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还高度总结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实质。回顾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当初没有第一只敢于直起身体行走的类人猿 ,肯定没有今天的人类。可以说 ,敢于直起身体行走的类人猿的行动在当时特定环境中是一种创新 ,创新精神创造了人类。作为培养人才的学校 ,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谈谈个人的想法。一、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当今世界是一个信息时代 ,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观念已提出了好几年了 ,…  相似文献   

2.
这个世界,“人才”一直是决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这个时代,秩序和对话都是以人才的智慧整合体现。 中国入世首席贸易谈判代表龙永图说,责任感是做人的最基本品质;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人品是最重要的;前科技部部长朱丽兰说,不创新,就去死。 多年来的应试教育就好像在削铅笔,社会、学校、父母都来削,直到把铅笔削成能用的样子。但这种方式培养出的“格式化”人才与新经济的要求格格不入。 今天的大学生,难道还是仅仅要简单地告别脆弱告别幼稚?难道还是仅仅要传承我们世代相袭的价值观念?难道还是仅仅要遵循中庸迂腐的立身法则? 那么,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所丰富的是什么— 广泛的信息、与过去不同的思想观念、强烈的自我意识并同时有其实现的机会? 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所缺乏的是什么— 理想的气质、实践的耐性、行动的能力与勇气、严肃的精神、实现自己理想的信心? 一位诗人写道:当我们仰首向天时,我们沐浴了光明的照耀和文明的洗礼;当我们眺望远方时,我们看到了长长的地平线和奔腾的大海。不是吗?理智带给中国大学生全新的视野,中国大学生用它来环顾美丽的世界……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古语里,没有比“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更动人、更悲壮的了。但如果没有前人的“知其不可而为之”,就没有后人的为而使之可,就没有历史的前进与科学的进步,就没有人类文明的积累与辉煌,就没有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与未来。当你面对生活中的未知领域时是望而却步,还是do it、try it呢?王蒙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诠释:“活一辈子,连正经的痛苦都没有经历过,岂不是白活一回?岂不枉走人间?”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人,就应该敢于挑战自我,决定自己人生的命运,让自己的人生燃烧!文章从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成不同的教育理念这一话题入…  相似文献   

4.
<正>所谓创新意识,应该是一种具有勇敢创新精神的十分宝贵的心理品质。它表现在个性思维的独立、开拓等多方面。具体来讲就是:不人云亦云,不盲目从众,不因面对多数人的意见放弃自己的正确观点;不屈从"从来如此",对传统观念,习惯势力敢于突破;不盲从权威,而要敢于独树一帜。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领,和对创新能力的挖掘呢?实践告诉我,现有的语文教材就是最为便捷得力的工具,如果充分利用好它,  相似文献   

5.
创造是时代的需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任何创造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造。只有创新者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人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的人只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在科技、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只有创新者才能拥有将来。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建设祖国的栋梁。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要靠他们去实现。国家与民族的前途命运,决定于今天的课堂,这已成为世界的共识。祖国的未来、时代的发展呼唤千千万万具…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多变、快变、迭变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作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之一,在持续三十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为了继续我们的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创新创业精神。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明确宗旨、创新起点、培养方式、价值导向和支持条件等角度出发,探讨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首先,创新源于提问,创新创业精神培育要从敢于质疑、大胆想象的思维突破开始;其次,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建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同时,需要着力推行崇商重义的价值观念,积极创设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最后,还要从实践引导、四轮驱动的支持体系入手,努力建设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最终形成有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培育的强大合力和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7.
未来社会呼唤具有独立性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从小要敢于质疑 ,要有独立见解 ,能独立思考 ,不唯书不唯上、不人云亦云 ,具有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这种独立性 ,是创新精神最基本的显现 ,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应该具备的最初步的创新萌芽。从这个意义上讲 ,这种独立性 ,对于创新精神或创新能力的形成 ,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成为创新人才 ,报效祖国所必备 ,因而具有社会价值。“独立性”在小学生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即是独立意识和独立能力。独立意识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独立发现问题的问题意识 ;独立地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求异意…  相似文献   

8.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每一个人的心灵都像他们的脸一样各不相同,正是他们每时每刻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使得今天这个世界如此多彩。”一个人的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有学者认为,创造力亦即个性品质,这是不无道理的。不了解人的个性就谈不上教育,不尊重人的个性,就谈不上创新。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在我们的教学实际中,的确有相当多的教师,由于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长期实施注入式的教育行为,已经习惯于共性教育和听话教育,不能容忍个性存在,这已经成为他们教育性格的构成因素。尊…  相似文献   

9.
张志峰 《中国教师》2011,(13):42-43
<正>当"马加爵"范跑跑"和"马诺"现象充斥着我们这个社会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今天的学校教育进行反思。什么样的教育是高尚的?教育何以走向高尚?教育是人的教育,要实现人的全面教育,应以人为本,这个核心要素不能动摇。没有政治的教育不存在,没有经济的教育太贫乏,没有人性的教育非教育。教育为民众服务,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为经济服务,而政  相似文献   

10.
敢于挑战     
世界处处都有竞争,人生时时存在挑战。我们生活在人生的河流里,身边处处潜伏着不知的危险。也许今天是阳光明媚,可明天却是波涛汹涌、雷电交加了;也许正当你悠闲地划着手中的桨时,说不定那凶猛的恶鲨已尾随其后了;也许哪天会碰上急流暗礁,让你的小船粉身碎骨。这些“也许”不只是假设,所以我们必须时时刻刻做好勇于挑战的准备。敢于挑战是攀登智慧高峰的手杖。挫折是人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道关卡,是否能够通过就在于你是否有敢于挑战的毅力。有的人一碰到难解的数学题就调转方向改做别的题目,没有尝试那么是不会有成功的。敢于挑战的人就不会…  相似文献   

11.
微博来侃     
《初中生》2014,(3):46-47
正微话题最近,国际知名的科学家、曾经担任复旦大学校长的杨福家感慨:"美国孩子放学了,父母会问‘今天你问了多少个问题’;而中国孩子放学了,父母会问:‘今天你考了多少分’"。这个场景,对我们来说,可能再熟悉不过了。课堂上,我们大多当"听众",老师讲,我们听;老师问,我们不答,很少互动。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我们在台下埋头奋笔疾书,课堂气氛一片沉闷。这是因为我们确实什么都知道了,没有问题可问了吗?  相似文献   

12.
一个孩子举起榔头 ,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 (事件发生在金华四中 ) ,连基本的人性都没有了。我们的老师、家长一次次发出疑问 :压力人人都有 ,负担大家都重 ,为什么“儿子杀母”悲剧偏偏会发生在这个家庭 ?这是不是教育的悲哀 ,是不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是不是与整个社会只重视学校教育 ,不重视家庭教育 ;只重视孩子学习 ,不重视家长素质提高有关 ?中国有句古话 :“养不教 ,父之过” ;又说 :“言教不如身教”。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 ,孩子教育的根在家庭早就被人们所接受。但是 ,社会发展到今天 ,我们的家庭教育却没有发展 ,请听部分家长的谈话吧…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必将引起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最突出的是创新思维。所谓创新,就是以超常或反常的眼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知识经济时代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和要求就是思维的创新。因此,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想,应该提到我们的议事日程上来。在我们陈腐的定势意识里,“标新立异”是个贬辞,是被反对的。但是今天它将是不囿于常轨、敢于与众不同,应该是个褒辞,是应该提倡的。我思谋,为什么会这样…  相似文献   

14.
罗志祥 《课外阅读》2013,(12):42-43
应该没有人是天生愿意跟别人承认"我们家很穷"这个事实吧?因为每个人都很不愿意让别人看不起啊!我最早对于"我们家很穷"这个事实的认识,是因为我常去我的堂弟阿松的家里玩。他家有很多奇特的糖果、玩具、故事书……噢!应该这么说比较准确:他们家有的东西,我们家几乎都没有。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能力的培养,这个事关培养学生质量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高等学校以及社会有关方面的重视。几年来对大学生能力及能力培养的原则、方法等文章并不少见。本文也就这个问题再谈些拙见。一大学生应该具备那些能力,这个问题和培养目标有密切的联系。《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人才培养目标作了明确的规定:“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正>当前教育正处于一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亲身感受到: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活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混乱;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多元,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有分歧;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繁荣,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芜杂。生活在这样的时代,我们教师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我们对教育朴素的情怀,保持我们的定力,保持我们的反思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兴趣、孩子的心情、孩子的尊严等,都是我们作为父母必须重视和思考的问题,别把这个时代的问题看得简单,有句话说得非常好:没有意志的人认为什么事情都很困难,而没有头脑的人认为什么事情都觉得简单和应该是这样的。在中国的传统社会里,一代代的父母只为孩子的成长费尽心机,看了《三字经》几则故事,心中感受颇多。事件一:一天下午,我放学后,孩子和往常一样与很多小孩在隔壁车站区域玩。不知道一个小孩怎么哭起来了,孩子们平时玩得都很和谐,很快乐,我们大人也就顺便聊了起来。一位妈妈说:"你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今天这个社会,对于所谓的历史,恐怕人人都不陌生。但是如果我们要再追问一句:历史是什么,却几乎没人能够毫不踌躇地做出明确回答了。  相似文献   

19.
正艺术是需要一定立场的。如果没有一个立场,那么我们就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谈。另一个是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艺术需要一个形式。中国绘画也不仅仅就是文人画,它有很多种类,包括民间的,包括我们的农民画,你能说它不是中国画吗?其实,它们都是在中国文化这块土壤里生长起来的不同层次的绘画。我们今天讲的书法与绘画的关系,实际讲的就是宋代以来文人绘画的发展,这个发展影响到今天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因此,它形成了我们的文化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决定提升,在今天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知.识爆炸、人际关系复杂的社会中,情商在大学生就业中的作用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对情商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井提出如何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情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