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初探高中生对生物学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高中生在生物学学习中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的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们对不同学习方式的兴趣水平差异显,最感兴趣的学习方式是体验式学习;其次是接受式学习;再次是讨论式学习;兴趣水平最低的学习方式是读写式学习。对这四种学习方式的兴趣,男女生之间以及选修不同科目的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对体验式学习和接受式学习的兴趣,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而对读写式学习和讨论式学习的兴趣却是高三年级显低于低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习兴趣测量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451 名高中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以物理学习兴趣量表为工具、研究不同中学生群体之间的物理学习兴趣水平的差异、物理学习成绩与物理学习兴趣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 就物理学习兴趣的平均水平而言, 重点中学学生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男生与女生、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之间, 都存在极显著的差异。就离散程度而言, 重点中学学生与非重点中学的学生之间, 差异显著; 而男生与女生、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之间, 差异不显著。(2) 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水平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但相关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3.
张天棋 《海外英语》2020,(8):212-213
该文以农村初中二年级与三年级学生共54名为调查对象,采取问卷方式,探究农村初中英语课堂环境的感知情况,比较不同年级,性别,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与学习兴趣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农村初中英语课堂感知情况一般,差异性较大.(2)高低年级和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在课堂环境感知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农村英语课堂环境感知情况与学习兴趣相关性很大.  相似文献   

4.
数学焦虑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重要影响,初中生的数学焦虑不容忽视。不同年级学生的数学焦虑水平随年级递增而上升,且年级差异不显著。男女学生数学焦虑水平呈显著性差异,整体上女生的数学焦虑水平高于男生。数学焦虑与数学成绩之间具有显著负相关。学生的学习方法及学习态度、数学考试、课堂气氛、教师的评价方式是形成初中生数学焦虑的主要原因。教师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消除或缓解数学焦虑: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考试观,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5.
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小学生之间学习习惯存在显著差异,学习成绩与学习习惯之间也具有正相关。教师应利用心理学规律,帮助学生掌握良好学习方法;改变对学生性别之间的刻板印象,创设良好学习环境;结合认知训练法,树立学生积极应对考试的价值观;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相似文献   

6.
刘晓瑞 《海外英语》2014,(12):19-20
对初中一至三年级175名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整体而言,初中生首要学习动机是个人发展动机;初中一、二、三年级学生英语学习内在兴趣动机和个人发展动机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外在要求动机存在显著性差异,学习环境动机存在非常显著差异;除了个人发展动机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其它三种动机初中男、女生间的差异均达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其中女生的内在兴趣动机和学习环境动机较强,男生的外在要求动机强于女生。  相似文献   

7.
基于CCSS 2020项目的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分层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不同学习方式的使用存在明显的差别,接受式学习是大部分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方式;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和学科的学生在学习方式的使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学习方式对学习成绩的正向影响偏弱,对就业力的正向影响比较显著。高校应通过加强职业发展规划教育、推进教师深度教学、改革考试形式等,促进大学生采用深层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调查,了解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年级和性别特征,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和《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对353名中学生进行测查,发现中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学习低效能感和生理耗竭因子得分偏高;师生疏离因子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师生疏离程度高于女生;初一到高三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水平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高二在6个年级中倦怠水平最高;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显著,初一、初二与高中各年级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年级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中学生学习倦怠处于中等水平;学习倦怠水平随年级的增高呈直线上升趋势;学习倦怠的年级差异显著,年级与性别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
《课程.教材.教法》2017,(10):106-109
对北京市C区的六所小学2349名学生的自主学习方式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四种不同自主学习方式(教师指导型、材料辅助型、独立自学型、自学讨论型)影响下小学生数学成绩及成绩巩固性的差异。研究发现:不同自主学习方式影响下学生的数学总成绩存在显著差异;自主学习方式对成绩及成绩巩固情况的影响在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年级的学生中呈现不同特点。研究建议小学数学教学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与机会,要加强教师指导的针对性,要促进学生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要关注不同年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下大气力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甘当“贮储知识的机器“的学习方式,代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认知水平,倡导体验式学习,实践、参与、创新、合作式学习方式.而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个性,合作学习,创新学习,尤其是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信息技术和现代教学理念的双重推动下,高校实验教学正在转向混合式教学。在此背景下,文章构建了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并以“基础化学”课程为例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践。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化学实验视频评价量表、访谈的研究方式获取数据,通过数据分析重点探讨了混合式实验教学对学生学习成效与学习体验的影响,结果发现:混合式实验教学能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和实验操作技能;男生和女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操作技能提升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混合式实验教学能给学生带来更佳的学习体验,而积极的学习体验会正向促进学习成效。文章构建的高校混合式实验教学模式具有推广价值,对于促进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对学生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基于课堂教学的三维理论模型,采用中国4省市PISA2018测试数据,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探索中国4省市阅读教学的典型模式,并就不同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开展研究。结果发现:1)学生感知到的教师教学模式主要有综合发展型、普通支持型和纪律导向型;2)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学科知识与理解、动机、情感与注意力和学习时间维度上均表现最佳,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的学生在各指标上表现较弱;3)不同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和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中等及以下的学生、城镇和农村学校的学生更容易感知到纪律导向型教学模式,更难感知到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男女生对不同教学模式的感知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要为教师采用综合发展型教学模式创造条件、教师要强化元认知教学并关注课堂教学的群体差异与区域差异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之目的:探讨在泌尿外科实践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效果,为泌尿外科学教学提供依据。之方法:选择5年制临床医学生,分为实验班(2017年6~12月临床实习学生)和对照班(2018年1~6月临床实习学生)。在泌尿外科实践教学中,对照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班实施案例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教学模式。通过出科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之结果:出科考试成绩实验组专业基础知识、临床技能操作、病历书写、临床分析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沟通能力和对教学满意度等方面,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之结论:案例教学法与研讨式教学模式相结合提高了泌尿外科的教学效果,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是关于任务投入方式与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词汇学习方式的对比研究。采用调查问卷及师生访谈, 并运用信息处理模式等对数据分析及访谈结果进行深入探讨,得出如下结论: 任务投入方式不同,学生所经常采用的词汇学习方式可能有所差别; 相对而言,虽然语言水平不同,但是学生所经常采用的词汇学习方式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5.
随着翻转课堂教学效果不断被证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也在不断被推广。但是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哪些行为模式与学习效果有关,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主要对学生在课前预习和课中讨论学习的行为模式进行分析,并以知识建构作为学习效果评价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与知识建构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课前预习中,学习者的评论行为发生在浏览资源之后,学习者会对评论进行回复,发生多轮交互。在课前的讨论活动中,有部分学习者达到高阶知识建构水平。但是,学习者课前的学习行为模式与知识建构不存在强相关关系,而学习者在课中的学习行为模式与知识建构具有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科学的教学法。方法:选择某院校两个护理班共学生90名,随机分为实验班与对照班各45名,以实验班采用将病案讨论法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实验班病例分析考试成绩,技能测试中护理病历书写能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他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处理实际病人能力无明显差异。结论:病案讨论法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强化知识应用能力,有助于培养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7.
在校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河北省邢台学院的3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被试,从学习动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教学模式、环境因素及身心健康等六个维度对学习适应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总体上不乐观,处于偏低水平,尤其是在教学模式适应和学习态度适应方面.(2)男生和女生在学习适应上没有显著差异.(3)本专科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差异不显著.(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在学习能力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非独生子女明显好于独生子女.在学习态度方面,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着显著差异,独生子女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5)大学生适应性在居住地城乡上没有显著差异.(6)各个专业的学生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各个专业在环境适应、教学模式适应方面存在着极其显著差异,在学习动机、身心健康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7)各个年级在学习适应性上没有显著差异.各个年级在环境适应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在无机化学实验课程中应用"PBL"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而且实现了知识与兴趣的结合。学生在资料查找、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的设计以及实验过程中,很好地锻炼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协作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provides quantitative evidence on the effect on learning outcomes of contrasting teaching styles applied to a class of Level 3 final-year students on a BTEC Applied Science course within a further education college in the UK. Two topics within a unit were taught using either a student-centred or teacher-centric (instructional) approach. Learning outcomes were monitored via tests aimed at both surface and deeper learning.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structional or student-centred modes of teaching with respect to surface learning outcomes. However, analysis showed that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25) had occurred in deeper learning outcomes between the two modes of teaching. Interestingly, in this study, deeper learning wa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instructional teaching as opposed to student-centred teaching. Possible reasons for this are discussed and related to the role of instruction in voc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within FE. Preferences for teaching style were also obtained from the students via a survey and this indicated that PowerPoints were considered helpful whereas practical work and research tasks were very helpful to their 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Interest in a school subject (e.g., biology) is conceptualized in terms of three components: topics, activities, and motives, each of which has several dimensions. In this study, seven instruments were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to grade-10 biology students in Israel. Factor analysis provided support for the conceptualization which underli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ruments. Topic dimensions included biochemical processes, nonhuman organisms, human biology, personal hygiene,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the activity dimensions were experiential learning, reception learning, writing/summarizing and group discussion; motives included environmental issues, moral issues, examination success, personal independence, problem solving, and four career dimensions (research, high-status professions, lower-status careers, “woodsy-birdsy” careers). In an analysis described in Part II of this paper, the students were classified into four groups on the basis of their grade-11 subject enrollment intentions: H (high-level biology), L (low-level biology), P (physical science), and N (no science). Zero-order and multiple correl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interest and other variables and membership/nonmembership of the four groups. Students in Group H were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achievement in year-10 biology, higher levels of enjoyment of biology, career orientations towards research or high-status biology-based professions, greater interest in various biology topics, especially reproduction/cell division/genetics, and a greater tendency to regard the Bagrut (grade-12) examination as interesting. Students in Group N displayed lower levels of interest in various topics (especially the microscope,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were less motivated to solve problems, had poorer grades in biology (and chemistry), were less likely to perceive biology as useful, were less likely to regard the Bagrut examination as fair, and were less likely to be interested in social modes of learning. There were few associations between interest variables and membership in Groups L or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