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警察影像——中国公安题材影视创作"课程的提出是对"警察影像"的重新认识,教材的编写是对"警察影像"课程的进一步构架,教学过程是对"警察影像"课程讲述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为了加强警察礼仪教育,提高警察礼仪素质,不少公安院校都开设了《警察礼仪》课程。文章从明确教学目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及改革传统的考试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了《警察礼仪》课程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3.
龚卫平 《时代教育》2007,(7Z):158-158
警察出庭作证作为现代庭审制度的要求,在西方早已成为天经地义之事,而在我国依然在立法上或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作者就我国警察出庭作证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在我国实行警察出庭作证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4.
警察作证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通行做法,虽然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在法律的层面规定了警察出庭作证,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却较为罕见。其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未能完全解决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界定问题,以及未能明确警察出庭作证的具体范畴。文章从警察出庭作证深厚的理论基础出发,对警察证人的身份进行界定,明确其作证的基本范围,进而提出程序构建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5.
警察作证是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通行做法,虽然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首次在法律的层面规定了警察出庭作证,但是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却较为罕见。其最核心的问题就在于未能完全解决警察出庭作证的身份界定问题,以及未能明确警察出庭作证的具体范畴。文章从警察出庭作证深厚的理论基础出发,对警察证人的身份进行界定,明确其作证的基本范围,进而提出程序构建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
监狱警察工作危险性高、压力大,工作环境封闭,社会交往和社会支持系统较弱。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某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监狱警察的心理健康形势不容乐观,其得分显著高于全国常模与军人常模,男性狱警的心理问题更为突出,需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警察职业能力是从事警察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是顺利完成警察业务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核心条件。通过对警察类专业学生的培养模式、训练路径及培养效果的全面调查,针对现行警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警察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应重视课程设置的科学、实用、合理,实施模块教学、情景教学、"教、学、练、训"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实行动态的教师人才流动机制,建立三位一体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8.
人民警察代表着党和国家履行神圣职责,人民警察的言谈举止代表着党和国家的形象。当今,传统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观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加强警察职业道德和重塑警察形象已刻不容缓。只有坚持"以德治警"、"从严治警",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安定有序。  相似文献   

9.
黄欣 《成才之路》2013,(20):90-91
《孔乙己》和《警察与赞美诗》这两篇小说选入了《汉语》第四册,同属第三单元。两篇课文有很多相似点,我在课堂教学时注意把握了这些共同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认真发现相似处,以便理解课文内容,最终提炼文章主题。一、作者《孔乙己》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鲁迅先生擅长写短篇小说,他愿用"匕首"一样的短篇小说刺向敌人的心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先生的传世名篇很多,如《阿Q正传》《祝福》《狂人日记》《药》等。鲁迅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塑造警察形象的四种模式是官方主导、精英主导、民间主导和市场主导。官方主导是根据官方宣传需要来建构警察形象,代表作有《今天我休息》和《一分钱》;精英主导是通过知识精英的话语形态,把警察形象与超越性价值联系起来;民间主导的《姐夫与小舅子》市井气息浓郁;《无间道》体现了市场导向下大众文化产品的类型化策略,表现了现代人的认同危机。类型之间并非泾渭分明,而是互相渗透。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单独完成警察形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中庸章句》共引注9家24处,含汉魏古注和宋儒之注。朱熹秉持公正的经学观、正视汉魏经学功绩并予以合理评述;其善集注家之长,引郑玄、王肃注多聚焦章句训诂和简明解语。引程子注最多,但未标明是程颢或程颐,有和会二程之意注经的做法;引注多出自《程氏遗书》《程氏外书》,《二程集·中庸解》撰者实为吕大临,朱引程子注不出于此。朱熹对杨时、游酢、侯仲良学养多有嘉许,但因他们解《中庸》杂糅佛老思想、偏离圣人学说,故引注数量偏少。朱熹熟识张载作品且在心理上钦慕其学说、又高度评价吕大临所解《中庸》,故关学代表引注比例较大,彰显其超越学派之分、褒贬有别的治学精神。朱熹释经理学色彩较浓,但未囿于当时义理解经思潮,呈兼顾文本之义、作者原意和读者所悟之意的多维诠释视野。  相似文献   

12.
王阳明在矫正"朱学"流弊的过程中建立了自己的"心学"体系。"格物致知"说是他批判和清算"朱学"流弊的主要切入点。王阳明将"格物致知"解释成"致良知"的功夫,并重新诠释"格物"之义和重新整合"格物"与"致知"、"诚意"、"正心"之间的关系。从形式上看,这些都是对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反动和否定,但是实质上却是对朱熹说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3.
警务微博的开设是我国公安工作的一次思想解放,是对警察形象的有效维护。从总体上看,警务微博消解了警方和群众的信息不对称,畅通了警民对话渠道,回应了关于警察的不实言论。凸显警务微博对警察形象的维护,规范运行机制、提高传播效果、做好危机公关是警务微博发展的应然之举和实然之策。  相似文献   

14.
警务信息化建设加速了以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警务科学技术与警务工作一体化进程,以电子计算机网络和卫星通讯系统为平台的现代警务指挥系统建设,需要高素质的警务指挥人才驾驭。培养高素质的警务人才群体,是决定现代警务工作成败,实现公安警务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公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院校相对于其他职业学院起步晚,其学科体系和理论问题尚处在探索阶段,对公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研究也十分有限.本文通过对目前公安院校人文素质课程培养目标需求、学生人文素质知识现状、人文素质课程设置状况的调查分析,研究公安院校实施人文素质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清末警察教育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警察教育在晚清的职业教育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清政府在实施警察教育的过程中以京师和直隶为蓝本。清末警察教育的规模虽大,办学效果却很差。封建名禄观极大地影响着清末的警察教育。  相似文献   

17.
肩负保卫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重任的森林公安机关由于管理体制不顺、自身机构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在实际执法活动中存在一定障碍,影响到执法效率,降低了执法权威。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加强自身建设,规范机构设置,加强与地方公安机关的协调,开展理论研究,不断明确森林公安机关的职责权限,确保其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18.
警察督察队伍是“扫雷队、排险员”,能够排查工作漏洞,为监狱监管安全再上一道保险,再加一道屏障。监狱警务督察的内容涉及到狱政、教育、生活卫生、行政、政工、后勤等方面。积极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乐于奉献的警务督察队伍,做到监督有力、督察到位、现场处置、后续跟进,是提高警务督察水平的关键,直接影响着警务督察的实际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杨朔均是以诗性散文著称的作家,以各具特色的散文作品为中国诗化散文的发展和成熟做出了贡献,但随着读者审美观念的变化,杨朔的诗化散文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抽取了现代散文构成中的三个关键性词语:意象、意境和情感,分别阐述朱自清、杨朔散文的风格特色和艺术品位,并在现代性的框架下客观地分析导致这种读者评价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