”是小学六年级社会课的一节重要内容。然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戊”、“戌”两字不分,或写颠倒,或写成“戍”、“戎”等形近字。下面笔者就介绍一种识记形近字的方法—顺口溜识记法。所谓“顺口溜识记法”就是针对形近字或一组字的部分构件在笔画组成上的细微  相似文献   

15.
一、己、已、巳这一组字笔顺笔画完全相同。关键要掌握第二画与第三画的连接方式。己 :第二画“一”与第三画“”相连。如“自己”读作“j嫬”。已 :第三画要伸上去点 ,但未封口 ,如“已经”读作“y嫬”。巳 :第三画伸上去封口如“巳时” ,地支的第六位 ,读作“s尙”。口诀 :巳满已半不出己。二、戍、戌、戊、戎这一组字 ,只有很细微的差别 ,极易误读误用。戍 (sh敶) :指军队防守。如“戍边”。戌 (x懕) :古代的“戌时” ,指下午七点至九点 ,又指地支第十一位。戊 (w敶) :天干的第五位 ,用作表顺序的第五。戎 (r幃ng) :指军队、军…  相似文献   

16.
语文学家埃克斯兰说 :“要尽力在语文的药丸上涂上欢乐的果酱。”而一个好的歌诀正好是“欢乐的果酱”。它能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最终获得成功的喜悦。何谓歌诀?《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 :为了便于记诵 ,按事物的内容要点编成的韵文或无韵的整齐句子。歌诀法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歌诀的种类(一)认字歌诀。用这种歌诀识记生字、区别形近字、分辩同音字、突破难点记字形 ,学生乐于接受。如“戍”、“戌”、“戊”、“戎”、“戒” ,这些难认的字可编成“戍(sh敶)点戌(x暤)横戊(w敶)中空 ,十字横样即是戎(r幃…  相似文献   

17.
例1 2007年初,《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了2006年中国出现频率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①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②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③将"神舟六  相似文献   

18.
咬文嚼字     
写字冒这个字上面的部分常常被写成"扁日"或"曰",其实,上面的第三笔和第四笔两横与两边的竖都没有相接,而是相离的。从字理上讲",冒"表示蒙着眼睛前行,两横代表古时候人带的头巾。带"冒"字头的字还有"帽、冕、勖"等。廷这个字的争议主要是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的《现代汉语词典》的版次造成的,第5版(2005年)以前的"廷""挺"等字的底横长短不统一,第5版遵循形声字的声旁,改成第四笔横比第二笔横长,今年出版的第6版仍遵循书写习惯的原则,改成第四笔横比第二笔横短,有"廷"作偏旁的字,都做了相应的改动,如"挺、庭、艇、蜓、霆"等。  相似文献   

19.
同学们,我们知道,汉字有八个基本笔画:点、横、竖、撇、捺、折、提、钩。古人很聪明,他们找出了一个"永"字,把它拆开,这样汉字的八个基本笔画就都有了,所以在学书法之初,都要练这个"永"字。古人把这八个基本笔画称为侧、勒、努、  相似文献   

20.
戊wu戍shu戌xu戊,本是一种工具,像个斧子(见)后来篆字错写成②,于是沿袭下来就成了楷体这个样子它的本义,早已不用了,仅借用在殷商初定、汉代广泛使用并相传沿袭至今的天干地史记年法里。如清朝末期著名的“戊戌受法”,指的就是“戊戌”年发生的变法事件。附:干支干,指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丁、癸共10个。支,指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共12个。天干与地支合起来,简称干支,将一千一支依照其本来次序相互匹配,正好60组一周而复始.依次循环一至今,我国农历仍用于支记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