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我国电视剧事业进入创作繁荣期以来,涌现大量优秀的电视剧,题材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新时期(2000年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迎来了发展高峰,但是从诸多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因其独特的影像风格受到了更大的关注,对于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研究少之又少.本文以《老农民》为例从与山东区域乡土文化密切相关的地域空间、人物形象、礼俗情节来对山东农村题材电视剧的乡土文化进行解构分析.  相似文献   

2.
孙宝国  吴瑕 《视听界》2013,(4):58-60
新世纪以来,国家在政策和管理层面积极鼓励和倡导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在立项上支持,在播出上扶持,在评奖上倾斜。这些措施对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起到了促进作用,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较前一时期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毋庸讳言,仍存在着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一、相对数量仍偏少新世纪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绝对数量直线上升,成为堪与历史题材、军旅题材以及都市题材比肩的电视剧类型,获得了观众广泛的接纳和认可。尽管如此,与其他热门题材电视剧相比,农村题材电视剧在数量增长上尚处劣势,远未满足广大农村受众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3.
周根红 《现代传播》2017,(11):91-97
城市想象是新时期以来农村题材电视剧表达的重要内容,也折射出城乡社会文化的变迁。80年代初期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大多表现出乡土文化的坚守;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则表现出对城市物质财富和生活方式的向往;90年代中后期,城市基本上都以一种先进、发达的姿态对乡村进行经济和文化的"扶贫";新世纪后主要是以城市的方式建构农村,并形成了城市和乡村互动的叙事模式。然而,新世纪以来很多农村题材电视剧对城市或城乡关系的叙事缺乏对乡村的真正了解,而是以城市的视角对乡村进行主观化的城市改造。  相似文献   

4.
现如今,中国城市社会与农村社会正进入亘古未有的变革之中,而电视剧以农村社会生活为题材反映农村现实状况的作品数量之少、质量之参差不齐引人担忧。面对"三农"现实世界的影视创作,应以"注重现实生活、立足人民群体、把握时代特征"的观点,对亟待进行文化内核深入挖掘和农民风貌全新展示的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做出新的思辨,以期重塑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的发展思路与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失与期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一种洞察农村现实的艺术载体,农村题材电视剧备受瞩目."用电视剧作品观照中国农民、农村和农业的状况,从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多维视角来理性地思考中国的‘三农'问题,已经是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肩负历史使命、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强烈的意愿和勇敢的作为."①实际上,农村题材电视剧(以下简称"农村剧")在记录和书写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精神蜕变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新世纪以来,农村剧创作呈现出繁荣发展的势头,然而,创作的繁荣难以掩饰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易红 《东南传播》2013,(3):95-97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研究21世纪以来热播的农村题材电视剧中农村家庭的媒介形象。通过分析媒介中农村家庭的模式、农村家庭的子女情况、农村家庭成员受教育状况、农村家庭的居住情况以及农村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并综合考察了电视剧中农村家庭的媒介使用状况,本文综合阐述了农村家庭的媒介形象,并对我国以后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创作提出可行性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中存在着一定问题:诸如作品缺乏震撼农民心灵的感染力;过于追求喜剧效果,作品文化意蕴和人物性格不够丰富;作品地域局限性突出等等.农村题材电视剧应在主题选择上直面现实、视野开阔,避免预设的理想主义;叙事策略上应注重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避免走套路化模式;创作观念上应以人为本,力图塑造农村题材电视剧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社会环境的新变化与"三农"问题的新特征,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也呈现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新亮点。本文分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一是通过折射农村中代际关系的嬗变和女性地位的独立,让观众对当代农村家庭有更加透彻的认知;二是通过深度展现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历史更迭,呼吁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权益;三是通过对农村城镇化进程的艺术彰显,昭示社会发展规律与农民素质提升。以上三者既是近年农村剧与时俱进的创作成果,又可为同类题材剧作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9.
王艺涵 《新闻界》2011,(7):41-44
当前我国农村题材电视剧发展中存在着一定问题:诸如作品缺乏震撼农民心灵的感染力;过于追求喜剧效果,作品文化意蕴和人物性格不够丰富;作品地域局限性突出等等。农村题材电视剧应在主题选择上直面现实、视野开阔,避免预设的理想主义;叙事策略上应注重故事情节的合理性和真实性,避免走套路化模式;创作观念上应以人为本,力图塑造农村题材电视剧新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10.
康美权 《青年记者》2016,(19):65-66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近期发布的《国家电视剧发行许可证》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量为429部15983集,而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仅有27部862集,部数和集数分别占总量的6.29%和5.39%;2015年全年生产完成并获得发行许可的电视剧总量为394部16540集,而当代农村题材电视剧仅有15部490集,部数和集数分别占总量的3.81%和2.96%.农村题材电视剧似乎越来越被边缘化,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11.
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火爆”,一方面是因为现实生活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尤其是在当前和谐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涌现出了大最典型的人和事,都有可能成为我们创作的素材;另一方面是因为观众对这些现实题材电视剧作品有着浓厚的精神诉求和心理诉求,这些电视剧关注当下、直面社会的热点、难点,这就使得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观众内心的一种情感寄托和慰藉。  相似文献   

12.
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当代社会的发展,让表现都市职场女性的电视剧越来越受到欢迎,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也从最初的陪衬角色发展为今天的“半边天”,各种以女性角色为主题的电视剧受到了大众的喜爱.然而,近几年的都市情感剧大多还是展现家庭伦理、婆媳关系,其中的女性角色还是以女朋友、妻子、媳妇等形象依附于其他角色而存在的.《欢乐颂》作为一部都市女性题材情感剧,开创了都市情感剧新格局,从女性视角出发,重新塑造了都市职场女性角色.  相似文献   

13.
正农村题材电视剧一直以来都是荧屏中非常重要的故事类型。相对于其他类型电视剧,其具有独特的视觉空间,文化内涵及审美趣味。从20世纪80年代《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开始,到后来的《希望的田野》三部曲、《乡村爱情》系列,以及近些年获得口碑和市场双丰收的《满秋》、《我的土地我的家》、《营盘镇警事》、《温州一家人》等优秀农村题材电视剧作品,30多年来,一系列优秀的农村电视剧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一个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从《刘老根》、《马大帅》、《圣水湖畔》、《希望的田野》、《乡村爱情》到《喜庆农家》,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异军突起,一火再火,势头超过皇帝戏、清宫戏,尤其在北方地区屡创收视率高点。这些电视剧,并非只有农民喜欢,许多城市人同样热衷于这些“土里土气”的电视剧,有些作品还在城市年轻人中形成了热门话题,一些“经典”台词甚至成了人们日常生活的“口头禅”。东北农村题材的电视剧为何受到人们的喜爱呢?笔者试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5.
梁璐 《新闻世界》2010,(7):173-174
在电视剧题材日益丰富,剧中角色职业日益多元化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国产电视剧将剧中女性角色设定为新闻工作者,她们的事业、情感等方面都通过电视剧这一媒介得以再现。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力图探究现实生活中女性新闻工作者的生存现状,以及电视剧将她们作为艺术表现对象时有可能带来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满足,精神生活也日益在丰富,各种电视节目,如综艺活动、电影、电视剧等,给人们的业余生活带来了很多欢乐。人们在饭后茶余,常常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着各个电视台播出的电视剧,并且讨论着电视剧中的主人公。在电视剧中,有各种各样的题材,比如都市的繁华生活、古代的宫廷生活、封建时代的爱情等等。然而,如今以农村为题材的电视剧正逐渐地深入人们的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相似文献   

17.
蒋宏宾 《视听界》2014,(6):74-77
由吴秀波主演的农村题材电视剧《马向阳下乡记》在央视播出后收视表现不俗,以生动的情节和自然细腻的表演吸引了受众。本文以该剧为例,从主调性、喜剧性、地域性三方面,探索农村题材电视剧的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以展现新农村发展变化的农村题材电视剧持续升温,得到了广大观众的认可和肯定。早先的《喜耕田的故事》、《美丽的田野》、《圣水湖畔》、《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女人当官》,特别是本山传媒拍摄的农村题材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以女性角色为主的电视剧、电影层出不穷,可以发现,导演和观众对女性形象的审美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作为以男性形象为主的电视剧,《琅琊榜》以其不多的女性角色塑造,为我们呈现出关于女性审美的研究范本,并直观地展现出中国电视剧女性形象的审美转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陕西电视台的电视剧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电视剧<保卫延安>热播央视一套黄金时间,电视剧<西安事变>、<关中枪声>在央视八套播出;电视剧<大秦帝国>、<上门女婿>等在全国各个卫视台热播,形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陕剧热播现象.在这种态势下,与这几年的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热播的现象比较,我们冷静思考,认为在陕西农村题材电视剧方面应该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